中共攸縣縣委 攸縣人民政府
近年來,攸縣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抓手,創新機制,扎實推動農田建設事業,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2022年,攸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940公頃,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農田建設工作多次獲全省通報表揚,其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
一是統籌規劃,重點開發。科學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認真安排實施年度建設內容,注重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相結合,合理確定2022年4666.7公頃高標準農田項目選址方案,特別是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投資,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二是多元投入、立體開發。充分發揮上級補貼資金撬動作用,積極引導信貸資金、民間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注重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2019—2021年,累計投入資金4.13億元,撬動社會資金2000余萬元。三是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在規劃區內圍繞優勢產業、重點區域,集中力量連片開發,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一片、成效一片、帶動一片、致富一方。截至2022年9月,共建成萬畝示范片1個、五千畝示范片2個、千畝示范片11個。
一是強化建改同步。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同步推進,做到建成一畝、見效一畝、管好一畝。近兩年共整合資金1900余萬元用于田間機耕路改造、渠道防滲和山坪塘清淤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田間灌溉“毛細血管”有效疏通,全縣累計改造提升農田5300多公頃。二是強化生態協調。積極探索推廣生態襯砌技術,逐步更新改造灌溉渠系,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改造灌溉面積達330多公頃。深入推進農業投入品優化減量,持續提升耕地地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達100%。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大幅提升農田宜機化水平,全力推進全程機械化,全縣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7%。試點推進土地整村流轉,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開展合作建設,有效破解耕地拋荒難題。同時,科學應用綠色防控新技術,持續推廣良種良法,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5%,全面提升糧食生產科技化水平。
一是堅持組織系統化。成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指揮部,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鎮村齊抓”的工作局面,同時要求相關部門成立專班,及時辦理項目立項、預(決)算評審、工程招標、新增耕地認定等事項,確保項目建設高質高效推進。二是堅持管理規范化。堅持政府、部門、農戶“三位一體”同步管理,按照“誰受益、誰管護”原則,壓緊壓實管護主體責任,并通過整合村、組兩級“田長”資源,選定網格化專職管護員,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管護內容和職責。同時,堅持全程監督項目工程,從選址、立項、設計,到建設、驗收、管護,實行全流程管理,嚴把項目準入關、質量驗收關、資金撥付關。三是堅持制度長效化。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機制,評價結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結果,實行獎優罰劣,并深入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監督檢查自查自糾,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工作存在的違紀違規問題,視情節輕重依法依規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