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

2023-05-06 13:59:36邢思文吳玉德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7期
關鍵詞:雜草產量影響

張 旭, 邢思文, 吳玉德

(佳木斯大學生物與農業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秸稈作為一種天然的農業可再生資源[1],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秸稈類型主要分為水稻、玉米、小麥等[2]。近年來,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糧食種植面積逐漸擴大,致使我國主產糧食占比達84.8%[3],秸稈作為農作物的生物副產物仍存有大量殘余[4],由于缺少科學處理方法,導致大量的作物秸稈沒有被合理化利用,秸稈還田率極低,浪費農業資源[5-7]。大部分秸稈被就地焚燒,在大氣和農田中排放細顆粒物、多環芳烴等氣體污染物,嚴重危害空氣質量,對農田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8]。

秸稈還田可適當緩解環境污染問題。秸稈還田是指把不能直接作飼料的秸稈,經過直接或間接處理還田的一種處理方法[9]。合理運用秸稈還田技術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升肥力,對土壤資源保護有很大幫助,有利于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的現狀[7]。因此,如何合理處理秸稈是關系到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10]。秸稈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越來越受各國的重視,被作為重點發展對象。近年來,關于秸稈還田的研究已有較多報道,研究表示秸稈還田均顯著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從而提高作物產量[11-12]。但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水分利用情況均有差異[13-14],對土壤氮素及作物生長均有不同影響[15]。因此探究秸稈還田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發達國家運用秸稈還田技術已有60多年歷史,還田技術水平成熟,從秸稈利用數量來看,秸稈還田循環利用是國外秸稈利用的主導方式[16]。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發展出適合自己的秸稈還田技術。

當今還缺少對秸稈還田方式系統的研究,仍然沒找到適合的秸稈還田比例和方式。秸稈還田的推廣仍面臨挑戰,如秸稈還田技術復雜、操作要求多、成本高等問題沒有解決。在此背景下,本文對已有研究進行整理,并歸納總結秸稈還田對農田肥力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結合相關文獻研究,總結了秸稈還田的應用效果、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影響,為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提出幾點存在的問題,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農田環境提供一些科學參考。

1 秸稈還田方式

按照還田方式可分為2類,包括秸稈直接還田和秸稈間接還田。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在農田的應用效果見表1。

表1 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在農田中的應用

1.1 直接還田

1.1.1 秸稈粉碎還田技術 秸稈粉碎還田又稱直接還田,采用機械一次性作業,在進行秸稈粉碎的同時進行旋耕滅茬,隨耕翻作業埋入土中,再經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還田。秸稈切碎長度應控制在8.0~10.0 cm[17],與土壤混拌均勻,深埋土層20 cm以下。秸稈粉碎后能夠加快秸稈在土壤中的腐解速度,被土壤充分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田間理化性質,增加土壤肥力,提高黑土地生產力。因此粉碎還田是稻田地常用的一種還田方式[18]。鄒德堂等對東北稻田試驗的研究表明,玉米秸稈粉碎翻埋還田的秸稈腐解效率高,作物產量提高6.8%[19]。在連續3年秸稈還田試驗中,作物產量增加10%以上,土壤節肥10%~20%,減少化肥的用量,利于實現“以田養田”,促進良好生態環境的形成。

1.1.2 秸稈覆蓋還田技術 覆蓋還田是指在作物收獲后,將整株秸稈進行一定程度的粉碎覆蓋于土壤表面,秸稈自然熟腐還田。秸稈覆蓋面積達到30%以上[20],還田后在春季直接耕作播種。覆蓋還田可通過減少日照輻射強度調節地溫,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減少水分蒸發,增加農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促進作物生長發育[13-14]。秸稈覆蓋還可緩解溫度變化對作物的傷害。蔡麗君等在優化寒地免耕覆蓋技術中表明,覆蓋還田顯著提高土壤固碳量達4.1%~22.3%,隨著秸稈覆蓋還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作物產量呈上升趨勢[21]。有研究發現,與傳統耕作相比,秸稈覆蓋免耕可顯著提高玉米產量,平均增產率為3.3%[22-23]。

1.2 間接還田

1.2.1 秸稈過腹還田技術 過腹還田,是把農作物秸稈作為飼料,飼喂給牛、豬、馬等牲畜,經牲畜腹中消化吸收一部分營養后變成糞便,人工收集后施灑田地[4]。經過腹還田能減少糞污對環境的污染,還能豐富土壤營養成分,改善土壤板結現象,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效益。趙凌霄等研究發現,秸稈過腹還田與直接還田相比,玉米小麥產量均增加,豐富變形菌相對豐度[15]。趙偉等研究表明,在黑土土壤物理性狀研究中,秸稈過腹還田處理可增加土壤全氮和可溶性有機氮的含量[24]。秸稈過腹轉化為有機肥,既減緩環境壓力又避免化肥大量施用。現今普遍推廣的主要有青貯氨化過腹還田技術,用秸稈喂養牲畜,糞便作成肥料,肥料再返還農田施用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是一種環保的良性循環過程[25]。

1.2.2 秸稈堆腐還田技術 堆腐還田是將秸稈與畜禽糞便堆積在一起,均勻混拌成堆,放置在不透氣的地方直至腐熟,堆肥、漚肥再還田的方法。堆腐發酵要在厭氧環境中,保證灌溉水充足,含水量不低于30%,充足光照可以提高堆腐溫度[26],可達到充分腐熟,否則會減緩秸稈腐解速度[27]。有研究者認為,秸稈堆腐技術可利用腐解試劑來加快秸稈分解,其中使用生物菌劑酵素可加速秸稈腐解,有效分解殘茬,減少有機碳殘留,促進有機質的轉化,具有改善地力效果,可以顯著增加產量[28]。秸稈堆腐技術還能采用低溫菌劑進行秸稈腐熟,研究表明低溫堆腐還田有益于土壤氮、磷、鉀的積累,改變了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微生物豐度,有利于秸稈纖維素的分解[29]。

1.2.3 秸稈炭化還田技術 炭化還田是將秸稈干燥、粉碎,在低氧或部分缺氧的環境下達到熱裂解,產生生物炭的過程,注意此過程中溫度應低于 700 ℃[30]。生物炭是一種極其富含碳的物質[31],它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豐富的孔隙結構,理化性質穩定,具有較好的吸附能力[32],炭化還田是土壤固碳的重要方式,能夠促進碳中和。秸稈炭化后具有更穩定的理化性質和結構,可增加農田肥力,提高作物產量。李敏等研究表明,秸稈炭化還田后,炭化處理有效降低氮的損失率,水稻和油菜氮含量分別顯著提高5.79%和30.06%,穩定了土壤養分結構[31]。秸稈炭化還田是土壤的改良劑,能緩解農田污染問題,有助于土壤恢復地力。在還田難度大的地區,可以利用秸稈炭化還田技術作為補充。目前,該技術主要面臨不易推廣的問題,如生物碳成本高,操作環境要求等問題還有待解決。

2 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效應

土壤肥力是指為作物提供各種營養元素的能力,是反映土壤肥沃度的重要指標,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保障。影響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物理因素、養分因素、生物因素等。因此本文探討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的綜合效應。

2.1 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

大量學者研究關于秸稈還田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表明,秸稈還田后秸稈腐解產生的物質利于土壤團粒結構形成[6],降低土壤容重,同時還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提高土壤肥力,利于作物生長發育[38]。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變化與土壤溫度和水分的變化密切相關,直接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都是反映土壤結構特性的重要指標[39]。土壤水分則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農田缺水影響種子萌發程度。大量研究表明,秸稈還田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量,降低高達9.2%[40]。馬永良等研究表明,與秸稈不還田對照相比,秸稈粉碎還田使0~20 cm土壤容重下降0.17~0.25 g/cm3,孔隙度增加2.0%[41]。吳婕等研究表明,秸稈覆蓋處理的土壤容重降低率可達1.86%~3.73%,總孔隙度則增加2.88%~5.76%[42]。秸稈還田使土壤容重與毛管孔隙度呈負相關趨勢,降低了土壤緊實度,使得土壤疏松、改善土壤通透性[7,43]。土壤團聚體影響著土壤結構的質量特征和土壤肥力狀況。秸稈還田后土壤里的有機物料可通過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強土壤團聚體的穩定性,秸稈產生的腐殖質具有黏性,有利于土壤團聚體的合成[44]。有試驗研究表明,在5~10 cm土層中,秸稈還田可提高團聚體比例,增加了>5 mm團聚體的含量,降低了<0.25 mm微團聚體的含量[11,45]。

秸稈還田對土壤溫度及水分的影響,主要受季節性變化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在夏季利用秸稈覆蓋可使休閑田的土溫降低,而冬季則有一定的保溫作用[7]。岳楊等研究表明,秸稈覆蓋還田后苗期耕層的土壤溫度與對照組相比降低0.44~1.35 ℃[46],在0~20 cm土層中土壤溫度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逐漸降低。秸稈還田具有調節地溫的作用,5—7月地溫降低1.72~2.79 ℃[47]。此外,秸稈覆蓋還田阻隔土壤與大氣的接觸,既減少對地表輻射面積,又可降低土壤溫度,使土壤的蓄水量得到保持,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重要方式[6,48]。高盼等研究證明,不同秸稈還田處理中,覆蓋還田使水分利用率提高16.35%[49]。研究秸稈覆蓋還田對大豆種植影響的試驗表明,秸稈覆蓋還田提高了田間土壤含水量,同時也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利用率[50]。

綜上所述,秸稈還田對改善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降低土壤容重和緊實度,使得土壤疏松,改變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6-7,43],同時提高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大團聚體的形成,鞏固土壤穩定結構。此外,秸稈還田后秸稈覆蓋地表減少光照輻射強度,抑制了農田水分蒸發,是一種常用的農田保墑措施[48]。

2.2 對土壤養分的影響

土壤養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良好環境下的土壤為作物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磷、鉀元素,土壤營養元素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5]。磷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鉀素能增強植物抗逆性的能力,作物缺少鉀易倒伏[51]。

農作物秸稈還田后可增加土壤養分含量,秸稈不僅含有N、P、K等營養元素,還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富碳物質[52]。陳尚洪等研究發現,小麥秸稈、油菜秸稈和水稻秸稈含碳量均高,水稻秸稈含全氮量最高,油菜秸桿含全磷量最高,此外,水稻秸稈和小麥秸稈富含鉀素分別為3.82%和2.07%,均高于油菜秸稈[12]。受土壤氣候等條件的影響,不同秸稈中纖維素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大麥秸稈含量最高可達43.0%,而水稻秸稈含量較低,僅為29.25%[53]。已有研究表明,秸稈還田后,在土壤微生物的參與下,秸稈中含有的纖維素、木質素充分腐解,使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加,進而增加土壤有機物含量,同時,還田后的秸稈腐解釋放大量氮素和有機質,有利于固持更多土壤氮,提高供氮能力[52]。

有研究表明,與秸稈還田初期相比,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提高范圍分別為9.65%~42.30%、11.2%~40.9%、3.18%~24.37%[54-55]。秸稈還田增加了在0~10 cm土層的養分含量和陽離子交換量,增強了土壤保肥能力[35],還田3年有機質含量增加0.05%~0.09%,還田6年和9年分別增加0.06%~0.10%、0.09%~0.12%[56]。趙子婧等研究表明,在水稻秸稈還田條件下,與未還田相比有機質含量提高15%~24%,速效鉀含量降低12%~21%,堿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無明顯變化[57]。靳玉婷等的長期秸稈還田試驗表明,水稻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和磷含量分別增加7.94%和24.07%[58],秸稈還田改善了土壤磷素動態,是維持土壤營養平衡的重要手段。秸稈還田加適量氮肥還田后土壤有機質和速效鉀含量分別顯著增加12.8%和74.2%[59]。

總體而言,長期施用秸稈能夠增強地力,減少農田養分流失,節約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保護和恢復地力。因耕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影響土壤養分結構,所以針對不同地區的耕作條件,應該匹配適宜的秸稈還田方式,提高秸稈資源利用率。

2.3 對土壤生物性狀的影響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等構成了土壤微生態系統,是植物獲取養分的重要途徑。土壤微生物有利于有機物質的轉化,提高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能加快作物秸稈腐解,是影響農田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60]。

秸稈還田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場所,同時還能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譚周進等研究表明,早稻秸稈還田后,均有利于土壤好氣性細菌、真菌、放線菌的增殖,對厭氣性細菌起抑制繁殖作用,總體激活了土壤細菌活性[61]。有長期試驗表明,秸稈還田配施化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豐富度,進而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組成[51,62]。秸稈還田后,水稻田中真菌群落指數顯著增加,與常規施肥相比,秸稈還田+常規施肥與秸稈還田+常規施肥減20%,使變形桿菌的相對豐度分別增加8.22%、7.88%,擔子菌的相對豐度分別增加70.00%、43.42%[58]。長期秸稈還田影響0~20 cm土層中的土壤微生物豐度,其中秸稈的厚壁桿菌和放線桿菌對細菌群落組分變化有重要的作用[63]。矯麗娜等研究發現,在秸稈還田后可以增加秸稈還田深度,有利于土壤有機碳的積累,在0~20 cm土層中無秸稈還田的有機碳含量下降29.3%。土壤有機碳含量和酶活性均隨著秸稈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改善了腐殖質品質[64]。

土壤酶活性是影響土壤質量及養分轉化的重要指標。不同秸稈還田量對土壤酶活性影響不同。與秸稈還田+常規施肥相比,秸稈還田+常規施肥減20%對提高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效果顯著,其應用于稻田中可使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別增加28.54%、24.13%,應用于油菜田中可分別增加38.97%、30.70%,且脲酶的活性提高20.31%[58]。有研究秸稈配施不同肥還田對土壤生物性狀影響發現,不同分組的β-葡萄糖苷酶、β-D-纖維素生物苷和β-木糖苷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秸稈還田配施氮、磷、鉀肥的活性最高[65]。此外,秸稈還田后土壤脲酶含量增加了13.6%~76.4%,施肥配比70%和80%處理的秸稈,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別提高了45.2%和48.2%,減肥處理秸稈土壤過氧化氫酶含量高于對照處理[66]。在20~60 cm的土層中利用秸稈還田,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隨著土壤容重和pH值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呈下降趨勢[67]。

3 秸稈還田對生物環境和大氣環境的影響

3.1 對農田雜草和病蟲害的影響

秸稈還田可有效抑制田間雜草的發育,降低雜草密度,是優化農田生態環境的一種有效措施。秸稈還田可改善土壤環境,抑制雜草的生長,其中秸稈覆蓋效果顯著,在小麥田中應用秸稈覆蓋還田技術使小麥雜草減少58.3%~93.2%[68-69]。小麥秸稈全量覆蓋還田和全量淺旋還田對稻田千金子、稗草、鴨舌草等雜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70]。此外,在小麥高留茬試驗條件下,秸稈覆蓋30 d后對雜草抑制效果顯著,其中對對稗草株和闊葉雜草的防效分別為89.25%、100.00%,同時能夠有效抑制雜草種子萌發,并改變土壤微生物環境[71-72]。桂浩然等對冬閑玉米農田的試驗表明,在添加雙倍秸稈還田后,農田雜草多樣性下降了71.6%[73]。有研究在油菜秸稈覆蓋對棉田雜草影響中發現,雜草的抑制效果隨著秸稈覆蓋量的增加而增強,0~20 cm土層中雜草種子密度減少,但可能增加0~5 cm土層的雜草種子的多樣性[74],這是秸稈還田量的不確定性導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除草效果,同時秸稈還田時間也是影響農田雜草數量的原因。在適量的秸稈還田下可減少雜草危害和作物的生長競爭。針對性地選擇恰當還田方式,研究秸稈還田與雜草危害的關系,加強對雜草萌發規律、作物生長危害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優化雜草治理手段,減少化學除草劑的使用。

秸稈還田還可控制害蟲的數量,通過腐解產物參與和有害生物互作的方式,進而影響病蟲害的發生[75]。在使用6種秸稈還田方式處理下,2年后比較玉米螟越冬幼蟲基數,玉米螟越冬幼蟲數量均顯著減少,種群數量減少57.53%~93.66%[76]。秸稈深翻還田在20~30 cm土層中抑制玉米螟發生的效果顯著,而噴施不同菌劑對抑制玉米螟數量不顯著[77]。此外,有研究表明,小麥秸稈粉碎還田后,對二點委夜蛾的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顯著降低農田害蟲幼蟲的數量[78]。秸稈深耕還田相對于淺耕還田對棉鈴蟲和甜菜夜蛾害蟲造成的傷害較大,可有效抑制幼蟲基數,減少對玉米生長發育的危害[79]。

多年秸稈還田提升了土壤有機質含量,但在雨水多地區會造成雜草叢生的現象。秸稈中摻雜雜草種子,還田后雜草密度增加與作物競爭生長空間,特別是增加了玉米褐斑病、紋枯病、金針蟲等病蟲害的發生[75]。但堅持科學方法還田不會增加雜草和病蟲害,反而秸稈還田會降低危害的發生概率。秸稈焚燒并不是解決田間危害的好辦法。秸稈還田配施腐熟劑,在秸稈腐熟的過程中,會抑制秸稈中的草籽有害病菌的發生,在操作時要注意廢除帶病秸稈。建議病蟲害嚴重的地塊,秸稈最好經過腐熟處理再還田。

3.2 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土壤呼吸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標,在大氣中土壤呼吸產生的溫室氣體占比較大。農業生產中的土壤呼吸是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在溫室氣體中土壤呼吸排放的CO2約占30%、CH4占比47%、N2O占比20%[80]。

有學者認為,秸稈還田不僅能促進土壤呼吸,而且能顯著影響土壤呼吸通量,同時增加了CO2的排放[81]。在秸稈不還田情況下,秸稈大多被就地焚燒污染空氣,加速溫室效應的形成。但秸稈還田后經土壤微生物腐解,秸稈產生的腐殖質會阻礙農田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緩溫室效應[82]。Liu等的研究表明,秸稈還田后產生的土壤孔隙度有利于CO2的排放,稻田的CO2排放量有所增加,而CH4排放量僅增加了1.2%,N2O排放量下降了1.1%[83],這是因為秸稈還田后改善了土壤養分狀況,增加了生態系統中碳的投入。李曉莎等研究發現,秸稈還田后,在10~25 cm土層中,隨著土壤溫度變化,土壤CO2排放變化趨勢明顯[84]。

有研究表明,秸稈還田能明顯提高土壤微生物碳的含量,降低呼吸熵。稻田CH4來源于土壤中的腐爛植物體等,有機物被甲烷菌分解產生了甲烷。研究不同的耕作方式對水稻CH4排放的影響發現,減少作物耕作頻率,可有效降低CH4排放量[51,85-86]。CH4作為溫室氣體,產生的熱能是CO2的25倍[87]。在研究秸稈還田對土壤N2O排放的影響時發現,5~16 d內N2O排放量達到高峰期,N2O排放量與土壤溫度呈顯著正相關,O2排放量減少了40%~48%,但不影響作物產量。Huang等對N2O排放量和作物產量的影響研究表明,在常規施肥基礎上秸稈+生物炭的組合中減少氮素30%,可保證作物的高產量和最優的N2O減排方式[87]。張慶忠等研究發現,低溫時進行秸稈還田,土壤呼吸還受到秸稈覆蓋的影響,覆蓋還田對土壤呼吸起到調節作用[81],能有效減緩溫室效應。

總體而言,土壤呼吸強度受秸稈還田的影響,其中秸稈覆蓋還田對溫室氣體排放抑制效果較好,秸稈還田量的增加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較為明顯,盡管已有不少研究,但目前對不同氣候條件下土壤碳排放量的影響研究不夠全面,寒涼地區的研究還較少。

4 秸稈還田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秸稈還田初期抑制了水稻前期的生長發育,隨著秸稈分解時間的逐漸延長,釋放了營養物質,最終提高水稻的產量。但短期秸稈還田3~4年內降低了水稻產量,多年的試驗表明,水稻產量不僅呈上升趨勢,更增加了土壤有機肥的積累,改良土壤品質[51]。Huang等研究發現,使用稻草秸稈還田后水稻產量提高了5.2%,合理利用秸稈還田技術不會導致減產[87]。有研究表明,在秸稈還田后,配施減量施肥(減施氮肥15.02%,減施肥料25.84%),可提高水稻最高分蘗數、有效穗數、結實率,水稻最終產量提高17.14%[57],原因是適宜配比的施肥有利于水稻分蘗達到增產,提高水稻自身抗逆性,水稻品質得到提高,水稻增產效果更加顯著[88]。

有數據統計發現,通常情況下秸稈還田均提高作物產量,作物產量增加7.0%,但在北方冬小麥種植中發現其增產效果不明顯[89]。這可能是因為北方氣候寒冷,減緩了秸稈的腐解速度,秸稈中的營養物質無法充分還田,造成增產效果不明顯。李廷亮等研究發現,在對旱地冬小麥連續種植3年的試驗中發現,與無秸稈還田相比,在全量秸稈和2倍秸稈還田量影響下,冬小麥產量隨秸稈還田量增加呈逐漸遞增趨勢,冬小麥籽粒產量為3 564 kg/hm2[90],這可能與秸稈腐解后產生有機物質有關,它既保持了土壤水分,又補充土壤養分。

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的影響也是作物增產的關鍵因素,在長期秸稈還田對玉米產量的影響試驗發現,與初始相比,在20~40 cm土層中,玉米產量最高達56.9%,這是因為長期秸稈還田能夠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91]。李守華在連續多年的小麥高留茬加玉米秸稈還田土地上測得結果顯示,土壤各項有機質含量均有增加,小麥年平均產量增幅22.88%,玉米年平均產量增幅34.15%,非秸稈還田小麥、玉米產量增幅則不明顯[92]。原因是秸稈還田能夠維持土壤養分平衡,為玉米、小麥生長提供豐富碳源,農田土壤養分的增加使作物增產。

5 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近幾年隨著全國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秸稈還田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已日益成熟,但是仍存在一部分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究解決。今后研究應注意的問題如下:(1)秸稈還田有關微生物菌劑開發研究有局限性,微生物菌劑的菌種單一,對復合菌劑的菌種研究較少,復合菌劑的配比仍在優化探究過程中,尚沒有固定比例。(2)針對不同的農作物研究有局限性,目前主要研究大田作物,對果樹、蔬菜類等其他類型廢棄物的研究較少。(3)對不同地區的農田應結合當地土質和氣候對秸稈還田量進行合理規劃。(4)秸稈還田產生的還田效應是長期的,研究缺少長期的跟蹤監測,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等綜合評估不同還田方式的優良。此外,對秸稈還田技術的經濟效益評估,有利于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5)秸稈還田機械化程度受制約,主要包括農田場地和不同作物秸稈類型的制約,應針對不同地區根據土壤條件不同配套農機械,簡化操作流程,降低勞動成本。(6)在東北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不高,低溫條件下秸稈還田效果不好,應注重研發適合低溫條件的生物菌劑,篩選出更適合堆腐還田低溫菌劑菌種,探討高效的復配菌劑比例,構建適宜低溫的菌劑體系和標準。

6 展望

近年來,農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作物產量增多,農作物秸稈隨之產生大量殘余。秸稈資源豐富且利用空間充足。秸稈還田是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秸稈還田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對其生理特性以及作物產量都有顯著的影響。秸稈還田是提高土壤氮、磷、鉀含量和促進秸稈肥料化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秸稈可減少秸稈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秸稈還田作為保護性耕作措施,此后研究應確定最佳秸稈還田量和配套規模化還田模式。通過研究秸稈還田腐解與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開展秸稈還田配施腐解菌劑的研究,強化人們的秸稈還田意識,以期為農田資源保護提出有效建議,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雜草產量影響
拔雜草
科教新報(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當代水產(2021年10期)2021-12-05 16:31:48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今日農業(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0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聚氯乙烯(2018年9期)2018-02-18 01:11:34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水稻田幾種難防雜草的防治
現代農業(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
雜草圖譜
雜草學報(2012年1期)2012-11-06 07:08: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97在线免费|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亚洲三级a|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老司机|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午夜福利网址|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福利一区在线| 午夜免费小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理论一区|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噜噜噜| 久久一级电影| 高清不卡毛片| 女人18毛片久久|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二视频|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99视频在线免费|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日韩第九页| 欧美激情首页|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亚洲视频在线网|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色综合网址|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美女精品| 国产va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