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菲謝蒂
隨著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新聞中,我們已經對超強颶風、龍卷風甚至極地渦旋都習以為常了。其實,大氣活動還有更多奇招異術——有的光聽名字就夠驚悚,比如下面這些。
| 大氣河 |
大氣河也叫“天空之河”,是高懸于空中的水蒸氣“河流”,經不斷壯大可達2000英里長、500英里寬、2英里深。有時,強風會將這些連成串的暴風雨團從海洋中部推向大陸西岸。美國和加拿大往往成為最兇悍大氣河的襲擊目標——其所攜水蒸氣相當于25倍的密西西比河水流量,能引發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1861年,一條大氣河將加利福尼亞中央谷地淹成了一片長300英里、寬20英里的內海,它存在了將近一年之久。如果洶洶而至的大氣河來自盛產菠蘿的夏威夷地區,有些氣象員會戲稱其為“菠蘿特快”。

| 炸彈氣旋 |
這是一種急劇增強的回旋風暴,伴生強降雨或強降雪。炸彈氣旋的形成機制專業上叫“極速氣旋生成”——當風暴氣壓在24小時內驟降24百帕以上,會導致其整體強度爆增。臭名昭著的“東北風暴”(沿美國東海岸盤旋北上的風暴,常在其東北部形成強風)一般都是“極速氣旋生成”的結果。
| 火龍卷 |
火龍卷是熊熊野火噴出的熱空氣、可燃氣及余燼形成的旋渦,能將煙霧、碎屑、火焰卷至數百英尺高空。火龍卷又稱“火旋風”,直徑從幾英尺到500英尺不等,個頭最大的能高擎余火來一場長途奔襲。

| 霰 |
低溫條件通常會產生柔軟的雪花或堅硬的冰雹,有一種自然現象卻介于兩者之間,學名叫“霰”,又稱“軟雹”。在某些罕見的大氣環境下,空中的極冷水滴會凝固在雪片上并隨之降落,最終松松軟軟地砸在地面上,發出撲哧撲哧的聲音。

| 哈布沙暴 |
該詞源自阿拉伯語,指遮天蔽日的猛烈塵暴或沙暴。此類災害天氣越來越頻繁地橫掃中東、北非和印度,隨著媒體關注度的日益提高,“哈布沙暴”一詞也漸漸流行開來。狂風漫卷下的沙塵最高時速可達60英里,會造成交通癱瘓,塵粒還可能侵入人的肺部,盡管其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小時,危害卻難以估量。

| 冰霧 |
霧多由水汽凝成,然而有時微小冰粒也會短暫地形成霧靄。在極偶然的情況下,氣溫低于冰點而相對濕度高于100%,冰晶就會凝結并懸浮于空氣中,從而制造出一場“冰霧”,常見于深谷幽壑。

| 風暴地震 |
有些肆虐于洋面上的風暴,尤其是颶風,能掀起滔滔巨浪并朝下直搗海床。該過程偶爾會在地表引發類似于地震的振動。研究人員僅在幾年前才發現這一現象,但在調研地震與風暴路徑的歷史記錄之后,他們發現2006年至2019年間,美國與加拿大近海發生過數千次風暴地震,其中一部分震級達到3.5級。
| 下擊暴流 |
劇烈的雷暴不但能旋起龍卷風,還能制造不旋轉的強風,即直線風。在后一種情況下,風暴會將高海拔空氣直接拖曳下來,形成“下擊暴流”,撞擊地面后即沿直線散開,其風速可達100英里/小時以上,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 威利瓦颮 |
威利瓦颮是高密度冷空氣從沿海山頂突然俯沖而下形成的一陣疾風。這種下行暴風會攪蕩近海水域、損毀船只。威利瓦颮最常出現于高緯度地區,如阿拉斯加海域的阿留申群島和智利南端的麥哲倫海峽。作家戈爾·維達爾于20世紀40年代在阿留申群島一艘美軍補給船上服役,其間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威利瓦颮》。
[編譯自美國《科學美國人》]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