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天軍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為解決制約教師高質量專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區域教師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共贏,信陽市基于《河南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原名師工作室建設指導意見》《河南省教師發展學校建設指導意見》要求,以區域名師資源為基礎,立足區域教師專業發展實際,以河南省淮濱高級中學為重點實驗單位,探索依托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促進區域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取得顯著成效。
一、以“資”為基——加強組織、優化資源
(一)強化組織領導
信陽市教育體育局成立基礎教育教師培訓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對該項目進行組織和指導。一是定期組織開展區域研討活動,如信陽市中原名師大講堂系列活動、名師送教系列活動等;二是統籌全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全程參與規劃和指導,全力推進項目的實施。
(二)整合名師資源
基于區域內名師存量資源,一方面組建名師發展共同體,增強名師凝聚力;另一方面通過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推進名師資源的整合利用,充分發揮區域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提供專業支撐
項目參與單位信陽師范學院,是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校長研修院建設單位。其聯合市縣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服務于全市教師發展,健全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師培訓組織體系,以專業化的培訓服務助力全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為本項目提供專業化支撐。
二、以“智”取勝——目標引領、凝聚智慧
(一)堅持目標導向
基于信陽市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現實需求,我們明確了目標任務。一是創新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路徑,完善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標準,為區域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提供范式;二是形成高質量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方案,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助力教師專業成長;三是發揮名師名校的引領帶動作用,解決制約教師高質量專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區域教師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共贏。
(二)創新實施路徑
基于信陽市現有的資源和優勢,我們多方探索,創新方法路徑。一是通過建立中原名師工作室聯盟,總結提煉全市5個已有的教師發展學校和中原名師工作室教師培養的經驗,發揮名師名校帶動作用;二是通過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領航校長、信陽師范學院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校長研修院、河南師范大學王彩琴英語工作室提供理論支撐,依托中原名師工作室開展省級名師、市級名師、骨干教師培養實踐研究,不斷完善教師發展學校和中原名師工作建設的硬件建設、經費投入、組織架構、培養路徑、效果評估等運行機制,形成信陽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標準和建設方案;三是統籌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的教師培訓單位,開展網格化名師培育實踐探索,探索從名師工作室引領到依托學科建設促進教師發展的有效路徑,不斷總結經驗,形成教師培養優秀成果案例,建立新時代“校帶校、師帶師”教師培養體系。
(三)凝聚智慧力量
基于項目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要求,我們廣泛凝聚智慧、積聚力量。一是爭取上級支持。信陽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在政策上給予本項目大力支持。二是尋求專家指導。信陽市邀請省內外教師教育培訓專家進行指導,并通過不斷完善中原名師聯盟工作運行機制、完善管理評價機制等,實現“理論—實踐—理論”的飛躍。三是開展同伴互助。信陽市組織開展區域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研討交流活動,凝聚共識,分享經驗,共同提升。
三、以“制”出彩——提升實效、行穩致遠
(一)建立標準,提升“點”
我們通過理論研究,推動實驗單位河南省淮濱高級中學中原名師李明物理工作室建設的進一步規范,提升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標準,設立“主持人條件”“成員構成”“硬件建設”“建設成效”“保障機制”五個考察維度,細化項目內容,根據不同層級的要求逐條擬定建設的具體標準。該標準為信陽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的評定提供了考核依據,保障了各級“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這一個個“點”的高標準建設。
(二)制定方案,形成“線”
我們通過建設項目實施,積極探索從名師工作室引領到依托學科建設促進區域教師發展的有效路徑,制訂高質量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方案,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助力教師專業成長。我們出臺的《信陽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方案》包含“指導思想”“建設目標”“申報程序”“建設任務”及“保障機制”等內容,并明確了名師工作室以3年為一個工作周期,實行年度過程性評價和屆滿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考核機制,以及“校—縣—市—省”晉級管理制度。方案旨在連“點”成“線”,為區域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的持續建設、良性發展提供指導和保障。
(三)形成案例,帶動“面”
項目實施過程中,重點實驗單位河南省淮濱高級中學努力探索依托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有效促進區域教師專業提升的有效路徑,形成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實踐案例,呈現了項目建設成果:培養了一批名師骨干教師,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構建了三個優勢學科,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科研素養,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新課程改革,促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豐富了教師教育資源,提升區域教師培訓成效。
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實踐案例還總結了其發展策略:頂層設計,確立目標,科學有序實施工程建設;深入研究,建章立制,不斷創新工作室運行方式;專家引領,資源利用,主動加強與高校的合作與聯系;思想引領,行動跟進,注重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區域聯合,網絡研修,組織高效率高質量線上教研活動;政策支持,提供保障,建立學校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制度。
這一案例成果推廣,充分發揮了名師名校的引領輻射作用,帶動了全市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提升了區域教師教育培訓工作品質,促進了區域基礎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們立足“創新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路徑”這一目標,通過開展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工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探索創新,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促進了全市名師工作室建設水平的提升,教師發展學校和名師工作室建設成果豐碩;二是教師發展學校和工作室引領帶動作用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全市教師培訓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三是通過專家引領、專題培訓、綜合改革等實踐活動,基礎教育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教師專業發展是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發展基礎教育對于推進信陽市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在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基礎教育學校教師的培訓更加必要、緊要和重要。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成果、全面推廣,以期提升區域教師培訓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助推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