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省教育廳“中原名師培育工程”的厚望,陳娟學前名師工作室于2021年成立,并于2022年7月被省教育廳授牌“中原名師陳娟學前教育工作室”。
一、構建文化,明確目標,奮力前行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和成員認真思考它的定位和目標。這是工作室建設的本質,也是其未來發展的核心。首先,工作室成員圍繞“培養具有影響力的名優教師”這一發展目標,談了各自的認識和理解。接著,我們征集工作室宗旨、理念、精神,設計LOGO標識、印章等文化符號。經過集思廣益,我們確立了以“竹”文化為核心要素,搭建互學互助、共享共進的平臺,借助豐富的研修活動提高成員專業能力與素養,并輻射帶動所在單位、所在區域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
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有君子之德,工作室以竹為核心意象,希望全體成員與德為鄰,德高方能為師。有人贊竹:“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竹有君子之風,工作室以竹為核心意象,既包含了我們對名師成長歷程的理解,也是我們對名師形象的描繪。竹,形美,意美。工作室借竹喻人,托物言志,鼓勵成員做青竹,有君子之氣,昂揚向上,拔節生長;有傲骨之氣,千磨萬擊,堅勁如初;有淳樸之氣,淡泊從容,寧靜致遠。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工作室成員都如長勢旺盛的“勁竹”,堅韌“扎根”、常懷“虛心”、持續“攀升”,擔當時代重任,貫徹初心使命。
工作室的理念是“尊重個性,讓夢想拔節生長”,工作室的精神是“樂學善思,求真篤行”,工作室的宗旨是“引領、互助、共享、提升”。我們以竹為意,期盼全體成員在工作室的培育中靜心學習,帶著自己的教育主張大膽實踐,秉持空心狀態,堅持虛心品質,學習于實踐,成長于實踐,做名師,育英才,練就“胸有成竹”的本領,一步一個腳印前行,一節一節向上生長。
二、厚植其根,科學管理,層級培育
為充分發揮工作室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職能,我們優化人員結構,科學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和具體的研修計劃,保障工作室管理規范有序。
(一)成員結構優化
工作室共有30名成員,主持人助理2名,核心成員12名,研修學員15名。其中,核心成員是來自鄭州市六縣(市、區)公辦、民辦幼兒園的優秀代表,以及省市級示范園的園長、副園長,省市級的名師骨干。研修成員是來自二七實幼集團各園區的骨干優秀教師。
考慮到工作室的目標任務和發展定位,我們既有“由點到面”的引領,又有“由面到點”的培養。“點”指的是核心成員均為管理層人員,已具備較成熟的專業基礎和運用能力,且在本單位、本區域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面”指的是研修成員均為中層以下不同層級的教師,他們同時承擔工作室管理工作,利用工作室平臺賦能,夯實基礎,淬煉內功。
(二)彈性管理機制
為激發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采用“有進有出,獎懲結合”的彈性管理機制,對成員在培育中的學習時間、完成任務的質量、個人成長實效等幾個要素進行考核。對于考核結果好的成員,頒發“優秀學員”證書,并進行一定獎勵。成員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申請加入或退出工作室。這一動態管理機制,激勵每一名成員不斷迸發出竹節生長的新力量,讓工作室的管理和運行保持蓬勃向上的生長狀態。
三、拔節生長,輻射引領,攜手成長
中原名師陳娟學前教育工作室聚焦實際問題,立足一線實踐,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一)資源共享,互學互促
我們依據成員發展需求,以“教師素養、能力本位、問題破解”為立足點,開展實地參訪、半日觀摩、線上線下聯合教研等活動,將培育內容細化為課程建設、專題培訓、讀書提升、課題研究、教學管理等,搭建多樣化的學習平臺。我們還鼓勵成員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和研究活動,每學年承擔一至兩次國培講座和區市級的經驗交流活動。
(二)輻射引領,結對成長
主持人帶領成員開展送教下鄉、結對幫扶活動,幫助省內外薄弱地區的園所提升辦園質量。如在與云南省福貢縣上帕鎮中心幼兒園進行的線上幫扶活動中,工作室組織成員分別以“家園共育策略”“入園適應妙招”“班級工作管理”等熱點話題進行了線上分享。主持人還實地調研成員單位,通過查看園容園貌、育人環境、班級管理等,了解幼兒園的發展背景、狀況與辦園理念,了解師資隊伍的結構與成長現狀,提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建議。
(三)經驗交流,傳播思想
作為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實踐教學指導專家、河南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鄭州幼專學前教育專業特聘教授、河南省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特級指導教師,主持人積極承擔各級各類國培講座活動,將長期的教學實踐、管理探索、文化建設、團隊發展等和眾多園長、骨干進行交流分享,不斷開拓思路,積蓄力量,茁壯成長。主持人還帶領優秀核心成員走進高校,面向學前教育師范生開展專題講座。
四、節節攀升,昂揚向上,增長才干
在工作室3年的培育中,各位成員行穩致遠、進而有為,在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層級攀升方面均有突破。工作室成員共獲省級榮譽5項,市級榮譽20項,區級榮譽19項。
在榮譽稱號方面:河南省名師2名,省骨干教師1名;鄭州市名師1名,教學名師1名,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區級名師4名,區級骨干教師3名,名師培養對象2名。在教學成績方面:河南省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1名,省實錄游戲比賽二等獎獲得者1名,省教師教育案例分析比賽二等獎獲得者2名;市幼兒園教師教育案例分析比賽一等獎獲得者3名,市創造性游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1名,市中小學幼兒園優秀自制玩教具比賽一等獎獲得者1名。在研究成果方面:出版著作1本;發表中文核心論文1篇,CN刊物論文5篇;榮獲省級科研成果3項,市級成果2項。
我們期待,工作室成員如竹一般深深扎根,厚植熱土,汲取養分,長枝干,添新葉,造就一番“茂林修竹”的別樣景致。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