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璐璐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胃癌在我國惡性腫瘤疾病中排名第一,具備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時刻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胃癌患者的首要治療方式為胃癌根治術,對于已經有漿膜侵犯的胃癌,因為腹腔已經有腫瘤細胞逸出種植的可能,因此即使是采用根治術,也只能是相對的根治術。由于胃癌根治術預后較差,導致相關“告知”行為成為一種禁忌[2]。醫生們對于胃癌患者尋問胃癌根治術后的治療,尤其是對病情的進展盡量回避或者避重就輕,主要是因為擔心患者心理上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并由此產生負性情緒,導致醫療、護理難以進行下去[3]。六步癌癥告知模型(SPIKES)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推薦使用,具備溝通的要素,能夠有效的減輕壞消息給患者和醫護人員帶來的精神壓力[4-6]。本研究旨在探討SPIKES應用于胃癌根治術后患者的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22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3.87±12.68)歲;病理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7 例、Ⅲ期13 例。觀察組男35例,女15 例;年齡36~72 歲,平均年齡(54.37±11.79)歲;病理分期:Ⅰ期22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納入標準:(1)符合胃癌的診斷標準,確診為胃癌。(2)符合胃癌手術切除指征。(3)既往無腹部手術史。排除標準:(1)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系統異常。(2)術前接受過放療、化療、免疫治療。(3)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分期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向患者介紹胃癌根治術后的相關情況。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告知患者胃癌根治術后的預后信息。采用含蓄的暗示方法,使整個告知的過程要符合切入宜平緩,態度應誠懇,言辭要親切的標準。
觀察組采用SPIKES 向患者介紹胃癌根治術后的相關情況。此模式共包括6個階段,具體如下:(1)設置一個隱私且舒適的溝通場景(setting)[7]。醫護人員需要耐心的與患者面對面溝通,保持目光交流,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一定的信任感,從而達到較為融洽的溝通氛圍。醫護人員認真地傾聽,同時也要對患者的訴說進行總結。(2)評估患者對病情的認知(patient’s perceptions)。醫護人員首先要清楚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并調查患者是否清楚自己了解的病情與實際真實病情間的誤差,醫護人員應著重觀察患者被告知病情后的真實反應,然后再制定后續利于為患者提供支持的溝通內容[8]。(3)引導患者參與協商(invitation or information)。醫護人員需要照顧到患者的情緒問題,應了解患者是否做好接受壞消息的準備,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詢問患者,在告知患者壞消息前適當的給患者做一些鋪墊,使其有一定心理準備[9]。(4)醫學專業信息告知(knowledge)。以提高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從而能夠達到高度配合治療為目的。醫護人員準確、簡單的告知患者病情,并向患者講述如何進行治療[10]。(5)移情穩定患者情緒(emotionandempath)。告知壞消息后,患者會產生一定的負性情緒,醫護人員認可、認同患者的情感很重要,需要有同理心,等待患者稍微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時,再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11]。(6)策略和總結(sum?maryandstrategy)。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情況做一個初步的總結,并邀請患者共同參與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產生更多新的期盼[12]。
(1)心理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HAMA 分為14 個條目,最高分為56 分。評分標準:無癥狀為0分、輕微為1分、中等為2分、較重為3 分、嚴重為4 分,焦慮情況與評分成反比。HAMD 分為24個項目,最高分為96分。評分標準:無癥狀為0分、輕度為1分、中度為2分、重度為3分、很重為4分,抑郁情況與評分成反比。(2)臨床療效。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6 個維度,每個維度得分0~100 分,得分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HAMA、HAMD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HAMA評分 HAMD評分護理前50.55±5.69 51.12±5.74 0.499 0.619護理后24.09±3.12 31.26±3.59 10.659<0.001護理前81.78±5.14 80.81±5.47 0.914 0.363護理后48.26±2.59 59.23±3.73 17.082<0.001
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和排便時間均快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肛門排氣時間(h)55.61±14.42 74.63±12.23 7.113<0.001排便時間(h)90.54±10.85 121.78±20.86 9.395<0.001平均住院時間(d)10.65±2.92 13.65±3.43 4.693<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明顯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組別觀察組(n=50)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對照組(n=50)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51.45±5.75 83.52±5.52 28.450<0.001 52.59±4.47 81.25±5.62 27.966<0.001 53.76±6.93 83.87±5.29 24.421<0.001 52.97±4.77 79.68±4.75 28.095<0.001 54.73±9.14 81.75±8.52 16.676<0.001 53.82±5.24 79.77±9.29 18.388<0.001 51.39±5.58 61.39±6.18 10.596<0.001 52.63±4.43 60.82±9.29 8.033<0.001 53.78±6.88 63.58±7.63 9.033<0.001 52.78±4.48 59.58±4.27 9.949<0.001 54.69±9.42 63.80±11.65 6.846<0.001 53.79±5.33 61.89±7.25 8.693<0.001
胃癌是全球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疾病之一,本質屬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在全部腫瘤死亡率中占比較大,世界上每年約有70萬人因胃癌死亡。治療胃癌常用的方法為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13]。由于其預后情況差,導致術后將相關的治療和療效告知給患者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SPIKES目前被國外學者廣泛應用于壞消息告知,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推薦使用[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HAMA、HAMD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SPIKES 的應用,能夠消除患者一部分得知壞消息后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對胃癌根治術后的治療和療效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通過SPIKES 每個階段有目的的溝通方式、有重點的鋪述,提前給患者做一個心理預設和鋪墊,將關于患者壞消息的事實慢慢講述,使患者心理上對這個壞消息能夠逐漸適應與認同,從而達到減輕患者因得知壞消息而產生的焦慮、抑郁等情緒。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排便時間均快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SPIKES 可以有效地加快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在于,SPIKES包含6個階段[15-16]。通過各個階段的方式把壞消息告知給患者,在告知患者前給患者構建一個隱蔽且舒適的環境,同時在心理上做一個鋪墊,使其更容易接受胃癌根治術預后不佳的可能。在患者接受事實后,讓患者一同參與后期治療的選擇中,從而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患者使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對病情也有貼合實際的預判,從而降低了期望值,心態也更為豁達,身體也會跟隨心態發生變化,平日飲食與作息也會相應的更加能夠配合醫護人員的要求,生活質量上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而心態和日常生活上的好轉,直接就表現在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與排便時間縮短,住院時間也會相應的縮短。
綜上所述,采用SPIKES 可以改善患者對胃癌根治術后所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能夠有效地加快患者術后的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