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昆
隨著我國豬肉生產量的逐年增加,養豬技術水平也迅速提升。種豬育種技術是一項系統,應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采用科學的育種技術,以滿足生豬養殖需求。本文對種豬育種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探討,以全面提升種豬繁育水平。
種豬選育場布局分散、規模較小、優質遺傳資源不集中,造成種豬選育效果受到很大局限。鑒于此,開展分散核心群育種即聯合育種技術十分重要。聯合育種是將中小規模的種豬選育場的優質種豬資源進行整合,構成一個種豬培育核心群。同時,通過創設種豬育種體系,以保證區域內共享性能測定技術、完善數據記錄方法、統一遺傳判定方法,進而選定最優性狀表達的種豬開展聯合培育。此技術能夠實現跨場、跨地區評估種豬、共享種豬遺傳資源,打破空間限制,充分利用優秀種豬遺傳資源。聯合育種的關鍵技術環節為評估種豬遺傳性能與測定生產性能,聯合育種的養殖場的目標與利益一致,對育種實施方案進行統一,通過人工授精技術實現育種成果共享,以保障遺傳資源的穩定性。

對種豬進行全面、準確的性能測定是種豬育種的關鍵技術之一,直接影響育種效果。性能測定為在養殖環境相似的條件下,測定種豬的個體性狀,作為遺傳性能評估的參考。我國種豬遺傳性能測定項目涵蓋發育、肥育、繁殖等若干方面,具體包括:生長發育性狀(100公斤體重日齡、100公斤體重活體背膘厚、活體眼肌面積、飼料轉化率等);繁殖性狀(活產仔數、總產仔數、產仔間隔等);胴體和肉質性狀(瘦肉率、胴體重、屠宰率、肉色、肌內脂肪等)。在豬養殖業發達地區,具備完善的性能測定技術與評定體系,通過自動計料系統對飼料轉化率進行準確的計算,使用超聲波技術準確測定眼肌面積與活體豬的膘厚,此類技術能夠提升種豬繁育效率。
目前,分子育種技術為前沿的育種技術,是國內外育種研究的熱點問題。此技術的實質為通過重組DNA以實現改良動物性狀,為分子遺傳學領域研究內容。標記輔助選擇、主效基因利用與轉基因技術為分子育種的主要方法。最常用的方法為標記輔助選擇。標記輔助選擇是指利用基因標記、生物信息學、計算機技術等手段,對豬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進行測量和分析,從而輔助選擇優良品種和個體,提高育種效率。具體方法包括:第一,選擇合適的標記,即選擇能夠反映遺傳多樣性的標記。第二,構建遺傳多樣性基礎圖譜,利用基因測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進行分析和比較,構建基礎遺傳圖譜。第三,分析遺傳多樣性指標,如遺傳距離、遺傳多樣性指數等,評估豬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第四,輔助選擇優良品種,根據遺傳多樣性指標,選擇遺傳多樣性較高、遺傳距離較遠的品種進行配種,以提高育種效率。將分子育種技術運用于種豬繁殖過程中,可以避免種豬遺傳性狀因性狀、環境與其他因素的改變而發生轉變,其穩定性較高,應用效果好。我國地方豬種具備繁殖力好、抗病效果佳、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對地方豬種進行基因測序、功能鑒定等,能夠為分子育種規模化提供豐富的遺傳基因資源,提升具備較高經濟性狀種豬的繁育效果。
隨著計算機科技在畜牧業的廣泛應用,種豬育種的信息化技術也在逐步提升。高水平的信息化技術能夠全面準確地處理種豬育種的相關數據,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繁育工作效率。通過超聲波技術精準地對種豬的性能進行測定,同時,通過大數據平臺與互聯網技術,實現自動化控制種豬育種的測定操作,運用數據采集設備收集種豬育種數據,并將相關信息反饋到數據中心,以協助相關人員全面掌握種豬育種的實際工作情況,提升種豬大規模育種效果。
種豬育種目標的選擇主要受消費者需求、生豬價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市場因素影響。采用聯合育種與分子育種技術,能夠提升種豬育種的選育率和準確性,以達到種豬遺傳資源共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