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人民藝術家王蒙在魯迅文學院開講“春天一堂課”。? ? ? ? ? ? ? ? ? ? ? ? ?本刊記者? 屈一平攝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纓珞,編織你們。”1953年,19歲的王蒙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中,寫下這樣的序詩。70年后,89歲的人民藝術家王蒙在2023年的春天帶來一堂文學課,書寫新時代的文學青春。
3月21日,中國作家協會(以下簡稱“作協”)舉辦的“作家朋友? 歡迎回家——作家活動周”的第一天,王蒙在魯迅文學院開講“春天一堂課”。他結合個人的文學感知,點亮思想之光,嘉獎向學之心。整堂課圍繞時間、空間、想象、語言四個主題,分享文學與生活的體驗。
這堂課開創了兩個“第一”:“作家活動周”第一講,“魯院大講堂”第一講。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以及吳義勤、邱華棟、鄧凱等書記處同志來到現場,與36位來自基層的作家共同聆聽了“春天一堂課”。
什么是經典?王蒙給出了定義:“我們平常提到的經典,最大的特點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他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19歲時開始創作的《青春萬歲》,為什么經過半個世紀的考驗,依然深受歡迎:“因為我們經歷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的轉變,參與了建設新中國的奮斗,有一種激情與光明。”
王蒙談到,作為一名作家,對于生活的追求和期待是非常必要的:“生活絕不是觀念派別,生活是人民,是活生生的人,我愛生活勝過了愛我自己。”王蒙的話引起現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王蒙特別提到了文學之于生活的意義,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長篇小說《這片風景》,他分享了一位評論家對此文的評價:閱讀《這片風景》似乎看到了新疆地域的《清明上河圖》。王蒙接著說,“之所以這樣評價,是因為小說里面描寫各民族的生活,尤其是維吾爾族的生活片段,就是對生活底色的記錄,是對生活濃厚的興趣創作出來的。”
談到“文學是空間的記憶”主題時,王蒙提出,很多偉大的作家都擁有自己的“文學根據地”,他的小說就曾經瞄準北京和新疆,同時,空間也指不同的地方與體驗。他在課堂上分享了幾個自己出國考察的趣事,臺下掌聲連連。他說:“我很幸運,得到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方便,訪問過境外的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文學創作在空間上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文學根據地”的說法引起作家共鳴,寫小說的深圳作家陳在建有所困惑:年輕一代如何來構建一個文學地理區域?王蒙爽朗地笑了,說每個人都有最熟悉的地點,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氣氛……他列舉了當代作家賈平凹的“文學地理區域”集中在陜西,遲子建的“文學地理區域”集中在黑龍江……“因為生活本身不斷地膨脹,不斷地延伸,不斷地創新,要對所有經歷的生活充滿興趣,這是文學創作的一大優勢。”
談及最近的創作,王蒙透露,自己正在著手一部中篇小說的創作,這部小說從2013年起一直在構思,已經十年了。
此時他談到了這堂課的第三個主題:文學的想象力——這無疑是他始終保持創作活力的“青春秘笈”。他說:“我擁有較多的不同經歷和體驗,曾經是干部、地下黨員,同時也是受挫折的人、成功的人……能寫的東西很多,所以還得繼續寫下去。”
談到“文學擁有以小見大的想象力”這一主題時,王蒙透露,最近正在閱讀的《三體》和《流浪地球》令他著迷,“作者的想象力已經達到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地方,但又不是毫無根據的表述,劉慈欣的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邏輯、思路,我覺得太厲害了”。他認為,無論是創作小說還是詩歌等文學作品,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比生活往前走一步,比生活往深里挖一步,比生活更濃縮,比生活增加一種精神的力量”。
在課堂上,王蒙的妙語連珠使得大家歡笑不斷。“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聽王蒙的講座。”江蘇作家湯成難表示,王蒙對于中西文學的聯想充滿特別的想象力,例如將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獨》中被大眾熟悉的開頭與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進行對比與分析,令她受益匪淺。
歲月的增長似乎絲毫沒有減少王蒙的想象力。他的短篇小說《仉仉》中就描寫了這樣大膽的場景——筆記本上的字跡突然間消失殆盡,使讀者進入了一個充分虛構又充分現實的世界。他的中篇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則是以大膽的想象讓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得以充分發酵。“你敢選定的內容,就是用小說來表達的最大的命題。”他笑著說。
在回答陜西咸陽作家范墩子關于敘事風格的疑惑時,王蒙用到了“詩意”一詞。他表示,自己在小說里常常使用一種詩性的語言,讓讀者感覺到一種詩意。
這時王蒙提到了他此堂課的最后一個主題——文學作品的語言符號:“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所以,文學又是思維的藝術,一個熱愛文學的人擁有強大而深邃的思維能力。”
在他看來,中國的漢字是音、意、形的結合,文字與語言的結構,具有無窮的妙處和啟發。他以對聯為例闡述這一觀點,認為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獨特藝術形式。對聯中包含大量特定意義的關聯,這種聯系并不是單純的字字聯合,是內涵意義的相互對應。同時,他又提到中國的詩詞,認為中國的詩詞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擁有蒙太奇的特色:“我希望寫詩與寫小說的作家相互嘗試彼此的創作領域,使用對方的語言構思,是非常有益的。”
課堂上,王蒙的話語讓大家歡笑不斷。遼寧作家劉政波說,王蒙的表達和講述令他欽佩,他找到了接下來在寫作上應該學習和補充的方向。
36位作家與王蒙在魯迅文學院樓前合影,正如此堂課的主持人——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所言:“更多時候,我們都是這個課堂上的一個學生、一個聆聽者,在這里回歸到了學習中的自己,這是‘春天一堂課’所期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