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作了系統闡述,為我們建設農業強市指引了方向。高郵市位于江蘇省中部、里下河西緣,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擁有魚、蝦、蟹、米、蛋等各類特色農產品。通過創新“三田”融合模式、深化“三品”戰略實施、發揮“雙核”驅動作用、有效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為促進農業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加快農業強市步伐、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2022年成功獲批建設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以推進農業綠色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為導向,以提高農業供給能力、農業綜合效益為目標,高郵探索實施了高標準農田、糞肥還田和秸稈離田的“三田”融合模式,進一步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一是推進生態型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實施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造,增強了對農田尾水的養分攔截和水體凈化能力,2022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0.3萬畝,累計規模達84.8萬畝,占比85.74%。二是引領推動畜禽糞污和秸稈的資源化利用,實施國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模式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2022年全市糞肥(沼液)還田面積達9.67萬畝,施用糞肥1.5萬噸、沼液6萬噸;2022年全市秸稈離田綜合利用44.3萬噸,占綜合利用量的61%。三是著力構建“三田”融合發展模式。在區域規劃上,將糞肥還田和秸稈離田的作業田塊,盡量安排在新建或在建的高標準農田區域范圍,實現高標準農田、糞肥還田和秸稈離田的初步結合。在具體實施上,把糞肥還田和秸稈離田作為提升耕地的綠色技術,從作業時間、面積、質量和效果等方面進行考核,并給予一定的作業成本補助,提高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
目前,全市“三田”融合規模達9.26萬畝,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綠色化、農業經營的規模化和農業產業的現代化。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170.98萬畝,總產量84.45萬噸,逆境再奪豐收。已培育糞肥加工和施肥服務主體4家,年生產糞肥3.4萬噸,年服務能力達14萬畝。培育秸稈收集離田主體19家,年秸稈收集能力40萬噸,服務面積95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數量、規模得到了明顯提升。與此同時,高郵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也初步成型,2022年全市糞肥和秸稈產業規模為1.72億元,預計今年可達3億元,成為高郵農業經濟中正在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
高郵始終將農業“三品”建設(培優品種、提升品質、創響品牌)作為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的重點工作來抓,多措并舉、多向發力,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特色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品種上追求“特別特”,高郵鴨集團入選揚州唯一省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豐慶種業蘇麥899、蘇麥198小麥新品種分別通過國家、省農作物新品種審定,高郵大蝦新品種“數豐1號”、數豐公司種苗場雙雙晉升國字號,推廣優質食味稻面積40萬畝,年產優質蝦苗近60億尾。在品質上追求“獨一份”,加強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2022年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達91.04%,位列揚州第一,建設省級綠色優質水稻基地36萬畝,全國首單腐熟糞肥(沼液)還田利用種植保險落地高郵。在品牌上追求“限量版”,累計建成省級農業品牌7個、市級農業品牌4個,綠色食品品牌90個。舉辦首屆“高郵大蝦”旅游美食節、首屆“地標美食節”,“蝦兵蟹將鴨司令”區域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以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為抓手,以打造高郵大米、高郵大蝦、高郵鴨業三個百億級產業為重點,加強揚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四河四路”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等平臺載體建設,激活帶動特色產業高質量、全鏈條發展。

江蘇省高郵市湖上花海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點,以農興旅、農旅融合,繪就了高郵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繼揚州(高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2022年成功獲批創建“四河四路”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高郵成功晉級雙省級農業園區。農科園堅持“科技”引領,全力服務揚州大學(高郵校區)二期工程建設,緊盯稻田文化公園、農旅融合先導區、農副產品加工集聚區等在建項目實施;“四河四路”鄉村振興綜合試驗區圍繞“高郵大蝦”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打造食品加工業,預計“高郵大蝦”生態化養殖示范項目(一期)將于6月底竣工運營,讓高郵大蝦展現出“四季風味”,高郵鴨集團“四河四路”食品加工項目4月18日前竣工投產。
圍繞優勢主導產業,依托與揚州大學共建省級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加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深化應用。在養殖環節,農科園的智能溫室育苗中心采用整體環境物聯網控制系統,通過對溫室進行全程自動控制,生產效率達到人工的10倍以上;蝦產業園的智慧養殖云系統,可實現“高郵大蝦”基于大數據的水產養殖信息化服務,為品質提升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在加工環節,研發快速腌制技術,開發“低鹽蛋”“烤鴨蛋”等個性化產品,實現產品多元化、口味多樣化;在銷售環節,圍繞高郵鴨蛋、羅氏沼蝦、高郵湖大閘蟹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特色化應用場景——高郵鴨蛋數字營銷輔助決策系統。系統通過對電商價格、電商銷售量分析,針對市場潛在的需求人群進行精準的定向推廣投放,在精準營銷層面取得了較大成效。同時,積極扶持各類主體通過傳統電商平臺或直播帶貨、社交營銷等新電商模式對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進行展示和銷售,2022年農產品電商銷售突破22億元。
面向新征程,站上新起點,高郵市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弘揚“四敢”精神,以“新產業、新農人、新環境”建設為主題,堅持作有為探索,求有效成果,奮力在農業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作者為中共江蘇省高郵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