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鵬


[摘 ?要] 學生解題時常常出現“懂而不會”“一錯再錯”等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說題”避免這些情況再次發生. 在“說題”的過程中,通過經歷“求什么”“有什么”“怎么做”等環節將內隱知識外顯,讓學生認識知識本質,真正把握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品質.
[關鍵詞] 說題;學習效率;學習品質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時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課上聽懂了,但課后練習依舊一籌莫展,可見學生學習時出現了“假懂”的現象. 出現這一現象與“教”息息相關,教師在講題的過程中沒有帶領學生進行系統分析,而是直接將解題方法拋給學生,這樣學生雖然能夠聽得懂,但因為沒有經歷分析和探索的過程很難將解題方法內化為解題能力,因此解題時容易出現“懂而不會”“一錯再錯”的現象.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解題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以此將機械式記憶內化為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而“說題”就是數學解題教學中的重要手段,通過“說”可以將內隱思維外顯,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通過及時科學的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認清問題本質,以此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就如何“說題”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說題”的流程及意義
“說題”即說數學題. 在說的過程中,學生既要給出題目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又要說明解答方法和技巧,還要給出明確的解答思路. “說題”首先要知道求什么,即弄明白題意;其次要知道有什么,即挖掘題目中的隱含信息,結合條件、結論等相關信息考慮解題可能涉及的概念、定理、運算方法等;最后要搞清楚怎么做,即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等建立已知與未知的聯系,選擇合適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并給出解題的理由. 這樣經歷“求什么”“有什么”“怎么做”,既讓學生知道怎么求解,又讓學生知曉為什么這樣求解,有助于揭示問題本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說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和學生的學習品質,同時通過說評互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充分發揮集體優勢,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說題”教學案例
“說題”在具體實施中可分為兩種:一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說題”,二是學生主動“說題”.現筆者結合具體案例呈現“說題”教學片段,以期引起師生重視“說題”這一重要的教學方法.
這樣通過獨自思考和生生互動充分挖掘題設信息,為接下來“怎么做”充分做好準備. 在接下來“怎么做”的環節中,教師鼓勵學生繼續合作探究,通過優勢互補完成解題過程. 這樣在互動交流中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信息提取和處理的水平,促進學生知識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
例2是一道一般數列和特殊數列混合的題目,很多學生容易將一般數列看成特殊數列而引發錯誤. “說題”使學生不斷思考題設信息,深刻認識“一般”和“特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套用、臆想等帶來的錯解風險,從而提高解題的準確率.
總之,“說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無計可施”的窘境,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說題”,通過“說”厘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以此形成正確的解題策略,提高解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