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

在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中,面對“晚節不保”的質疑,歌手鄭鈞慨然說道:“晚節是用來破的。”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這句話的真實內涵——不畫地為牢,敢于突破自己的“人設”,才能活得更精彩。在生活中,鄭鈞的這句話,其實已經被眾多退休者用實際行動進行了生動闡釋。
“晚節”要怎么破?山東青島59 歲的張青云認為,要打破老觀念,突破自我。
退休前,張青云在單位是出了名的“節儉模范”。廉價的衣服,普通的鞋子,她穿上好幾年都舍不得丟。退休后,跟著女兒生活了幾年,她的生活觀念徹底被改變了。女兒、女婿酷愛旅游,張青云被帶著去了全國各地,還登上郵輪環游歐洲。女兒一再鼓勵張青云要懂得享受生活,終于,張青云丟掉所有舊衣服,買來最新款的衣服,并且用上了價格不菲的化妝品。“人老了,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張青云說,她變得舍得為自己多花錢,也更加懂得如何愛自己。
上海67 歲的陳石也變了。退休后,陳石到海南海口定居,愛上了高爾夫運動。買球桿,買裝備,請私教……一年下來,陳石在高爾夫球上花費了幾萬元。這讓熟悉他的人大跌眼鏡。要知道,陳石以前也是以節儉出名的。不過,陳石覺得如今這錢花得很值:“既鍛煉身體,又陶冶情操。”的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他把照片發到同學群,大家都說“認不出來了”。
一個人工作幾十年,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基本固化,要打破和改變誠非易事。
湖南邵陽61 歲的姚迪曾是居委會主任,退休前,同事們對她的評價大多是:嚴肅、認真。退休后,姚迪卻顛覆了自己的往日形象。她脫下工裝,換上旗袍,加入模特隊,從居委會大媽變成“時尚女郎”,瞬間驚艷了鄰居。
相比形象氣質,更讓大伙驚嘆的,是姚迪出色的演技。社區要排練老年防騙的小品和話劇,姚迪被安排飾演騙子。原本一身正氣的她甘愿扮演反面角色,并細心揣摩學習,結果一炮走紅。通過一系列反詐小品的演出,姚迪幫助社區老人們守住了錢袋子。
俗話說,不破不立。退休后,不畫地為牢,敢于打破自我禁錮,才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陜西西安71 歲的王保民也是其中一名代表。退休前,王保民是一名普通的企業職工。在同事們印象中,他安穩本分,兢兢業業。當然,他也沒有多少“高光”時刻。誰也沒想到,他在退休10 年后,竟成了大名鼎鼎的背包客。
2012 年剛退休,王保民決定放棄按部就班的生活,“去看看世界”。他曾從西安步行到拉薩,曾獨自一人穿越尼泊爾、緬甸,還曾一個人去了戰亂之中的阿富汗和伊朗……到2020 年,他已徒步穿越38 個國家,腳步遍布五大洲。
由于疫情,2020 年后,王保民停止徒步出國的腳步,他的冒險之旅卻沒有停下。2021 年,他看到有年輕旅行博主招人一同徒步和騎行,就報了名。2021 年,王保民和他的小伙伴用時166 天,完成穿越新疆5000 多公里的長途騎行。
“我們一路經歷50℃高溫、沙塵暴、300 多公里無人區……不停爆胎,風餐露宿,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王保民說,退休10 年,他在冒險之旅中實現了自我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