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 王 煜
(1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河北石家莊 050061;2河北經貿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北石家莊 050061)
鄉村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振興起到基礎作用,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生態環境優良,有利于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鄉村生態振興,能夠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原材料,提高鄉村生產商品的質量,提高其商品競爭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能夠提供優良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吸引人才到農村發展就業,促進鄉村人才振興;能夠為宣傳和弘揚鄉風民俗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推進文化振興;能夠為鄉村組織功能的發揮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促進鄉村組織振興[1]。
我國學者多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 大方面構建了鄉村振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2-3],并進行評價[4-9]。鄉村生態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我國學界對鄉村生態振興發展水平評價研究仍處于初始階段。張燦強等[10]提出從農村生態系統健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環境污染治理、農民居住環境改善4個方面構建鄉村生態振興評價體系,但未進行實證研究。馬曉旭等[11]利用PSR(壓力—狀態—響應)模型,從資源環境壓力(壓力)、農業生產環境(狀態)、自然資源環境保護(響應)3個方面構建了鄉村生態振興成效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熵權TOPSIS 方法對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進行了對比評價。構建鄉村生態振興評價指標體系及實證,可以衡量鄉村生態振興發展水平程度,可以發現影響鄉村生態振興發展水平的因素[11]。當前,我國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價仍處于探索階段。為此,本研究嘗試構建了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熵權TOPSIS 法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的2019年鄉村生態振興水平進行評價,以期豐富我國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研究。
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對鄉村振興提出了具體要求,也全面闡述了鄉村生態振興的目標。簡要來說,推進鄉村生態振興,要重視鄉村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提高鄉村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鄉村生態系統健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活環境整潔、優美、協調發展[12]。
1.1.1 農村生態系統健康。通過減少農業用水量,逐漸緩解我國地下水超采帶來的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導致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挑戰的問題。通過退耕還林還草、輪作休耕、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治理等措施,降低土地的人為擾動和利用強度。通過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1.2 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通過控制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定額管理、農業水價、高效節水灌溉等措施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在注重節約用水、用地、能源的同時,也要提高農業生產產出率。通過農業生產、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資源化,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再循環。
1.1.3 農業綠色發展。以農村土壤污染、水污染控制為重點,發展綠色農業。通過化肥、農藥、農膜、柴油減量和替代,減少農業化學投入品,減輕農業生產造成的土壤和水污染程度,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12]。擴大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增加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提升農業綠色生產能力[13]。
1.1.4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及處理率、農村廁所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不斷提高農村道路硬化率、自來水普及率、清潔能源利用率,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重視農村綠化建設,建設具有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10]。
在鄉村生態振興包含的內容理論框架指導下,結合已有鄉村生態振興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10-17],并在河北省、山東省和河南省3個省份2019年評價指標數據可獲得性的考慮下,提出了鄉村生態振興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農村生態系統健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4個方面的共計30個子指標。具體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續表1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地處華北平原,3 個省彼此相鄰。評價指標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地區年度2019 年數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20、綠色食品統計年報2019、中國社會統計年鑒2020、中國城鄉建設年鑒2019、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20、中國水資源公報2019、河北統計年鑒2020、河北農村統計年鑒2020、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2019、山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9、河南統計年鑒2020、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9。
TOPSIS法適用于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分析,它是通過判斷研究目標到“正理想解”“負理想解”的貼近程度來評價對象。最貼近正理想解的研究對象,是評價方案中最好的方案。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方法,通過數學公式對各指標信息量大小進行衡量,確定各指標的權重[11,18]。
由于各個評價指標值量綱不同,需要對各指標值進行標準化處理。設評價指標體系用指標矩陣X表示,在指標特征矩陣X中,各元素均為未經處理的原始數據,m是不同的評價指標,n是不同的評價地區,本研究只涉及了3個省。xij是第i個指標、j省份的原始數值。
i= 1,2,…,m;j= 1,2,3(分別表示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
利用極差變換公式對評價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效益型(越大越優型)指標采用公式(1)進行標準化處理、成本型(越小越優型)指標采用公式(2)進行標準化處理:
通過上述變換,得到標準化后的特征矩陣:
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計算指標權重的方法,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定義熵。在有m個指標、n個被評價地區的評估問題中,第i個指標的熵為:
(2)定義熵權。定義了第i個指標的熵之后,可得到第i個指標的熵權為:
其中hi是第i個指標的熵,wi是第i個指標的熵權。
在鄉村生態振興標準化評價指標矩陣基礎上,加上評價指標的權重,構建規范化鄉村生態振興評價矩陣:
和為規范化加權矩陣第n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式中,Cj是鄉村生態振興j省的貼近值,數值范圍在0~1,越接近1,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越高;越接近0,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越低。
根據已有研究成果[19-20],將貼近值劃分為4 個等級(見表2)。
表2 護色劑配比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單位:%
表2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水平劃分標準
鄉村生態振興評價指標數據經過公式(1)和公式(2)進行標準化處理后,然后通過公式(3)和公式(4)計算出評價指標及各評價子系統的權重,最后通過公式(5)、公式(6)、公式(7)和公式(8)算出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2019 年鄉村生態振興水平子系統及綜合水平的貼近值,計算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護色配比正交試驗結果
表3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子系統內評價指標權重及各省貼近值
表4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子系統評價指標權重及各省貼近值
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子系統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權重最高,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較高,說明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對農村生態系統健康作用較強。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子系統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3個省貼近值都處在中等水平,說明3 個省還需要通過提高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平均地下水資源量、人均耕地面積、森林覆蓋率,降低耕地復種指數、水土流失面積比重、沙化土地面積比重等方式來提升農村生態系統健康水平。
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子系統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權重最高,每hm2耕地創造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權重較高,說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每hm2耕地創造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對農業資源高效利用作用較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子系統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3個省貼近值都處在中等水平,說明3個省還需要通過提高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每hm2耕地創造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等方式提升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水平。
農業綠色發展子系統內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權重最高,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權重較高,說明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 排放強度對農業綠色發展作用較強。農業綠色發展子系統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3個省貼近值都處在中等水平,說明3個省還需要通過提高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降低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等方式來提升農業綠色發展水平。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子系統內衛生廁所普及率權重最高,空氣質量優良比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權重較高,說明衛生廁所普及率、空氣質量優良比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對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作用較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子系統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3個省貼近值都處在中等水平,說明3 個省還需要通過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空氣質量優良比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等方式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水平。
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系統中,農業綠色發展子系統權重最高,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子系統、農村生態系統健康權重較高,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子系統權重最低,說明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對鄉村生態振興水平作用較強。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4個子系統的評價指標中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權重最高,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 排放強度、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權重較高,說明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 排放強度、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對鄉村生態振興水平作用較強。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貼近值都處于中等水平,河南省貼近值相比山東省、河北省偏低,因此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都要提高鄉村生態振興水平。根據鄉村生態振興評價子系統、評價指標對鄉村生態振興水平作用強弱程度,可以通過重視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生態系統健康發展,提高保護國土面積比重、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降低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 排放強度來提升鄉村生態振興水平。
在鄉村生態振興包含的內容理論框架指導下,本文提出了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農村生態系統健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4個子系統,采用熵權TOPSIS法對2019 年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的鄉村生態振興水平進行實證評價,得出以下結論并提出建議。
(1)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子系統、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子系統、農業綠色發展子系統、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子系統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3個省貼近值都處在中等水平。由于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影響較大,建議繼續提高受保護國土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進而提高3省的農村生態系統健康水平。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每hm2耕地創造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影響較大,建議繼續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每hm2耕地創造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進而提高3省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影響較大,建議繼續提高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降低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進而提高三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衛生廁所普及率、空氣質量優良比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影響較大,建議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繼續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空氣質量優良比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進而提高三省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水平。
(2)鄉村生態振興水平評價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貼近值都處于中等水平。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生態系統健康對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鄉村生態振興水平影響較大,建議更加重視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生態系統健康,通過提高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水平、農村生態系統健康水平來提高三省的鄉村生態振興水平。鄉村生態振興水平4個系統的評價指標中保護國土面積比重、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對鄉村生態振興水平影響較大,建議通過提高保護國土面積比重、單位面積綠色食品標識產品數量、綠色農產品生產面積占總耕地面積比重、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降低農業氨氮排放強度、農業COD排放強度,進而提高3省鄉村生態振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