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耿立宏 馮義華
通訊員 王金友 王建宇
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鄉村振興。濰坊一直是農業強市,是聞名全國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享有“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的美譽。在濰坊誕生的“三個模式”,享譽全國。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和考察山東時,兩次肯定農村改革發展的“濰坊模式”“壽光模式”“諸城模式”。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近年來,國網濰坊供電公司(以下簡稱濰坊公司)胸懷“國之大者”,扛牢央企責任,把服務好“三農”作為重要的工作發力點,發揮電力企業優勢,建強農村電網,提高供電質量,升級供電服務,助力濰坊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全力打造濰坊供電“齊魯樣板”,走出了一條具有濰坊供電特色的助力鄉村振興之路。2022年濰坊公司榮獲濰坊市“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示范集體”。
金秋時節的齊魯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沃野千里,阡陌縱橫,稻黍浪涌,果蔬飄香,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仰望藍天,鐵塔高聳入云,一條條光芒耀眼的銀線,形成縱橫交錯的電網,架起了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橋梁。
走進美麗的世界風箏之都山東濰坊,筆者欣喜的看到豐收的喜悅,電力人感染著、分享著,電力人的喜悅,通過村民表達著、傳遞著,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電力工作者,正用心用情繪就一幅幅電力賦能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近日,筆者一行赴濰坊公司圍繞電力賦能,助力鄉村振興進行了專題采訪。
濰坊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鄉村振興各項決策部署,始終牢記企業宗旨,履行社會責任,整合行業資源優勢,聚焦供電核心業務,持續加強農網改造提升,推動農村用能清潔轉型,提升鄉村供電服務水平,實現了農村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有力夯實鄉村振興電力基礎。
千村改造固根本。為提升配網服務支撐保障能力,2020年濰坊公司開展了配網現狀問題排查,經過對全市7 000多個村的逐村摸排,最終確定農網設備運行超20年的2 014 個村,并于2020年底因地制宜、精準規劃,開始實施兩個“千村改造”工程,至2022年6月底結束,比原定計劃提前半年。工程累計投資8.32 億元,新建10 千伏線路1 648千米、低壓線路4 077 千米,新增改造配變956 臺,完成2 014 個自然村電網改造升級,建成了“網架好、設備好、技術好、管理好、服務好”的五好縣域配電網,《實施兩個“千村改造”工程》獲評山東省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工程完工后,濰坊公司網架結構進一步優化,建成了城區線路全聯絡、邊遠變電站間至少一條強聯絡的堅強網架,線路有效聯絡率提升至95%,自動化標準化配置率提升至90%。完成了自動化主站“一鍵轉供”部署,實現客戶停電零感知,配電線路故障停運率、臺區頻繁停電發生率分別同比下降48%、80%,絕緣化率提升至78%,戶均停電時間降至2 小時/年,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為濰坊鄉村振興補齊短板、做厚底板。
能源轉型增效能。2019年以來,濰坊公司聚焦清潔、綠色、可持續,以鄉村智慧用能轉型為導向,以電力賦能為支撐,在壽光試點開展鄉村電氣化建設,大力實施四大領域11 個智慧用能示范項目,建設“智慧鄉村”“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打造“一村一鎮一中心一平臺”鄉村振興“電力樣板”,壽光全國首批建成鄉村電氣化示范縣,《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入選2022 山東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在鄉村電氣化“壽光模式”成功經驗帶動下,電氣化實用技術推介力度不斷加大,鄉村電氣化內涵不斷豐富,濰坊公司結合諸城5 萬畝烤煙、青州“一片四區”花卉產業、全國肉雞生產基地等資源稟賦,積極開展鄉村電氣化發展模式探索,堅持安全可靠、因地制宜、清潔低碳、綠色高效的原則,推動打造了諸城電烤煙工廠、青州電采暖花卉大棚、山東豪邁機械電窯爐、濰坊港岸電等20 余個特色示范項目,在全市“三農”領域形成有影響力的電氣化“一方一品”。壽光電氣化蔬菜大棚、臨朐淹子嶺房車露營公園全電景區、青州現代化智能花卉大棚等一系列鄉村電氣化成果在第二屆全國農村能源發展大會展示,多維度全方位展現了濰坊公司在服務農村能源綠色轉型、電靚和美鄉村、電力賦能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成果成效。
精致服務助振興。濰坊公司認真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持續開展“四進送服務”大走訪,暢通供電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互動渠道,架起黨員和群眾的“連心橋”,實現了履行責任好、營商環境好、能效服務好、群眾口碑好的“四好”服務。主筆撰寫了全國首個電力走訪服務類標準《電力用戶走訪服務規范》,國網首個“精致服務”體驗中心在此落地。濰坊公司落實政企雙網融合服務工作,以政府主導、電網主動、政企聯動方式,分層分級對接,大力開展村網共建、社網共建,將電力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實現辦電不出社區、問題不出街道,不斷提升客戶用電感知和服務滿意度。2023年濰坊公司堅持政企協同、因地制宜,傾情打造“村網共建”特色示范,青州“四級保障機制”助力“五個共建”、昌邑“黨員五不讓”服務零距離、昌樂打造助力鄉村振興“三張網”、壽光“蹲點服務”坐診提質效、安丘“四個一”提供辦電新體驗、臨朐“智慧網格”服務、諸城打造“盡美服務?諸事皆成”特色服務品牌、高密“葡萄架下話治理”助力和美鄉村建設、寒亭“四個聚焦”電靚和美鄉村,一地一特色,村村有亮點,有效打通了鄉村供電服務最后一米,極大支持了濰坊市鄉村振興工作。
2023年8月,中國能源研究會與山東省電力行業協會以及濰坊公司共建“濰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專家服務站”正式揭牌。在新能源大比例接入電網系統的背景下,如何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成為行業急需研究的課題。作為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和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手段,當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無論是在標準制定還是技術應用方面,均處于探索階段。
近年來,濰坊地區新能源發展迅猛,截至2023年9月,濰坊新能源裝機992 萬千瓦,占電源總裝機的62%,居全省第一。濰坊公司感受到能源轉型壓力與日俱增,努力尋找“源網荷儲”協同發展路徑,推動破解分布式光伏發展不規范、系統調節資源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一是與中國能源研究會、山東省電力行業協會簽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專家服務站三方合作協議,打造前九臺村、諸城政務服務中心等微電網示范樣板。
二是持續提升大電網調節能力。促請濰坊市發改委召開漁鹽500 千伏輸變電工程推進會,全省首家創新開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預可研工作,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廣。積極推動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發揮調節作用,服務?;? 萬千瓦、諸城10 萬千瓦儲能項目順利并網運行。濰坊公司科學規劃“源—網—荷—儲”布局,聯合市發改委完成第三批儲能示范項目遴選,引導未入選項目向魯北基地靠攏,與光伏項目就地就近平衡。濰坊公司深入開展抽蓄站址規劃儲備,研究制定臨朐黃谷120 萬千瓦抽蓄接入系統方案,跟蹤濰坊抽蓄120 萬千瓦抽蓄項目建設進展,服務濰坊抽蓄二期和臨朐泉頭抽蓄項目規劃落地。濰坊公司全方位推動需求響應能力提升,完成2023年有序用電序位報政府備案,聯合發改委推動企業參與需求響應,可調節負荷提升至151萬千瓦,全省最高。
三是推動分布式光伏健康發展。2022年,推動9 家縣公司全部出臺分布式光伏開發管理指導和規范發展文件,明確設備質量、建設施工、并網把關等方面相關要求,并發文明確私自增容等處理辦法。2023年以來,濰坊公司組織市縣一體查漏補缺,推動政府陸續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加強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及并網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等12 項分布式光伏健康發展指導文件,政企協同服務新能源安全發展。
2023年以來,濰坊公司認真貫徹濰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服務地方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為責無旁貸的使命任務,積極踐行央企責任,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服務群眾綠色出行,為美麗濰坊賦能,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挺膺擔當。
濰坊公司致力于提升全社會能效水平,持續開展“供電+能效服務”,為7.8 萬戶高壓客戶推送月度能效賬單和年度用能診斷報告,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為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濰坊公司開展“清風暖陽”新能源服務行動,全力推動新能源并網驗收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主動服務新能源高質量并網。該行動主要包括6 項創新性舉措。(1 )開通服務熱線,落實新能源項目屬地管理要求,履行地調服務責任,提供“一口對外”優質服務和專業問題解答。(2 )用好線上溝通,建立濰坊“清風暖陽”新能源服務微信群,搭建“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新能源項目+供電公司”三方交流平臺,密切跟蹤項目建設進展,深入了解項目困難訴求,及時協調解決并網問題。(3 )提供服務指南,積極參與《220 千伏集中式新能源并網服務指南》《110 千伏及以下集中式新能源并網服務指南》編制,充分發揮《服務指南》的作用,做到服務對象看到指南能夠“清楚明白”“一本通”“不求人”。(4 )透明驗收流程,項目業主擬并網前15 個工作日提交驗收申請,地調至少提前2 天下達驗收通知,通知一并發至“清風暖陽”服務群中。明確現場3 個驗收環節,即場站建設及自查情況匯報、各專業開展驗收、驗收問題現場反饋。(5 )公開驗收資料,嚴把驗收關口,堅持驗收標準,特別是對于容量問題,加強驗收人員力量,每次驗收至少成立3 個容量核查組,重點核查建設容量。驗收當天將驗收問題以書面形式正式反饋場站,驗收結論公開發至“清風暖陽”服務群中。(6 )歡迎外部監督,每次驗收,邀請2 ~3 家近期計劃并網的新能源項目參與驗收,既讓其監督驗收全過程,保證驗收的公平性,又助其了解驗收流程、驗收標準,提前做好驗收準備,通過外部監督做到并網驗收的“公正、透明”。
2021年9月,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四部門制定了《山東省“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推進“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作為“十四五”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村能源工作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加快建成一批光伏小鎮和光伏新村,打造綠色低碳、宜業宜居美麗鄉村山東模式。
濰坊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加強對客戶的有關政策告知、業務咨詢、安全指導工作,進一步強化可開放容量公示,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網服務,引導分布式電源與電網協調有序發展,助力農村用能清潔綠色低碳轉型。
為推進綠色能源發展,濰坊公司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統籌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編制《諸城市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研究報告》,研究光伏典型接網方案。諸城整縣分布式光伏、濱海風光儲一體化分別列入國家發改委、省能源局試點。
鑒于濰坊地區近些年分布式光伏迅速發展,濰坊公司于2021年春節期間歷史首次開展低壓分布式光伏參與電網調峰,編制并啟用4 種調峰方案,最大參與調峰客戶6.37 萬戶、發電出力82.5 萬千瓦,位居全省第二。春節期間電網平穩運行,濰坊公司服務大局精細做法獲省公司表揚,省能監辦全省推廣濰坊公司經驗做法。
2023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陸續出臺多項國家政策文件,要求加快農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山東省專門召開了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工作專題會議,對加大農村充電設施建設力度、釋放新能源汽車需求作出明確安排。
濰坊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和國網公司、省公司安排部署,始終把服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政治任務、民生工程,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全力以赴當好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
根據《濰坊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濰坊年均電動汽車增長率在35%以上,而濰坊縣域經濟十分發達,新能源汽車在縣鄉市場具有比城市更大的普及潛力。
2022年7月,濰坊公司著眼推動全市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服務百姓綠色出行需求,提出開展“樁”點濰坊—充電基礎設施提升行動。計劃通過三年的時間,開展“百樁快充、千樁提升、萬樁互聯”等工作,推動構建起市域和縣域中心城區范圍內“10 分鐘充電圈”。自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新建充電站70 余座、充電樁455 臺,充電網絡布局進一步優化。2023年以來,國家電網充電樁的充換電量累計達2 195.07 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93.73%,超過2022年全年充電量。
2023年7月在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背景下,濰坊公司進一步提出升級開展“樁”點鄉村行動,即通過實行六大行動、18 項具體措施,加快推動實現“鄉鄉有快充站、私人樁需裝盡裝”,合力構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助力釋放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引導促進鄉村“綠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