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供電公司 寧晉兵

想到我和《農電管理》的10年,就想到了歌曲《十年》。
2013年,我被提拔為國網山西省長治供電公司中層干部,到國網山西省壺關縣供電公司任職并分管營銷農電工作。正是因為這樣的“農電管理”的崗位,我結識了《農電管理》,從此我與《農電管理》便結下了不離不棄難舍難分的10年情緣。
2013年以前,參加工作10 多年的我,先后從事縣公司變電運行、安全管理、生產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遺憾的是從來沒有系統了解過農電和營銷管理。因為工作調動和職責分工,讓我有機會整體學習了解縣公司農電營銷管理,但同時也給我提出了挑戰。
面對不熟悉的專業和分工,怎么辦呢?我找來大量的學習資料準備“啃硬骨頭”,就是在這樣尋找資料潛心學習的過程中,我結識了《農電管理》。精美的封面設計、漂亮的彩印排版、豐富的刊物內容、實用的專業指導,讓我在眾多的雜志刊物中選擇了《農電管理》,而且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從那時起到現在,《農電管理》便成了我的案頭書,指導我業務、提升我管理。日常工作中,哪里有疑難雜癥,哪里就有《農電管理》。
近年來,因為電子書的出現,因為工作比較忙,我已經很少看紙質書特別是雜志了,但《農電管理》的出現是個例外,因為她讓我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農電管理》是我近些年來提升和進步的源頭活水,我愿意把這樣的經驗進行分享,所以幾年來堅持不懈開展青年員工“讀書贈書用書”活動,將《農電管理》作為首選刊物。與此同時,我們從《農電管理》中汲取專業提升與管理創新的力量和營養。在《農電管理》的指引下,先后推出了戶表改造“五比五看”工作法和達標臺區創建“五抓”工作法,這2 項管理創新舉措不但獲得了國網長治供電公司的創新創意大賽獎項,而且極大地提升了農電管理水平和營銷指標能力。迎接了國網公司大營銷落地基層實踐檢查指導,為省市公司贏得了榮譽。
與《農電管理》相依相隨的10年,讓我深切地認識到,《農電管理》不僅是農電方面的專業刊物,而且是管理方面的實踐指引。我受益了,我進步了,我發自肺腑地感謝《農電管理》。
自從與《農電管理》相識以來,我一直有個美好的愿望:能夠在《農電管理》上發表1 篇文章,以自己的筆觸和文章擁抱《農電管理》。
2017年3月,我到國網沁源縣供電公司擔任黨支部書記,面對業績指標被動落后和干部員工精神不振的實際,我毅然決然地開展了“解放思想、超越發展”系列活動,大力實施以“強基固本、素質提升、創新驅動、創先爭優”為主要內容的《“四項工程”筑“根”“魂”》黨建創新實踐,1年多的推動實施,該實踐案例入選了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在第二屆全國電力行業基層黨建創新北京論壇上進行了交流發言。我想把這樣的好消息告訴好朋友《農電管理》,試著聯系了雜志編輯部,希望能夠把我們的黨建創新案例在《農電管理》上刊登,讓我感動的是,雜志編輯多次與我聯系,讓我以采訪的形式全面介紹我們的黨建創新實踐,于是便有了2019年總第279 期《農電管理》上關于我們的2 篇文章,令人激動的是我終于以飽含深情的筆觸擁抱了《農電管理》。
和《農電管理》相依相隨的10年,是我堅守“農電”崗位的10年,是我提升“管理”能力的10年,是我博覽文史哲、追逐真善美、感悟天地人的10年。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面向未來,衷心祝愿《農電管理》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