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憲章 劉鳳霞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概括表述,以及時刻保持解決這一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的實踐要求。這一概括和要求,旨在警示全黨站在矛盾特殊性視角,分析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的歷史方位變化,揭示長期執政大黨的特有屬性和獨有矛盾,前瞻預判各種潛在風險挑戰,把大黨治理難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從肩負歷史重任、永葆青春活力、長期執政、打破歷史周期率、防止權力腐化變質等維度分析我們黨的大黨定位,揭示并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對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進行縝密思考、頂層設計、謀篇布局,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化解內在矛盾,以自我凈化克除頑疾,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關鍵詞:執政大黨;“大黨獨有難題”;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23)05-0037-07
作者簡介:鐘憲章(1980—),男,遼寧本溪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執政黨建設理論、黨的制度建設等;劉鳳霞(1965—),女,黑龍江林口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執政黨建設理論。
面對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和長期執政的歷史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這是我們黨首次在重要文獻中作出“大黨獨有難題”的概括表述,并強調要時刻保持解決這一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的實踐要求,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始終秉持的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彰顯了新時代新征程背景下黨嚴于自省自警、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的政治自信和責任擔當。這一概括和要求,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原創性理論貢獻,對于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關于“大黨獨有難題”的概念解析
研究分析“大黨獨有難題”,首先要從概念上理解何謂大黨,把握大黨的獨有屬性和基本特征。從表象層面講,大黨特指體量方面,包括黨員數量多、覆蓋范圍廣、組織結構復雜等基本量化要素。但從深層含義講,大黨蘊含的是一種內在特質,彰顯的是格局之大、理想之大、使命之大、責任之大。兩者的有機統一,構成了大黨的本質屬性和固有特質。所謂“獨有難題”,意指通過對不同類型政黨的比較,揭示大黨固有矛盾的特殊性,是大黨自身建設和發展中需要獨自承擔的使命任務,需要獨自面對解決的難點問題、棘手問題,等等。
站在發展變化的角度分析,“大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范疇??谷諔馉帟r期,毛澤東就曾引用大黨概念,形容我們黨已經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毛澤東從黨組織覆蓋面更廣、黨員數量迅速增長、黨的任務更加艱巨的視角,要求全黨充分認識我們黨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已經走出了狹隘的圈子,變成了全國性的大黨”[1]603,并前瞻性地從大黨獨有特征和問題出發,強調“我們要建設的一個大黨,不是一個‘烏合之眾的黨,而是一個獨立的、有戰斗力的黨”[2],創造性地提出大黨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闡明了“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的目標要求[1]602-603。1945年,在黨的七大預備會上,毛澤東回顧黨的發展壯大歷程,借用《莊子》中的“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即開始的時候很少,快結束的時候巨大,形象地說明中國共產黨由創建時期幾十人的弱小組織到百萬大黨的翻天覆地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也有了新氣象,已經擁有9600多萬黨員、490多萬基層黨組織,領導14億多人口,擔負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組織規模最大、黨員數量最多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立足新的時代特點和歷史方位,我們黨更大了,黨的隊伍更大了,黨的事業更大了,肩負的責任也更大了,人民對黨的要求也更多了、更高了、更嚴了。中國共產黨的“大黨”定位可謂內涵深刻、外延豐富,正所謂“大有大的樣子”,無論黨員數量之多、組織覆蓋面之廣、凝聚號召力之強、國際影響力之大,還是理想信念之堅、政治使命之重、責任擔當之巨,都堪稱舉世無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黨所無法比肩、無可比擬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從更寬泛的“大黨”視野進行前瞻性研究,揭示“大黨”發展的固有優勢和獨有難題,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研究的全新視角,更是功在當代、影響深遠的世界級課題。大黨有大黨的特質和政治、思想、組織優勢,無論是政治吸引力、組織覆蓋面、社會影響力,還是政黨之間力量對比都具有絕對優勢。與此同時,“大也有大的難處”,把這么大的黨建成長期執政、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更不容易,特別是大黨還有自身固有的特殊矛盾、自身無法回避的獨有難題?!按蟆焙汀半y”相伴而生,正所謂“大有大的難處”,宏大中往往存在縫隙和漏洞。雖然“我們黨歷經百年、成就輝煌,黨內黨外、國內國外贊揚聲很多”,但絕不能對自身存在的特殊矛盾和獨有難題掉以輕心,更“不能在一片喝彩聲中迷失自我”,堡壘容易內部攻破,“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從來是自己”[3]。基于此,按照辯證思維和矛盾特殊性原理,從前瞻性視角研究分析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的歷史方位變化,揭示長期執政大黨的特有屬性和運行規律,特別關注預判大黨獨有的矛盾風險挑戰,秉持“愈大愈懼,愈強愈恐”的心態,以自我革命精神把獨有難點展露于陽光之下,化解在萌芽狀態之中,是中國共產黨大黨治理必須清醒認識和堅定破解的時代課題。
理論對矛盾問題的揭示越深刻,就越接近規律性認識,對實踐的推動引領作用就越顯著。聚焦全面從嚴治黨,認真研究長期執政背景下執政黨建設的客觀規律,是習近平“點睛之筆”重點關注解決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新時代執政黨建設實踐出發,針對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提出黨是最高政治力量、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紀律建設為保障、以自我革命破解歷史周期率等一系列原創性理論觀點,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新的時代課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理論體系。在此基礎上,習近平另辟蹊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秉持強烈的問題意識,從前瞻性、獨特性視角思考大黨治理這個我們黨特有的理論實踐課題,明確提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大也有大的難處”[4],進而強調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從提出大黨“大有大的難處”,到強調“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習近平緊扣大黨治理的特殊矛盾和固有難題開題立論,可謂立意深遠、意蘊深刻、哲理深厚,從全新的視角再度把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提升到新境界,為新時代全黨增強戰略自覺、發揮主觀能動、破解獨有難題、化解風險挑戰,構建中國特色的大黨建設理論體系,探索長期執政背景下的大黨治理實踐路徑,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和實踐依據。
二、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大黨獨有難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強烈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質,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優秀品質。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僅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自身發展的特殊矛盾和獨有難題。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縱向和橫向比較”,進行“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歷經百年風雨、長期執政、肩負歷史重任的大黨獨有矛盾和問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增強解決矛盾問題的針對性、務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是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應有的品質,也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大黨獨有難題”是一個涉及廣泛的復合命題,既包括我們黨自身建設和發展中需要獨自面對和解決的固有難題,即揭示矛盾的特殊性問題,也包括各國政黨普遍遇到的“世界性難題”,這種難題與我們的大黨治理實踐內嵌融合,具有了新的獨有特色,增加了特有難度。
1.中國共產黨作為肩負重任的大黨,承擔著持續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世紀難題。中國共產黨在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執政,領導著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擔負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與此同時,當今世界百年未有最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長期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實現偉大事業的艱巨性、涵蓋領域范圍的廣泛性、面臨風險考驗的嚴峻性、化解危險挑戰的緊迫性,都可謂前所未有、世所罕見,是世界其他政黨無法比擬的。推進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是全新探索,實現民族復興更是世紀偉業,黨的理論必須與時俱進,路線方針政策必須接續前行,絕不能在政治性、原則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偉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手筆,破解世紀性難題要有大擔當、大胸懷,這些都是大黨治國理政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必須因應的時代挑戰。新時代新階段要求全黨必須堅持治國與治黨相統一的原則,把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與偉大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把握歷史趨勢、洞察時代之變、順應發展之勢,矢志不渝堅守初心,持之以恒開拓創新,披荊斬棘破發展難題,以新的偉大斗爭化解前進征程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征服新的“婁山關”“臘子口”,清除“攔路虎”“絆腳石”,開辟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2.中國共產黨作為黨員數量最多的大黨,面臨著統一全黨思想認識、從嚴管黨治黨的獨有難題。黨無魂不立,國無魂不存,民無魂不聚。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執政黨,統一思想歷來不易,步調一致更顯艱難。由于黨員規模巨大,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加上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利益多元化調整,致使黨內存在一些思想問題和利益矛盾,某些矛盾涉及黨員、干部多,同其他社會矛盾錯綜交織,協調處理難度很大。特別是隨著黨員數量的劇增,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紀律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也會逐漸積累疊加,稍微放任縱容就會導致一盤散沙,甚至變成言所欲言、為所欲為的“私人俱樂部”。如何正確處理黨員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把數量增長與質量提高、組織擴大與隊伍純潔、發揚民主與統一思想有機結合起來,是大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不可回避的問題。由于黨員數量多、組織規模大、流動范圍廣、覆蓋鏈條長,加之吐故納新難,這些都增加了黨員教育管理監督難度,黨員隊伍管理缺位、監督不到位情況不是個別,紀律松弛、紀律廢弛的現象較為突出。如何把激發黨員隊伍創造活力與嚴格管理監督結合起來,把調動主觀能動性與嚴肅黨規黨紀貫通起來,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破解黨員管理寬松軟現象,是大黨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必須著力解決的難題。
3.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面臨著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密切聯系群眾的實踐難題。黨的先進性是歷史范疇,不可能一勞永逸,正所謂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也不等于永遠先進。早在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教訓時就提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的警示。時間是一場考驗,更是一種磨礪,最忌化鋒芒為鈍器。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我們要居安思危,時刻警惕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會不會變得老態龍鐘、疾病纏身。作為百年大黨,我們黨面對的一個獨有難題就是必須回答好、解決好漫長時間磨礪下如何防止官僚惡習滋長、特權現象滋生,提高政黨公信力,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這個根本性問題。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一旦喪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背離黨的宗旨,就會失去民心、失去政黨公信力。必須承認,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影響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的消極因素并未根除,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群聯系的危險無處不在。歷史悠久,不能丟掉黨群密切聯系的基因;走得再遠,不能喪失依靠群眾的執政根基,始終保持革命和創業時期那種黨群血肉聯系,成功跨越矛盾凸顯期的“塔西佗陷阱”,確保我們黨在漫長征途中永遠不脫離群眾,是大黨治理的永恒課題。
4.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大黨,面臨著提升執政治理能力、打破歷史周期率的執政難題?!吧趹n患,死于安樂”——這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政權興衰存亡的形象寫照。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早在民主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就開始思考執政時間與衰敗危機的共存關系,從“窯洞對”到“進京趕考”,無不體現出對“長期執政”的高度警覺,對重蹈“由盛而衰,由衰而亡”歷史周期率的深度憂思。蘇東劇變再一次警示全黨,如果對黨內存在的風險渾然不覺、掉以輕心,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同樣會重蹈喪失政權的覆轍。我們黨歷經70余載,已經走上長期執政之路,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已經從遠慮變為近憂,成為長期執政大黨不容回避的獨有難題。對此,習近平指出,一個政權建立起來后,要保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長期執政、承平日久,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先進的政黨也可能變得暮氣沉沉,再強大的政權都可能走向窮途末路。正因為如此,我們“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必須謹記“以戒為固,以怠為敗”的警示箴言,破解執政光環下最容易滋生的理想淡漠、宗旨淡化、思想僵化、精神懈怠、驕傲自滿等消極心理,消除長期執政過程中最易產生的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貪圖享受、奢侈腐化等丑惡現象,以永不自滿、絕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5.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改革的黨,面臨著如何強化監督制約、防止權力腐化變質的固有難題。習近平強調,“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權力的監督”,“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內部變質、變色、變味”。權力與腐敗相伴而生,執掌政權就必然要面對權力變質異化的危險。特別是我們黨在缺乏外部競爭和監督壓力的背景下長期執政,“沒有什么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這么大一個黨,處在執政地位、掌控執政資源,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視自身問題的現象,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5]。如何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面前,強化自我監督,增強組織內控力,破解執政黨腐化變質危險,既是“世界性難題,是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更是一個黨長期執政所要破解的獨有難題。應當承認,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的狀況,我們黨堅持正風肅紀、高壓反腐,黨風廉政建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深層次的問題并沒有解決,腐敗活動減少了卻沒有絕跡,不正之風樹倒根存,一旦放松警惕就會反彈回潮、故態復發,甚至愈演愈烈。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執政權力的監督問題,破除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弊端,化解運權缺乏監督、行權缺少制約的制度漏洞,探索走出一條大黨長期執政下的權力監督制約之路。
上述幾個方面的“大黨獨有難題”,實際上是相互聯系、疊加貫通的關系,最終歸結概括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肩負歷史重任、世界超大型的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如何在實現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大格局、大使命”中,續寫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新篇章,探索強教嚴管的大黨治理路徑,跳出執政權力腐敗和異化的制度陷阱,破解“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率,這些都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不可回避的時代課題。
三、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路徑選擇
以清醒和堅定的態度應對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是一項涉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長期執政能力,涵蓋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各個方面的復雜系統工程。必須緊密結合長期執政、肩負歷史重任、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權力異化、破解歷史周期率等大黨定位,堅持問題導向,對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進行縝密思考、頂層設計、謀篇布局,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化解內在矛盾風險,以自我凈化克除獨有頑疾,以自我革新淬煉過硬“特質”,以自我完善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1.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國內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解決大黨肩負歷史重任、化解風險挑戰世紀難題的根本和保證。黨興則國強,黨衰則國弱。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是一次新的偉大長征,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歷多少風霜雪雨、克服多少艱難險阻。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緊扣這個“國之大者”,才能在前進征程上始終堅持政治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才能以昂揚的斗爭精神和無畏勇氣,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作為駕馭全局、統領四方的超大型政黨,中央權威和領導核心至關重要。習近平指出:“黨的歷史、新中國發展的歷史都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治理好我們這個大國,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我們這么大一個黨、一個國家,沒有集中統一,沒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權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1]612在中國共產黨這種大黨組織運行體系中,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是坐鎮中軍帳的“帥”,黨中央必須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只有確立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才能解決統一全黨思想認識、從嚴管黨治黨的獨有難題,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有效發揮執政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功能。實踐證明,維護中央權威,堅持和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黨能夠成為百年大黨、始終堅持長期執政、不斷創造世紀偉業的根本所在。
2.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長期執政的大黨既要政治過硬、思想統一、組織堅強,也要能力過硬、本領高超、政績優良。只有領導水平高超、執政本領高強,才能有效發揮大黨獨有的政治領導優勢、組織動員優勢和執政制度優勢,才能解決長期執政中的獨有難題、經受風險考驗,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是認真總結執政規律,提升內在素質,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永葆百年大黨蓬勃生機的關鍵所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把一切為了人民作為能力提升的根本,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破解長期執政的政黨公信力難題,保持“趕考”路上的清醒和堅定,以為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從“解決獨有難題”的視角,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敏銳是最有效的清醒。只有從政治站位的高度,主動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才能爭奪先機、化危為機,變挑戰為動力。提高政治判斷力,就是要始終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度全面審視自身獨有難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揭示矛盾和問題,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提高政治領悟力,就是要不斷提高理論認知水平,注重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揭示規律,善于察覺那些起于青萍之末的問題,找到化解矛盾和問題的鑰匙。提高政治執行力,就是要增強辨別政治是非、駕馭政治局面的能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直面矛盾問題,絕不掩飾缺點、不回避矛盾,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不斷實現大黨的自我揚棄、自我超越。
3.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政治建設是關系大黨政治路線、政治原則的根本性建設,直接決定大黨建設方向和效果。從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角度看,加強政治建設,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應當看到,目前黨內存在的諸多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黨內政治意識不強、政治忠誠淡化的外化表現。加強政治建設,就是要突出問題導向,注重“靶向治療”,聚焦長期執政大黨政治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特別是針對黨員數量眾多,教育管理難度加大而出現的黨員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立場不穩、政治忠誠不足、政治行為不端等傾向性問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強弱項補短板,有針對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務求實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有效解決各種政治上的痼疾頑癥,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
黨的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處于統領地位,黨的其他建設都要圍繞黨的政治建設來進行,都要服從、服務于黨的政治建設,都要體現和反映黨的政治建設的目標要求。必須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把政治標準和政治原則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以及反腐敗斗爭始終,找準融合度和結合點,構建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和軸心的大黨治理新格局,以政治上的加強引領帶動黨的建設質量的全面提高。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既要堅持重點突破,也要重視整合難點、多管齊下、整體推進。必須將辯證思維、系統觀念貫穿黨的建設全過程,整體運籌、系統推進,把增強政治功能和提升組織力、凝聚力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從嚴的主基調,從夯實思想之基、嚴密組織體系、弘揚優良作風、嚴肅紀律保障、強化制度約束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教育高效、管理有序、監督嚴密的管黨治黨體系,引領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4.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執政黨自我凈化能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和最大的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志,也是我們黨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致勝法寶。先進政黨需要在自我革命中錘煉和鍛造。我們黨因革命而立、為革命而興、在革命中成長壯大,除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全局、謀長遠,才能從黨的性質和宗旨出發,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認真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回避矛盾、不文過飾非,敢于正視自身固有的問題,揭示本身獨有的難題。實踐證明,只有不為私欲拖累、不被矛盾困擾的政黨,才能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以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才能成為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政黨。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敢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自我革命精神中最寶貴的要素。諱疾忌醫是自我革命的天敵。任何政黨都不可能沒有矛盾和問題,關鍵在于對待矛盾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勇氣?;仡櫸覀凕h走過的百年歷程,之所以能夠歷經風霜雪雨、戰勝艱難險阻、化解風險挑戰,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以自我革命精神鍛造和錘煉自己。我們黨不是沒有缺點、沒有犯過錯誤,而是總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因為我們深知,“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6]。進入新時代,明確提出“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要求,表明我們黨面臨的任務越繁重,風險考驗越大,越要自覺砥礪自我革命意志,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提高自我革命能力,擦亮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真正做到“以補過為心,以求過為急,以能改其過為善,以得聞其過為明”。只有以求真務實和刀刃向內的態度,提高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敢于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構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堅持不懈地同自身存在的頑瘴痼疾作堅決斗爭,才能有效遏制消極心理、杜絕丑惡現象,不斷提高執政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排毒殺菌的政治免疫力。
5.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須把清除腐敗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打贏反腐攻堅戰持久戰。腐敗猶如黨和國家肌體上的毒瘤,如不及時嚴加懲治,必會擴散蔓延全身而使肌體壞死。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更是如此。寬容和放縱腐敗,就會失掉黨心民心,就會亡黨亡國。從這個意義上講,反腐敗是一場鞏固長期執政地位、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清除大黨自身毒瘤、消除執政權力運行隱患的殊死較量,是一場輸不起也絕不能輸的政治斗爭,必須始終秉持嚴的基調,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腐敗與反腐敗,事關執政權力的質變與異化,與長期執政息息相關,必須高度警覺、決戰決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強勢肅紀、高壓反腐,持續強化“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環境氛圍,經過激烈博弈和較量,反腐敗斗爭迎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取得振奮人心的壓倒性勝利。然而,目前取得的壓倒性勝利只能說是新時代反腐敗斗爭的序曲,還有更加復雜艱巨的任務亟待完成。強化執政權力監督制約,遏制權力腐敗質變是大黨執政中縱貫始終的棘手難題,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警覺,堅持宏觀思考、總體規劃,不斷完善系統完備、運行有效、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大黨權力運行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態度,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鏟除侵蝕黨的肌體的病瘤,清除隱含在血液中的毒素,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永葆執政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
[3]習近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不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J].求是,2020(15).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8.
[5]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27-328.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
【責任編輯:張亞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