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全球石油巨頭開始制定氫戰略。雖然目前煉油等重工業在超輕可燃氣體領域市場份額較高,但區域或全球貿易狀況和范圍仍不確定。石油巨頭為與企業和國家合作開發氫簽署了大量協議,但基本沒有設定具體目標,也沒有將氫產量與生物燃料或合成燃料相聯系。目前氫發展的實際投資很少,但美國、歐盟和英國最近的激勵措施可能有助于推動一些項目。BP是唯一設定了具體目標的大型公司,目標是以當前180萬噸的項目產能生產50~70萬噸/年的氫氣,但2023年BP的氫能投資僅為1億美元。殼牌的200兆瓦荷蘭氫1號電解槽,是目前由西方石油巨頭建造的最大綠色電解槽;千兆瓦級的項目計劃仍處于規劃階段。雪佛龍在氫能方面的發展最不明確,目前還沒有具體項目。大型公司關注潛在收益,希望從項目中獲得至少10%的回報。
殼牌和BP等歐洲石油巨頭正逐漸向對綠電價值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推介綠氫,將其作為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回報的一種方式。短期內在現有煉廠附近開發風能和太陽能脫碳,未來通過將高質量但面臨發展困境的可再生資源貨幣化,使綠氫在毛里塔尼亞、納米比亞、澳大利亞和阿曼等國家有更大發展。道達爾能源計劃從其歐洲煉油業務中淘汰50多萬噸灰氫,并用綠氫取代用于工藝加熱的天然氣,可實現更少排放和更多收入。BP計劃首先將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中心生產的26吉瓦可再生電力和綠氫向當地大型采礦業銷售,再開發潛在的亞洲出口市場。
五家石油巨頭也在推進藍氫裝置計劃,將使用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藍氫項目主要集中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英國和歐洲,這些地區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提高了藍氫經濟性,目前比綠色項目發展更好。埃克森美孚簽署了一份前端工程和設計合同,將在其位于得克薩斯州Baytown的下游綜合裝置建設10億立方英尺/日的藍氫項目。埃克森美孚的低碳主管Dan Amman表示,利用現有Baytown工廠,在公用基礎設施、蒸汽集成、人員配備以及約占工廠一半產量的內部需求方面具有巨大優勢,降低了供應成本。BP和殼牌公司在英國的藍氫項目有資格獲得200億英鎊(254億美元)CCS支持計劃的補貼。
目前氫能發展目標不明朗,其中一個原因是脫碳氫氣的主要最終用途尚不明確。所有公司都首先瞄準現有工業需求,早期投資主要在歐洲等地的重型運輸,或者對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區域管道投資;更大目標是讓氫氣成為與LNG相似的全球商品。但多數公司表示,2030年后才能實現出口驅動氫氣項目。BP表示,煉廠和燃料船可能最先發展氫氣。道達爾能源和Adani New Industries公司在印度的第一筆投資,重點是將2吉瓦電解槽中的綠氫轉化為130萬噸尿素,用于國內肥料市場。埃克森美孚計劃從Baytown出口氨,但100萬噸產量中的大部分將自留使用。殼牌表示,在氫氣和CCS方面,將首先投資于自有資產脫碳,再幫助客戶脫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