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我國安防產業的轉型升級也進一步加快,自主創新愈發活躍,一批軟硬件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正加快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
提到安全,繞不開的話題便是安防行業。通過防范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防行業存在的基本內涵。
安防行業既是一項公共安全業務,又是一項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經濟事業。它們的發展和進步,既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近年來,基于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的快速進步、公共安全的切實需求以及公安信息化持續建設等多重有利因素,我國安防行業迎來了新時代新機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安防的應用領域、產品規模、廠家數量都呈爆炸式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540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756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8%,2022年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景氣行業之一。
安防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行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具有產品種類繁多、技術復雜度高、研發周期長、市場競爭激烈等特點,對企業的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和資金實力要求較高。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我國安防產業的轉型升級也進一步加快,自主創新愈發活躍,一批軟硬件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正加快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從零到萬億
我國安防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欤母镩_放的40多年,成功實現了引進、模仿、創新、再走出去的跨越式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于中國安防行業而言,是一場脫胎換骨式的蛻變。
安防的主要手段是人防、物防、技防3種。1979年以前,我國的安防主要以人防為主,技防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空白。
1959年,由于當時沒有安防設備,故宮博物院發生了一起失竊事件,為此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研制出了我國第一套聲音報警系統,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晶體管監聽報警設備,通過聲音來判斷突發事件的狀況。這套設備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套作為民用產品來使用的安防設備,并于1962年在故宮博物院國寶保護中首次發揮了作用。
這次創新成為我國安防史上的最初萌芽,直至1979年,隨著公安部下發《關于使用現代科學技術預防刑事犯罪的試行規定》,安防作為一個專業領域才正式誕生。不過在此后的近10年里,國內安防企業只是以國外產品在國內的代理商形式出現,國內安防市場基本被國外安防產品所壟斷。同時,安防產品在當時的應用面極為狹窄,只限于政府部門、金融部門和一些大型工程等重點單位,但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安防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一系列安防技術標準的出臺,國內安防企業進入了代理和研發并重的時期。至1995年,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國內安防企業開始準備或者已經從技術上開發屬于自己的產品,本土生產的安防產品大約占到同一時期國內安防市場總銷量的20%。此時,產品應用擴展到一些重要行業,除了政府和金融部門外,應用范圍還包括博物館、郵政、軍事等行業。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代理商的利潤越來越少,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內安防企業認識到:要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和品牌。于是,很多企業開始轉變思路,生產屬于自己的產品和打造自主品牌,一部分代理商消失了,而另一些則成功轉型為生產制造商。自此,中國安防市場由以代理商為主導,轉變為以生產制造商為主導。
從黑白發展到彩色,從普通攝像機發展到彩色黑白轉換攝像機,從模擬攝像機到數字攝像機再到網絡攝像機……從開始引進到研制出自己的生產技術,這其中凝聚了無數中國安防人的心血。
進入21世紀后,安防應用范圍擴展到了社會層面,基本實現民用化,超市、工廠、礦山、企業、各類場館、公安等眾多行業開始普遍應用,并由單個設備向集成化、網絡化過渡,集成化和智能化成為明顯趨勢。
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車牌識別、事故分析、智能化監控等技術的應用,迫切需求數字化、網絡化、高清化、集成化的監控技術。于是,以網絡遠程傳輸、海量信息存儲、生物特征識別、視頻智能分析等為主的安防產品不斷涌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安全。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深化平安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公共安全,必須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入手,推進思路理念、方法手段、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要提高公共安全體系精細化水平,每一個環節都要深入考慮和謀劃;要構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網絡,實現人員素質、設施保障、技術應用的整體協調。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公共安全作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置于國家發展戰略的全局高度予以部署。安防行業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2013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安防行業發展指導性文件;2014年,國家多個部委出臺有關政策文件,利好安防行業;2016年,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法律;2017年,公安部啟動視頻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建設;2018年,安防產品強制性認證目錄調整……
同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公安大數據戰略、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為安防行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中安網《2020年中國安防行業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安防行業總產值為8510億元(其中安防產品總產值約為2600億元),根據2020年我國智能安防滲透率為6%測算,2020年我國智能安防市場規模約為511億元,2013年-2020年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26%,預計至2026年,智能安防市場規模有望達2045億元。
安防屬于應用領域比較廣泛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尤其是近兩年來,隨著智能視覺與物聯網應用、立體化感知與風險預警、5G通信、人工智能感知技術、機器學習、物聯網、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多功能智能化裝備等關鍵技術,以及高通量安檢技術、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的發展有了質的突破,安防行業也快速拓展深化安防新場景的應用,產生了不少市場應用新模式、新業態。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模仿國外產品到引領全球技術,如今,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安防行業已進入成熟期,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日益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高新產業,行業總產值也由1978年的基本為零到2022年的超萬億元規模,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產業。
守護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秉h的二十大報告對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戰略部署。
2023年3月1日,公安部網站披露的消息顯示,全國已建成的智能安防小區近30萬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示范城市”創建活動也取得優異成績,社會治安環境明顯改善。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城市安防已從過去簡單的安全防護系統向城市綜合化體系演變,城市的安防項目涵蓋眾多領域,如街道社區、樓宇建筑、銀行郵局、道路監控、機動車輛、警務人員、移動物體、船只、機場、碼頭、水電氣廠、橋梁大壩、河道、地鐵等。其兼顧了整體城市管理系統、環保監測系統、交通管理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應用的綜合體系。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每個地方的發展都離不開對安防的需求,安防行業也因此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萬物互聯”的理念融入各行各業,不少智能安防產品與服務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效保障了我們的安全。
在北京,眾多高科技智能裝備在海關通關、監管等工作中大顯神通,守護著國門安全,也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一個僅50克重的智能眼鏡,既能報警又能對話,還能對機場海關執法過程全程錄像留存;智能巡檢機器人一次可以檢測上百種成分,毒品檢測靈敏度可以達到納克級;“藝術品唯一性識別”設備非介入式精準掃描,保證藝術品“原進原出”……
對于老人、小孩來說,不管是居家還是出行,難免會面臨一些突發狀況,如果身邊無人陪同,或者獨自在家,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浙江省杭州市,獨居的周奶奶安裝了一臺紅外感應報警設備,可隨時監測老人的活動和健康情況。這臺紅外感應器可120度角感應人體特征,如果超過16個小時感受不到就會自動報警。后臺的24小時監測中心接收到報警信息后,會第一時間聯系老人或老人家屬,如果聯系不到會立即派最近的護理員上門查看。
年過九旬的張奶奶家,在抽水馬桶水管及廚房水管上安裝了一個流水傳感器,可通過監測用水情況來判斷老人的生活情況。如果6個小時沒有發現用水情況,該傳感器就會發射信號,城市大腦數智駕駛艙就會接到信息,助老員會立即上門了解老人情況。
這些安防系統在更好地尊重了老人隱私的基礎上也能實時感知老人狀態,讓老人的生活更安全、更安心。
不僅如此,安防還在國家大型項目中大顯身手。例如,在港珠澳大橋讓世界為之矚目的背后,有諸多安防企業的助力:在車輛通行方面,??低曋ㄔO珠海公路口岸的“一站式”車輛通關監管核放系統;華為為珠??诎度鎸崿F港珠澳通關“一站式”監管核放模式提供技術支持,并建設相應的“一站式”系統;宇視科技部署視頻系統保障大橋車輛安全通行;云天勵飛針對司機的檢測提供定制解決方案。在智慧停車方面,捷順停車場智能管理系統助力來往車輛實現秒速通行;科拓智慧停車場解決方案打造了澳門邊檢大樓東、西兩個停車場。在網絡通信方面,和源通信向承建方提供了配合查驗放行、車庫管理的完整專網通信解決方案;新華三打造了連接港珠澳三地的智能數字化平臺。除此之外,銀江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珠??诎毒C合安防系統工程項目;科華恒盛股份部署186套工頻、高頻不間斷電源系統;同方威視提供與大橋配套的“智能化”旅檢整體解決方案;泛海三江自主研發的氣體滅火控制系統得到全面應用……
在中國商飛,利用大數據搭建的飛機剎車控制閥診斷模型,可以有效尋找剎車控制閥故障邏輯,幫助航線維修人員迅速判斷故障位置,甚至提前24天預判出某航司的飛機故障……
在智慧社區,車輛道閘自動啟閉,小區進出人臉識別、防高空拋物監控、全真三維定位小區網格一鍵管理……
技術本身是冰冷的,但加上人文關懷后就會變得有溫度。科技的發展給安防行業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某一種技術的影響,更是驅動了安防行業的信息化轉變。科技的發展,給安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量,開啟了整個安防行業的信息化革命,喚醒了更多、更具體的行業需求。
如今,信息化的需求正在不斷被釋放,安防行業已經普及到各個領域當中,越來越智能化的安防產品也開始不斷在市場上涌現,正在不斷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