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幻棠

▲ 2014 年,在巴巴金100 周年誕辰時,俄羅斯專門為他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
作為頂尖科技人才,絕大部分的航天總設計師都有令人羨慕的學歷,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大學畢業生,很多人是博士。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比如蘇聯月球號探測器的總設計師奧爾基·尼科拉也維奇·巴巴金。若論學歷,他只是中學畢業,但按貢獻,航天界他必占一席之地。
巴巴金1914 年出生在莫斯科,早年生活比較困苦。在他3 歲的時候,親生父親就去世了。之后,他的母親改嫁,繼父是一名教師。雖然一家4口人勉強維持生計,但讀書氛圍還是濃厚的。
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中學畢業后,巴巴金選擇了找工作而沒有繼續讀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一個無線電裝配培訓班,盡管只有短短的6 個月,但是通過培訓,巴巴金學到了很多關于無線電的知識,并成為一名無線電愛好者。很快,他就靠著學到的知識成功組裝了一臺電視機。
由于表現出色,培訓結束后,巴巴金作為優秀學員被分配到電話服務局負責技術工作。在這里,巴巴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天分。他一邊自學,如饑似渴地補充大量知識,一邊懷著對無線電的熱情,動手進行實踐。這一階段,巴巴金成功研制了無線電接收機和廣播設備。這些實用的設備在蘇聯紅場的閱兵儀式上和群眾大會上都大放異彩。
漸漸地,巴巴金成為了年輕的無線電專家。
1937 年,23 歲的巴巴金迎來了人生中又一次轉折。這一年,因為在無線電領域的出色表現,他被招進了蘇聯國家科學院。
進入科學院后,巴巴金給自己制定了更為遠大的目標。他比以前更勤奮、更好學。僅僅5 年時間,巴巴金就從一名技術員成為了主任研究員。他的刻苦努力和聰明才智再一次獲得了同行的認可。

▲ 月球16 號探測器采樣示意圖

▲ 1966 年,蘇聯發射的月球9 號探測器,終于首次在月面上實現軟著陸

▲ 月球9 號拍攝的月面照片
29 歲時,巴巴金進入蘇聯機械工業部自動化研究所,開始進行雷達定位技術研究。在這里,他又一次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并最終成為首席設計師。
1949 年后,巴巴金開始接觸導彈制導系統,工作地點也轉入了蘇聯著名的88 號工廠。在導彈制導系統的研究中,他的能力給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的研究人員就是一塊金磚,哪里急需哪里搬。1952 年,由于工作需要,巴巴金又被調入拉沃契金設計局,進行“暴風雨”和B-300 防空導彈系統的研制工作。
1965 年,蘇聯研制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失敗,科羅廖夫選擇退出以躲避輿論的鋒芒。這種情況下,巴巴金被推選為月球站和行星站的總設計師。巴巴金不負眾望,率領研究人員日夜奮戰,只用幾個月的時間便提出了探測器的新設想。
在擔任總設計師6 年時間里,他帶領研究人員成功研制了10 多個飛往月球、金星和火星的探測器。而這些探測器,大部分都創造了世界第一的紀錄。
從只有中學學歷到最后成為蘇聯國家航天領域挑大梁的人物,巴巴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同時他也獲得了諸多獎項,比如列寧獎金、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獎章等。可巴巴金從不居功自傲,他為人謙虛和藹,和每個研究人員都亦師亦友。他總能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出集體的力量。這或許是巴巴金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月球9 號著陸器
1971 年,巴巴金因病離世。2014 年11 月,在巴巴金誕辰100 周年時,為了紀念這位航天總師,俄羅斯專門為他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