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地外建造學術研討會于4 月8 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順利舉辦。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丁烈云作題為《月球基地建造研究》的報告,介紹了月球基地建造方案的研究現狀、制約問題和相關進展。此外,周建平、于登云等相關領域專家分別就載人月球探測發展、月面建造技術、地外空間基礎設施布局與規劃等進行有關報告。
近日,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試驗裝置順利完成在軌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實現該技術在軌驗證。斯特林熱電轉換是空間新能源的關鍵技術之一,可將熱能高效轉化為電能,減少對傳統太陽能的依賴,在未來載人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中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3 月30 日和4 月15 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分別進行第三次、第四次出艙活動。在地面人員和艙內航天員鄧清明密切配合下,出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圓滿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3 月23 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主辦的第三屆創新創意大賽開幕。大賽上展示了一套回收系統,采用大型翼傘,可對火箭助推器與整流罩等分離體進行落區控制和回收。該系統每年有望節約10 多億元發射成本,技術已進入試驗驗證階段尾聲,具備4 噸級助推器回收能力。
從2021 年到2028 年,我國將研制9 型泵壓式液體火箭發動機,支撐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天地往返重復使用運輸系統等任務實施。今年4 月2 日,85 噸級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助推天龍二號火箭首飛成功,成為“八年九機”中首款成功投入工程應用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