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佳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一定的進展性。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出明顯的增高趨勢,其致死率與腦血管病及癌癥相當[1]。冠心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使心肌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性損傷。研究指出,血脂異常會直接改變動脈內膜的生理特性,進而可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2]。密切監測血脂水平并及時糾正其異常變化,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的穩定,這對冠心病患者的轉歸有正向效果[3]。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是評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指標。本文探討了曲美他嗪聯合依折麥布治療老年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血脂水平、頸動脈IMT 的影響,以期為臨床上治療冠心病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52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4]中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2)年齡≥60 歲;(3)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4)知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出現心力衰竭、房顫等嚴重并發癥;(2)存在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3)近3 個月內有調脂類藥物服用史;(4)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正常交流困難。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76)和觀察組(n=76)。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49:27,年齡60 ~78 歲,平均(73.34±5.62)歲;病程1 ~6 年,平均(4.48±0.97)年;既往病史:高血壓32 例,血脂異常27 例,糖尿病24 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51:25,年齡60 ~80 歲,平均(74.58±5.71)歲;病程0.5 ~7 年,平均(4.60±0.85)年;既往病史:高血壓33 例,血脂異常30 例,糖尿病26 例。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可行性較高。
兩組患者均給予硝酸酯類等擴張冠狀動脈藥物及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進行常規對癥治療,同時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127;規格:10 mg×10 s),初始劑量為10 mg/次,1 次/d。治療4 周后對患者的血脂水平進行檢測,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于2.0 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于1.0 mmol/L,則將阿托伐他汀鈣片的劑量增至40 mg/d,治療后若總膽固醇(TC)低于3.0 mmol/L,則將阿托伐他汀鈣片的劑量降至5 mg/d。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鹽酸曲美他嗪片(生產廠家:北京福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167;規格:20 mg×30 s)治療,口服,1 片/次,3 次/d,隨三餐服用。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聯合依折麥布﹝生產廠家:Schering-Plough(SINGAPORE)PTE LTD(新加坡);批準文號: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181;規格:10 mg×5 s﹞治療,口服,10 mg/次,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 個月。
(1)治療3 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以《內科學》中的相關內容作為臨床療效的評價標準:顯效:經治療患者胸悶、心率增快、心絞痛等癥狀基本消失,心絞痛發作頻率顯著減少;有效:經治療患者胸悶、心率增快、心絞痛等癥狀有所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有所減少;無效:經治療患者胸悶、心率增快、心絞痛等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心絞痛發作次數無變化或增加。將顯效和有效納入總有效中計算總有效率。(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生化分析儀測定血脂水平,血脂指標包括TC、LDL-C、HDL-C 及甘油三酯(TG)。(3)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采用頸動脈超聲對兩組患者的頸動脈IMT 進行測定,IMT 為1.0 ~1.3 mm 表示頸動脈內膜增厚,IMT >1.3 mm 表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使用EXCEL 軟件錄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χ2 檢驗,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1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63%(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例(%)]
治療前,兩組的血脂水平及頸動脈IMT 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3 個月后,兩組的LDL-C、TG、TC 水平及頸動脈IMT 均呈下降趨勢,HDL-C 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且觀察組的LDL-C、TG、TC 水平及頸動脈IMT 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HDL-C 水平較對照組上升更為明顯(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頸動脈IMT(± s)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頸動脈IMT(± s)
指標 觀察組(n=76)對照組(n=76)t 值 P 值HDL-C(mmol/L)治療前 0.92±0.13 0.87±0.22 1.706 0.090治療3 個月后 1.34±0.24 1.20±0.19 3.987 0.001 LDL-C(mmol/L)治療前 3.65±0.41 3.71±0.45 0.859 0.392治療3 個月后 2.58±0.29 2.82±0.36 4.526 0.001 TG(mmol/L)治療前 2.27±0.31 2.31±0.26 0.862 0.390治療3 個月后 1.40±0.11 1.54±0.15 6.561 0.001 TC(mmol/L)治療前 5.86±1.03 5.69±1.07 0.998 0.320治療3 個月后 3.97±0.32 4.45±0.43 7.807 0.001頸動脈IMT(mm)治療前 1.75±0.36 1.68±0.33 1.250 0.213治療3 個月后 1.16±0.19 1.37±0.24 5.981 0.001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誘發本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是血脂異常。血脂水平過高會導致機體出現炎癥反應,增加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躍度,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進而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因此,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關鍵在于改善血脂水平[5]。曲美他嗪對脂肪酸β 氧化路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升心肌效率、維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進而可有效緩解心絞痛癥狀。依折麥布在小腸膽固醇向蛋白的轉運過程中發揮了良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時可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并能起到增強其他藥物療效的作用,對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出現均有正向影響。依折麥布可加快LDL-C 的代謝速度,并使TC、TG、LDL-C 的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圍,最終起到改善血脂、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6]。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可通過測量頸動脈IMT 直觀地反映出來,同時頸動脈IMT 對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有極高的預測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1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63%(P<0.05)。治療3 個月后,兩組的LDL-C、TG、TC 水平及頸動脈IMT 均呈下降趨勢,HDL-C 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且觀察組的LDL-C、TG、TC 水平及頸動脈IMT 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HDL-C 水平較對照組上升更為明顯(P<0.05)。說明曲美他嗪聯合依折麥布治療老年冠心病優勢明顯。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應用曲美他嗪聯合依折麥布治療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改善血脂水平及頸動脈IMT,患者獲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