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娜 王俊杰 曾鵬
摘要: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電能轉換、分配和傳輸的關鍵作用,然而由于其復雜的設備和高壓電力的存在,變電站也存在一定的火災和救援風險。為了有效應對變電站火災和緊急情況,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設備財產的完整性,需要進行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研究工作。本文將系統研究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旨在為變電站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指導,提高變電站火災事故應對能力和救援效率,確保電力系統可靠運行和人員安全。
關鍵詞: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救援措施
引言
本文旨在探討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方案。通過詳細分析變電站防火安全的意義和原則,結合相關法規和標準,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包括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設立消防安全設施等指導措施,同時研究了消防救援隊伍的組織與培訓,確保能夠迅速、有序進行滅火和救援工作,本研究對于提高變電站火災應對能力和減少人員傷亡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意義
(一)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的意義在于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起著極為重要作用的設施,負責將輸送來的高壓電能進行變壓、調壓、分配和隔離,使得電力能夠安全、穩定供應給各個用戶。然而,由于變電站內部存在大量的電氣設備和高壓電源,一旦發生火災或其他突發情況,將直接影響到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顯得尤為重要[1]。
變電站通常有大量工作人員進行運維、檢修和管理等工作,一旦發生火災,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滅火措施,火勢將會迅速蔓延,可能導致重要設備的損毀,進而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通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控制火勢,并采取有效的滅火手段,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設備損壞,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供電能力。此外,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還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電力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任何對電力系統的破壞都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加強變電站的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避免因火災等意外事件引發的電力中斷,從而維護社會的經濟、生活秩序。
(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的意義在于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變電站通常有許多工作人員進行運維和管理,一旦發生火災,應急處理和救援措施的及時啟動可以迅速疏散人員,并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從而保護他們免受傷害。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可以減少財產損失,變電站內設備價值巨大,火災等意外事件可能導致設備的嚴重損壞甚至報廢,造成財產損失。通過及時的滅火和救援措施,可以最大程度控制和撲滅火災,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還可以避免火災蔓延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火災一旦發生,如果無法被迅速控制,可能引發爆炸、暴露于有害氣體和毒煙中等風險,對周圍居民和環境造成威脅。采取有效的應急處理和救援措施,能夠有效控制火勢,避免火災蔓延,從而保護周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通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和采取有效的滅火和救援措施,可以保障變電站內工作人員和周圍居民的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并防止安全風險進一步擴大,是確保電力系統和社會穩定運行的重要舉措。
二、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原則
(一)以人為本與快速響應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指在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過程中,始終把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根據變電站的特點和消防實踐經驗,應制定詳細的災害風險評估方案,為變電站全體人員提供必要的消防培訓與教育,提高其對火災危害的認識和應變能力。在災害發生時,應迅速有序疏散人員,并提供適當的防護裝備和人道援助,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身體損害。
快速響應原則是指在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過程中,火災發生后必須迅速采取行動,并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及時掌握火勢發展趨勢,建立完善的報警體系和信息反饋機制,使變電站管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獲得火災報警信息,迅速判斷火源位置和規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迅速有力的滅火措施,調動必要的救援力量和設備,以最短時間、最高效率撲滅火災,減少火災對電力系統和周邊環境的影響。
通過以人為本和快速響應原則,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能夠更好保護人員安全和設備完整性,維護社會穩定。這些原則的實施可以提高變電站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應變能力和救援效率,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做出應對,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提高公眾對電力系統的信任和滿意度[2]。
(二)統一指揮與協同作戰原則
統一指揮原則意味著在應急處理和救援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指揮機構和指揮人員,該指揮機構應由專業的消防指揮部門負責,并與相關部門、單位建立緊密的聯系和協作機制。統一指揮能夠使應急響應各方之間的溝通更加高效,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和決策的準確執行,避免信息丟失和指令不統一的問題,從而提高應急處理和救援的效果。
協同作戰原則強調不同部門、單位之間的密切配合和協同合作。變電站周圍的安全環境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單位,如消防、供電、安監等,他們需要共同參與應急處理和救援工作。協同作戰原則要求各單位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協作機制,共享信息、資源和力量。通過互相支持、合作配合,實施統一的行動計劃和預案,可以更好協同應對突發事件,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中的統一指揮與協同作戰原則是確保應急響應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的基本原則。通過統一指揮機構的設立,實施統一的指揮決策和行動計劃,同時加強不同部門、單位之間的協同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應急處理和救援效果,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
(一)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必須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這樣的管理制度能夠提供一系列規范、流程和措施,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保變電站內外消防系統的運行和人員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在變電站內,應設立專門的消防安全管理機構或責任部門,明確各個崗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并建立相應的工作流程和溝通機制,所有員工都應接受消防知識培訓,了解消防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應急處理程序,以便在危急時刻能夠迅速反應并采取正確的措施。
變電站作為重要的電力設施,必須配備先進、可靠的消防設備,如滅火器、消防水系統、煙霧探測器等,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和試驗,確保其正常工作和可靠性。同時,建立定期檢查消防設備的制度,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應建立消防演練和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包括逃生演練、反應迅速滅火演練和應對各類火災事故的處置演練。通過這些演練,可以提高員工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處理火災的技能,增強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協作能力。應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監測和巡查機制,通過建立消防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對變電站內外的消防設備、電源線路等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建立消防安全監測系統,通過監測設備、環境參數等,及時獲取變電站的安全信息,在發現異常或問題時能夠及時預警和處理[3]。
(二)設立消防安全設施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中,設立消防安全設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消防安全設施的合理設置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火災事故,保障變電站及周邊區域的安全。變電站應設立消防設備,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水源、室內消防栓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夠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并發出報警信號,為火災撲滅提供及時參考。在變電站旁邊或周邊應設置消防水源,確保在火災發生時有足夠的滅火水源供應,室內消防栓的設置可以方便應急人員進行滅火救援工作。
變電站應設立消防通道及逃生通道。消防通道是指為消防車輛進入站點進行滅火救援而設置的道路,消防通道應保持暢通,標志清晰,以便消防車輛能夠順利進入變電站進行滅火救援。逃生通道是指為人員疏散逃生而設立的通道,通常設置在人員密集區域,如變電站主控樓、變電站室內等,逃生通道應滿足安全規范,保持通暢,以確保人員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安全逃離現場。另外,變電站應設立消防器材和消防器具存放點,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消防服裝、呼吸器等,這些消防器材和器具的設置可以提供給應急人員在滅火救援過程中使用,保障他們的安全。
(三)加強消防培訓和演練
為了確保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有效實施,加強消防培訓和演練至關重要。通過培訓和演練,可以提高相關人員的火災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火災發生時的快速響應和有效救援提供有力支持。變電站應建立完善的消防培訓制度,明確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培訓內容應包括消防安全知識、火災預防措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內容,培訓對象主要包括變電站工作人員、消防隊員以及與變電站相關的其他人員,培訓可以通過組織內部培訓、請消防專家進行培訓講座或參加外部培訓等方式進行。變電站應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模擬真實火災情況,讓參與演練的人員熟悉并掌握應急處理流程和技能,演練應包括火災報警、緊急疏散、火災撲滅等環節,每個環節的操作步驟和配合應得到精確的演練和訓練[4]。
(四)利用現代技術提高應急處理效率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效率可以通過利用現代技術得到提高。現代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變電站在火災事故發生時更快、更準確做出應急響應,并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從而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利用智能化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變電站的各項參數,如溫度、壓力、電流等,以便及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一旦發現火災隱患,系統將立即報警并通知值班人員,使其能夠快速采取措施進行應急處理。利用無人機技術可以快速獲取并傳輸變電站火災現場的圖像和視頻信息。無人機可以迅速飛行到火災現場,為應急人員提供實時的火勢擴展情況和受困人員分布情況,幫助指導和調度救援工作。無人機還可以通過熱成像技術檢測火源位置和煙霧擴散情況,為滅火救援提供有力支持。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變電站內各設備的互聯互通,通過將消防設備與監控系統、報警系統等相連接,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火災報警、緊急停電和滅火裝置啟動,系統會自動觸發相應的應急措施,同時將情況快速通知相關人員,提高了反應速度和準確性。
(五)建立多部門協同救援機制
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成功實施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和協同配合。消防部門負責火災撲滅和救援工作,同時需要與電力部門合作確保供電截斷;醫療救護部門負責傷員的緊急救治;相關行政部門負責指揮協調和信息發布等。各部門應明確職責邊界,形成高效的工作合力。對于突發情況,時間就是生命,各部門應建立緊急呼叫和快速出動機制,確保能夠迅速到達現場并展開救援工作。此外,需要進行跨部門的聯合演練和培訓,定期組織多部門的聯合演練,模擬火災等突發情況,提升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能力和緊急處理能力。通過培訓,加強各部門人員的火災應急知識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救援水平。還可以進行定期會商和交流,共同制定相關預案,明確責任和協作機制。同時,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確保及時傳遞重要信息,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5]。
結語
通過對變電站消防應急處理及救援措施的研究,得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方案,這些方案包括了火災報警、人員疏散、設備操作等各個環節的具體指導措施,同時也強調了消防救援隊伍的組織和培訓,以確保他們能夠高效進行火災撲滅和人員救援。這些研究成果對提高變電站的火災應對能力和保障人員安全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期望能夠為變電站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參考,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宋坤.基于Unity 3D的變電站消防安全作業環境虛擬仿真[J].信息技術,2023(11):184-190.
[2]節連彬,趙嘉興,劉毅敏.基于特征識別的變電站消防監控圖像處理方法[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23,45(06):704-709.
[3]廖嘉彬,唐家萍,王樂.戶內變電站消防系統布置及遙信改進方案研究[J].電力與能源,2023,44(05):483-485+528.
[4]宋建文.電力企業變電站消防聯動信息化應用實踐[J].今日制造與升級,2023(09):79-82.
[5]左濤,李敏,朱西平,等.110kV全模塊化高性能纖維預制艙式變電站消防研究[J].電氣時代,2023(09):53-58.
作者簡介:魏穎娜(1982- ),女,漢族,湖北鄂州人,本科,電力工程師,研究方向:電網安全及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