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玉雙 馮建華



張家界永定區是革命老區,如今是我國莓茶的重要產區,被稱為“中國莓茶之鄉”,“張家界莓茶”已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湖南省永定區農科教服務中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確定的“一縣一特”莓茶主導產業發展,開拓創新,突出特色,彰顯亮點,保證效果,大力推動全區高素質農民培育,極大地促進了全區莓茶特色產業發展。
一、基本情況
近兩年來,永定區農科教服務中心圍繞全區“張家界莓業”特色產業發展,先后舉辦了種植與加工、電商、營銷與品牌打造等莓茶全產鏈培訓。積極爭取省農科教中心(省農廣校)項目與資金支持,協助市農科教辦和自主在永定區共舉辦各類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共7期,其中省級“農廣助農”工程班4期、市級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培訓班2期、區級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1期,培訓莓茶產業學員450人次,提高了高素質農民的綜合素質,促進了莓茶特色產業發展壯大。2022年,全區的莓茶種植總面積達11.5萬畝,參與莓茶產業發展的農戶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全區莓茶產業實現綜合產值14.7億元。
二、具體做法
(一)領導重視,高位推動。一是積極爭取省、市領導重視,爭取到“農廣助農”工程項目,并嚴格按省校“農廣助農”工程的要求,制定培訓班方案,要求省、市校領導出席開班儀式并實地指導,聘請省、市級知名專家為學員授課。嚴格按省校“農廣助農”要求準備報賬資料,實行財務報賬。二是爭取區政府和區農業農村局領導的支持。分管農業的副區長都會參加培訓班開班儀式并講話,對培訓班辦班提出明確要求,對學員提出殷切期望,同時在開班期間詢問關注學員學習情況和培訓效果。三是區政府每年配套培訓經費,保障省農廣校“農廣助農”培訓工程在永定區順利開班。
(二)開拓創新,打造品牌。自2018年以來,由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和湖南省農廣校以及永定區人民政府合力打造、由永定區農科教服務中心具體承辦的湖南“致公·農廣助農”培訓工程已成功舉辦4期,省農廣校的資金支持、致公黨湖南省委會豐富的師資儲備以及地方政府的精心組織辦班,各自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把培訓班辦出了影響,辦成了品牌,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通過4期的辦班,由專業培訓機構與民主黨派、地方政府合作辦班培訓的模式基本成型,成為全省高素質農民培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徑。同時,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開班前制定教學計劃,并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付諸實施,保證教學內容實際實用,保證學員都能學有所獲、學以致用。每天課程結束后,開展分組討論,學員充分交流,對培訓課程充分探討,結合各自實際,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把教學課堂搬進基地。組織學員基地開展實訓,聽其負責人介紹基地運行情況,現場查看基地發展情況。
(三)加強管理,注重效果。加強培訓班的教學與實操管理,并積極探索管理形式創新。一是在每期培訓班開班之前,組織學員中的黨員,召開黨員大會成立臨時黨支部。由臨時黨支部和班委會成員協助班主任參與班級管理和會務組織,確保班級管理有序高效。二是精選培訓對象。緊扣培訓班主題,充分掌握農業從業人員分布、文化水平、從業現狀、農民培訓需求,發展狀況,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遴選出高素質的培訓對象滿足其培訓需要。三是精心設置課程。課程設置本著學員“愿意聽、聽得懂、記得牢、會運用”的原則,結合歷次培訓班經驗和學員意見,經過反復篩選和修改,最終形成較為科學的課程設置,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員需要,保障培訓效果。四是優選教師團隊。通過遴選了解農村、熟悉農業、貼近農民,理論功底扎實、實操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培訓班教師團隊,要求專家授課均使用多媒體教學。他們的授課,很大程度上能滿足學員的需要,能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結合歷次辦班授課效果和學員的反響,篩選出優秀的教師進入專家庫。五是加強學員管理。課后及時講評。由班主任每天在培訓結束后對學員當天的表現進行講評,讓學員做得好的方面繼續發揚,欠缺的方面能及時得到改善,極大地提升了班級管理水平,保證培訓實效,培訓結束后,對完成課時的學員發放省農廣校制作的結業證,建立了真實、完整、規范的培訓檔案。六是精心組織課外活動。培訓期間,組織了課前唱紅歌、拔河比賽和文藝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學員在學習之余,放松了心情,愉悅了身心,加強了溝通,增進了友誼,為以后的發展集聚人脈資源。七是抓好跟蹤服務。建立學員微信群,搭建聯系平臺,及時了解學員們產業動態發展以及面臨的困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深受學員們的一致好評。加強對學員的跟蹤服務,根據學員意愿,組織專家到學員工作地進行現場指導和服務,指導學員的產業發展,協助解決其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八是強化部門合作。利用合作部門資金、人才和政策優勢,建立合作機制,確保在學員遴選、資金保障、師資配備和組織實施各個環節齊抓共管,共同發力,實現無縫對接,確保培訓主體的高素質、班級管理的高水平和培訓效果的上檔次。
(四)雙線并進,全面提升。為促進學員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滿足現代農業經營發展需要,鼓勵學員積極參加成人學歷教育函授學習,自2017年到目前為止,約有200名高素質農民參加湖南農業大學永定區函授站的函授學習,并取得了大專文憑。通過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雙線并進”,全面提升了學員素質,極大滿足了學員創業創新需要。
(作者單位:1.張家界市永定區農科教服務中心;2.張家界市農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