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然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在當前“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正確指引下,各學校、各學科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正在科學地有機融合,學校德育工作計劃正在妥善落實并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明晰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做到物理知識傳授、學生技能培養與德育教育的完美整合,完善德育滲透的基本方式、方法、策略等,是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深入探討、潛心鉆研的一個新課題。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作了明確的要求,這是高中物理教師結合學科教學開展德育教育的理論依據,也為德育教育策略的完善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于此,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實施德育教育:
1.通過對我國自古至今在物理學研究方面所作出杰出貢獻的生動講述,適時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知道:自古以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物理學研究方面有很多貢獻。據我國所見年代最早關于手工業技術的文獻《考工記》記載,我國在春秋時期就對力學、慣性現象、彈性形變等物理知識進行了研究;戰國時期,我國就對光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今,我國科學家在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更是成就卓著,如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能量轉化等高科技成果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研究。
2.從對自然界中某些神奇現象的觀察與分析入手,讓同學們的內心生發“現象”與“認知”的矛盾,從而由這種“不可思議”與“難以理解”的心靈感受引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繼而在學生的心中產生探索自然界奧秘的強烈愿望,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體驗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悅。
3.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想辦法讓學生的內心產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使學生善于觀察與勇于探究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物理現象與物理問題,這對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4.通過高中物理課的教學,培養學生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具有準確判斷群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
高中物理教學中有關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還有很多,如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教育,再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勤于探索、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的精神等。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應該采取滲透教學的方式。課堂上,教師要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領悟教材內容、明確每節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滲透教學,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受到德育教育與美好情感的熏陶。
所謂的“滲透教學法”,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氛圍中,通過仔細體味教學內容而引發心靈的感悟,從而讓學生受到教育。實踐表明,“滲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廣泛應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教育契機,在一定的教學氛圍下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成功的關鍵在于:把握教材,適時切入,有的放矢,恰到好處。
如在教學《光的波粒二象性》時,通過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探究,讓學生懂得事物是多種屬性的矛盾統一體,以此對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其思想教育過程是在學生領悟到光的波粒二象性這一特性的同時加以滲透的,這就是所謂的“選擇適當的教育契機”“有的放矢”。
1.創設情境。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創設一定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營造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與求知欲,這樣才能有效地實施德育滲透。
2.潛移默化。如在教學《核能》時,我向學生介紹了我國在原子能研究領域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后我引述了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教授歷盡千辛萬苦執意回國、報效祖國的傳奇故事,從而潛移默化地實施德育滲透。
3.嚴謹治學。在實驗教學中,如果所探究的物理量是一個恒量,教師就應該要求學生多做幾次實驗,然后在分析實驗結果的時候,取3次實驗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這樣得到的實驗數據會減小實驗誤差而更接近真實值。如在教學《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時,在測定電動勢的過程中,就要多做幾次實驗,選取最后3次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池的電動勢,因為后面測得的幾次電動勢的值比較趨于穩定,而求3次實驗的平均值更是為了減小誤差。這樣的做法,不但是實驗教學的需要,而且培養了學生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與勤于探索的精神,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操作能力,非常有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與物理素養的提升。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育,既要領會德育教育內容,也要結合學情,因材施教,有效地運用“滲透教學法”適時實施德育滲透,同時更要認真鉆研高中物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策略,并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使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