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幼兒 余偉方 王 杰 王永生
蛇六谷為天南星科魔芋屬魔芋或華東魔芋植物的干燥塊莖,其性寒,味辛、苦,有毒,具有清熱解毒、行瘀消腫、軟堅散結、抗癌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癌癥、糖尿病及高脂血癥等,是江浙地區習慣用藥。蛇六谷生品具有強烈的口腔黏膜刺激性毒性,可引起強烈的口舌發麻、腫脹、刺痛及咽喉灼燒感、疼痛等癥狀[1]。現收集我院門診含蛇六谷飲片的中藥處方,分析患者基本情況、科室、診斷、蛇六谷飲片的劑量、煎煮方法、配伍等情況,為臨床規范、安全用藥提供依據。
利用醫院信息系統,收集我院門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含蛇六谷飲片中藥處方共1238張,同一病例隨機選取一張處方。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利用Excel 2021軟件,分析含蛇六谷飲片中藥處方患者的年齡、性別、科室、診斷、蛇六谷飲片劑量、煎煮方法、配伍情況等,包括配伍中藥用藥頻次、用藥分類、四氣、五味、歸經等,找出我院中藥蛇六谷用藥規律及存在問題。
2.1 基本情況 1238張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去除同一病例后共302張。男69例,女233例,男女比例0.3 ∶ 1。年齡≤20歲3例(1.0%),其中男1例,女2例;>20~30歲51例(16.9%),其中男1例,女50例;>30~40歲80例(26.5%),其中男3例,女77例;>40~50歲49例(16.2%),其 中 男7例,女42例;>50~60歲55例(18.2%),其中男12例,女43例;>60歲64例(21.2%),其中男45例,女19例。
2.2 科室分布 302張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中,乳腺 門 診154張(51.0%),腫 瘤 科78張(25.8%),外科29張(9.6%),內科24張(7.9%),內分泌科4張(1.3%),其他門診13張(4.3%)。
2.3 臨床診斷 根據處方統計結果,發現蛇六谷處方的診斷有腫瘤、不寐、虛勞病、咳嗽、疼痛、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甲狀腺結節、乳腺炎、乳腺結節、乳腺增生等,其中主要應用于癌癥110張(36.4%),包括乳腺癌26張,肺癌24張,胰腺癌10張,腸癌7張,胃癌5張,其他癌癥38張。根據病發部位統計結果,發現蛇六谷主要用于治療乳腺病194張(64.2%)。
2.4 蛇六谷飲片用藥劑量 302張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 方 中,1~10 g 245張(81.1%),11~20 g 26張(8.6%),21~30 g 29張(9.6%),>30 g 2張(0.7%)。
2.5 煎煮方法 蛇六谷飲片炮制方法為先煎90分鐘,后合煎30分鐘[2]。302張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中,標明蛇六谷先煎221張(73.2%),其中標明蛇六谷先煎兩小時僅1張。
2.6 配伍情況 302張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中,除蛇六谷外涉及中藥330種,用藥頻次4902次。蛇六谷與單味中藥陳皮配伍最多,其次為浙貝母、炒雞內金、甘草、橘核、莪術等,排名前30的單味中藥配伍情況見表1。前30味配伍中藥累計用藥頻次2528次,占總用藥頻次的51.6%。按照《中藥學》分類標準對前30味中藥進行分類,共17類。根據統計結果以理氣藥、補氣藥、清熱化痰藥、消食藥、利水消腫藥、清熱解毒藥居多,藥性為寒、溫、平為主,藥味主要為苦、辛、甘,主入肝、脾、肺、胃經,具體配伍中藥分類、性味、歸經分布情況見圖1-3(注圖中數字為用藥頻次)。

表1 蛇六谷與單味中藥配伍情況

圖1 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配伍中藥分類情況

圖2 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配伍歸經分布情況

圖3 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配伍藥品性味情況
蛇六谷又名蒟蒻、蒻頭,首載于宋朝《開寶本草》,主癰腫風毒,摩敷腫上。蛇六谷內服具有化痰消積、解毒散結、行瘀止痛的功效,外用可解毒消腫,可治療淋巴結結核、丹毒、跌打損傷、燙火傷和蛇咬傷等。蛇六谷含50%~60%的魔芋葡甘露聚糖、20%~30%的淀粉、2%~5%的纖維素、5%~10%的粗脂肪、3%~5%的可溶性糖、3%~5%的礦物元素,魔芋葡甘露聚糖是發揮抗腫瘤作用的主要成分[3]。蛇六谷廣泛用于治療各種腫瘤,如惡性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等[4]。蛇六谷的抗腫瘤作用已被科學實驗和臨床證實,如以蛇六谷配伍牛膝、桃仁、紅花等中藥治療乳腺癌[5],運用大劑量蛇六谷治療痰瘀互結型惡性淋巴瘤[6],在柴胡散的基礎上加蛇六谷治療肝郁氣滯證胰腺癌[7],對于改善腫瘤患者癥狀、提高生存質量、降低復發轉移率和延長生存時間具有一定的效果。
常中飛等[8]發現,蛇六谷抗腫瘤療效與劑量呈正相關。陸德銘教授治療原發性乳腺癌并無遠處轉移者常用蛇六谷30 g,如惡性程度高、有遠處轉移,蛇六谷用藥劑量高達60 g,患者并未出現不適反應,且腫瘤病灶縮小,遠處轉移得到控制[9]。錢祥等[3]應用蛇六谷首次劑量10 g治療胰腺癌晚期,若患者無不良反應漸進加至最大劑量60 g,發現可抑制癌腫生長,部分癌腫病灶較前縮小,減少對周圍組織的壓迫,也有一定的抑制癌癥轉移的作用。鑒于蛇六谷在抗腫瘤方面的有效性,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治療優勢,擴大蛇六谷飲片在腫瘤門診應用范圍,如患者惡性程度高并出現遠處轉移,在正確煎煮方法下可適當增加蛇六谷飲片的劑量,發揮最優的抗腫瘤效果,達到效果后再縮減劑量,以防副作用的發生。
《開寶本草》中記載:“生蒻頭,戟人喉出血”,指出生蛇六谷具有一定的毒性,服用可刺激口腔黏膜,故本品入藥須先煎去毒;《本草綱目》中記載,此藥炮制時須換水更煮五六遍方可;《中藥大辭典》用法要求蛇六谷須先煎兩小時,取汁,不可誤食藥渣;《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中記載蛇六谷飲片炮制方法為先煎90分鐘,后合煎30分鐘。我院標明蛇六谷飲片先煎處方占比73.2%,先煎兩小時僅1張,存在用藥安全隱患。臨床醫生在患者初診開具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時,應以小劑量(10 g左右)試探患者對藥物的敏感性,并在醫囑中注明先煎兩小時、告知患者此藥煎煮方法及飯前服用,如藥后無不適反應可適當增加劑量,服藥期間監測血液指標。中藥調劑人員及核對人員遇到含有蛇六谷的中藥處方時,應用紅色顯眼的小紙每貼藥單獨另包,并標注先煎兩小時;發藥人員在發藥時與患者或家屬交代用法,切不可隨意煎煮。
合理配伍是中醫用藥的一大特色,我院蛇六谷與單味中藥配伍所占比例靠前者依次為陳皮、浙貝母、炒雞內金、甘草、橘核、莪術等,中藥分類以理氣藥、補氣藥、清熱化痰藥、消食藥、利水消腫藥、清熱解毒藥居多,藥性為寒、溫、平為主,藥味主要為苦、辛、甘,主入肝、脾、肺、胃經。陳皮作為常用中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在多種腫瘤治療中有輔助作用,有效成分也有抗腫瘤作用[10]。蛇六谷敗胃之害,加以陳皮健脾護胃,制約蛇六谷的毒性。蛇六谷與浙貝母、甘草、橘核、莪術等配伍,起到化痰軟堅、散結解毒作用。
綜上所述,蛇六谷作為江浙地區習慣用藥,具有廣泛的抗腫瘤作用,療效確切,并與劑量呈正相關;雖然其具有毒性,但正確掌握煎煮方法及煎煮時間,可有效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我院應用蛇六谷時,應擴大臨床應用范圍、適當加大劑量,合理配伍,增效減毒,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治療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