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瓊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性病變,可由急性胃炎遷延或反復發作而引起,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又或者是因為環境污染,不衛生、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以及重金屬污染等引起,抗生素的濫用也會引起慢性胃炎。生活中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營養不良或者是精神過度緊張,都會不同程度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慢性胃炎多見于中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少數患者沒有癥狀,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沒有食欲、上腹部疼痛、腹脹等表現。也有患者出現體重減輕、舌炎,甚至會有貧血癥狀。患者出現萎縮性胃炎時,會有大量的膽汁性嘔吐、胸骨后疼痛,有的還會有嘔血現象。對于不同的患者來說,臨床表現有所不同,但均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胃部不適,因此當感覺到自己有以上癥狀持續一周或更長時間時,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根據病因,慢性胃炎可以分為幽門螺桿菌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肉芽腫性胃炎等。
幽門螺桿菌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與許多胃部疾病的發生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患者可沒有任何的癥狀,也可表現為上腹不適、反酸、噯氣、食欲下降等。呼氣試驗是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首選方法,無痛、無創,患者只需要呼一口氣,就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否,快速簡單。
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叫A型胃炎,患者可有舌炎、貧血表現,血清中一般有抗壁細胞抗體和抗內因子抗體,多點活檢、內窺鏡及血清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淋巴細胞性胃炎
淋巴細胞性胃炎主要表現為胃黏膜上皮淋巴細胞增多。十二指腸活檢及血清學檢查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但是需要與淋巴瘤進行鑒別。針對無法確定的病灶,應充分結合內鏡、病史等進行分析,并進行深挖活檢、免疫組織化學、基因重排等檢查,來進一步確定患者是否患有淋巴細胞性胃炎。
肉芽腫性胃炎
在胃黏膜上可見肉芽腫,可能是單發性的,也可能是多發性的。引起胃肉芽腫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全身性疾病(如結節病、克羅恩病、血管炎等)、感染性因素(結核、組織胞漿菌等)、異物等。CT、PCR等都能幫助醫生作出正確的判斷。此外,一些肉芽腫的病因尚不清楚,對于此類患者,應采取更加完善的治療方法,并對其進行長期的追蹤。
慢性胃炎普遍需要采用藥物治療,具體到患者個人,因為病因不同、個體差異大,在藥物的選擇上也有所差別。
對于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常需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使用單一藥物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效果不佳,根除率約為20%;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效果可達50%;3種以上聯合使用,可達80%。多藥聯用不但可以改善療效,而且可以預防抗藥性。目前,我國推薦方案為四聯方案,包括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和一種鉍劑(如枸櫞酸鉍鉀等)。
自身免疫性胃炎治療主要是抗幽門螺桿菌感染、保護胃黏膜。因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出現貧血和神經癥狀的患者,還需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12。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硫糖鋁、果膠鉍等胃黏膜保護藥物。硫糖鋁對急性胃黏膜損害的防治作用與H2受體拮抗劑相同,而且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如果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要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及抑制胃酸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伴有膽汁反流癥狀,患者可以選擇服用一些吸附膽汁的藥物,比如鋁碳酸鎂、氫氧化鋁凝膠、硫糖鋁等可有效吸附膽汁,保護胃黏膜;同時還要配合口服促胃腸動力藥來預防反流。
淋巴細胞性胃炎在內鏡下表現為胃黏膜皺襞增粗、結節狀改變和糜爛。病變主要呈多形態性,多為兩種或3種病變一起出現。在治療上,患者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劑色甘酸鈉和激素類藥物等,這些藥物對治療淋巴細胞性胃炎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色甘酸鈉屬于非糖皮質激素抗炎藥,可有效抑制IgE介導的肥大細胞釋放炎性介質,緩解胃炎的發作。病情嚴重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激素類藥物。
肉芽腫性胃炎是很難治愈的。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西咪替丁藥物進行治療。西咪替丁又名甲氰咪胍,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作為一種組胺H2受體阻抗劑,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可以有效抑制基礎和夜間胃酸分泌,也能很好地控制由組胺、五肽胃泌素、胰島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對因化學刺激引起的腐蝕性胃炎有預防和保護作用,對應激性胃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顯的療效。
此外,胃蠕動障礙和慢性胃炎之間存在著相互關系,促進胃排空有利于緩解和預防胃炎的復發。甲氧氯普胺(滅吐靈)是一種臨床常用的促胃動力藥,作為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對催吐的化學感覺區有很強的中樞性鎮吐效果,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噯氣等。多潘立酮(嗎丁啉)被認為是最佳的促進性藥物,主要用于胃排空延遲、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食管炎等引起的消化不良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暖氣、上腹悶脹、腹痛、腹脹等,但由于腸道促動力作用可能引起的腹痛、腹瀉等。曲美布丁(瑞健)可調節胃運動節律,改善胃排空能力,改善消化不良,并有末梢性鎮吐的功效,能有效地緩解由胃腸功能紊亂及腸易激綜合征等引起的食欲減退、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
其他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還有復方鋁酸鉍(胃必治),除了具有制酸的功效,還能在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以減少對潰瘍面的傷害,具有調理腸胃脹氣、促進食欲、促進消化等作用,對于潰瘍病、胃酸過多、胃炎、神經性消化不良、胃腸痙攣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慢性胃炎患者要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生活方面,注重控制飲食、按時吃飯、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保持好心情、早起早睡、注意休息等,始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多吃一些養胃、易于消化吸收、有營養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瘦肉、魚肉、雞肉、稀飯、面條、小米粥、紅棗粥、雞蛋、低脂牛奶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太熱、太硬、太油膩、不易消化和吸收的食品。同時患者要注意戒煙,少喝酒、咖啡、濃茶、飲料等,也要減少甜味、酸味、巧克力的攝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量運動,以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