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其實這是因為甲狀腺結節分為良性與惡性兩種,后者會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而超聲檢查可通過觀察病灶區及周圍血流分布等特點對甲狀腺結節的性質進行初步判斷,當超聲分級低時表明為良性,僅需定期隨訪;當超聲分級為4、5級時,則高度懷疑是惡性結節,需要通過穿刺活檢進一步確診。
具體說來,多普勒超聲主要包含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超聲、頻譜多普勒超聲、彩色多普勒能量圖等,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超聲檢查可發現惡性結節血流信號分布較雜亂,而良性結節血流信號多在結節周邊。同時,良性甲狀腺結節的形態多為類圓形、橢圓形等,如果結節形態不規則,則表明其為惡性的概率較高,但此點又不具有完全性,臨床中部分甲狀腺癌、濾泡癌患者的結節形態也為類圓形、橢圓形等,因此醫生還需結合其他影像特征進行綜合性鑒別診斷。比如,醫生還會計算出病灶區的血流阻力,當血流阻力指數超過0.7時,甲狀腺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較高;超聲結果顯示結節有許多細小鈣化,也提示惡性可能性高;結節有低回聲或極低回聲、回聲不均勻等,也是結節為惡性的影像學特征。最終,醫生會通過分析上述特征對甲狀腺結節進行分級并記錄在超聲報告上,1~3級代表惡性風險很低,4、5級屬于高風險等級。
上述常規的超聲檢查方法可以說是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基礎檢查,但是也有局限性。比如,甲狀腺囊性或囊液吸收后的低回聲結節可表現為微鈣化等與乳頭狀癌相似的超聲特征,常規超聲往往難以鑒別這類結節的性質,這時超聲造影則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補充方法。超聲造影檢查是一種向毛細血管內注入微泡的技術,由于毛細血管產生的超聲散射效應,可以估計甲狀腺結節的血流灌注特征,從而評價甲狀腺結節的血管生成情況。其原理是:造影劑的直徑為2~6mm,無法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中,可清晰顯示腫瘤血管,便于醫生對比觀察。惡性結節超聲造影后多表現出不均勻增強、低增強、增強后邊界不清等特征,而均勻增強、增強后邊界清晰等則為良性結節的特征。
此外,將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常規超聲檢查方法結合,也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過度治療。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目前包含剪切波彈性成像、聲輻射力脈沖成像、助力式彈性成像等,其中剪切波彈性成像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多,其主要是通過探頭向甲狀腺發射超聲輻射脈沖,對不同深度的所選組織連續聚焦使其產生剪切波,并探測組織內剪切波的傳播速度,再通過彩色編碼技術實時顯現出組織彈性成像并獲得組織的彈性模量。彈性模量值以楊氏模量值(kPa)為單位,其值越大則代表組織質地越硬,病變組織的惡性概率就越大。但此檢查方法目前尚無明確規則與標準,主要依靠醫生專業知識、臨床經驗等來進行判斷,故也有一定的誤診率。
總之,超聲檢查是初步評估甲狀腺結節性質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評估甲狀腺結節性質的“金標準”還是甲狀腺活檢穿刺,對超聲高度懷疑為惡性的結節,需要通過細針穿刺抽吸適量甲狀腺組織標本做細胞病理學檢查來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