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貴峰
全國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盛事。人民日報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多視角、全要素、深層次開展兩會報道工作,生動講述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精彩故事,努力營造了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良好輿論氛圍。
今年兩會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有許多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意義重大。人民日報堅持把報道好習近平總書記和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責任,圍繞兩會進程,聚焦熱點議題和重大主題,策劃推出多組系列報道、重點欄目和融合產品,彰顯了全媒體傳播成效。
2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不負人民的發展答卷》,全景式展現新時代十年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立場。3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習近平總書記引領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文章從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立場、歷史背景、制度建設、實踐經驗、世界貢獻等角度,全面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引領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壯闊歷程。兩篇文章分別從經濟與政治角度切入,相互呼應、相得益彰,發揮了合力作用。
“微鏡頭”欄目是人民日報獨家品牌,聚焦總書記重要活動現場,以權威性、原創性的新鮮資訊刻畫細節,深受讀者喜愛。兩會期間,連續推出《“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放下包袱,大膽發展”》3篇“微鏡頭”報道,從大處著眼、細處落筆,既有真實的畫面感,又有思想的穿透力,展現總書記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深厚人民情懷。“我和總書記面對面”欄目,則從采訪現場發言代表委員切入,是讓當事人講述與總書記交流互動感受的反響報道,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先后推出《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江蘇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等稿件,及時向外傳遞了兩會好聲音。“兩會·讀懂中國”是一個國際反響專欄,采訪外國專家學者,借外嘴說話,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積極評價,印證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
“任仲平”是人民日報評論的政論優勢品牌,兩會期間第一時間發聲,讓評論文章與新聞報道交相輝映,在引導輿論、凝聚人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3月3日,全國政協會議開幕在即,《人民日報》頭版推出任仲平文章《團結奮斗,創造新的偉業——寫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熱情謳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主動,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斗創造歷史、以實干成就未來。3月5日,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隆重開幕,人民日報再次推出《激揚奮進力量創造新的偉業》社論,熱烈祝賀,激發力量,凝聚共識,取得好的傳播效果。僅在學習強國平臺的閱讀量就超48萬,在人民日報客戶端閱讀量超過126萬,在微博相關話題訪問量超過510萬。
人民網“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專題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進行綜合呈現,推出“跟總書記上兩會”系列產品,錨定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等內容,深入提煉金句,擴大正面宣傳,形成疊加效應,讓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飛入尋常百姓家”。“學習小組”“小事大情懷·總書記的民生關切”原創系列報道,推出《“盛在碗里的,一個飯粒都不能丟了”》《“小伙子塊頭要再長大一點”》《“我也給老人端一份菜”》《“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等稿件,展現總書記親民、愛民、為民的家國情懷。微視頻《在一起》精選總書記外出考察調研的生動場景,從“在一起是初心”“在一起是牽掛”“在一起是囑托”“在一起是期許”“在一起是力量”五個層面,詮釋總書記與人民“在一起”的深層意蘊和價值追求,被各大網站和移動端廣泛轉載,形象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引向深入。
全國兩會議題重大、內容話題廣泛,任何一家媒體都有能力局限性。尤其融合傳播時代,出圈出彩更需要媒體與媒體、媒體與政府、媒體與社會之間合作,才能優勢互補,提升傳播效果。人民日報精心策劃、創新探索為用戶提供了超預期的閱讀體驗。
打造“十年兩會·溫暖記憶”欄目,連續刊發新華社一線記者采寫的特稿,以習近平總書記10年兩會50余次下團組參加審議為線索,深入大江南北,回訪曾經與總書記面對面討論的代表委員,聽他們講述生動場景和切身感受,先后推出《“光明的路,我們越走越寬敞!”》《“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講不完的油茶樹故事,道不盡的魚水情深”》《“對群眾的冷暖多在意,關懷就有多細致入微”》等10篇稿件,從總書記關心的民生小事,看時代變遷和國家進步,激發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決心。
開辟“權威發布”“權威部門話新局”專欄,借力國新辦舉行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代表人物暢談事業發展成就,先后推出《穩投資暢物流,交通大動脈更加強勁》《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最美鐵路人”代表暢談體會——為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等稿件,展現各行各業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不回避現實困境,勇于嘗試探索,積極為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聚焦兩會新聞發布會、外交部長記者會、“部長通道”,共推出相關報道約750篇,總傳播量超3.1億。人民日報微博主持話題#秦剛現場讀憲法回應臺灣問題#、#外交部長秦剛談烏克蘭危機#等登上微博熱搜榜,取得良好傳播效果。人民網“兩會財經眼”系列,連續推出《提信心、穩預期: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兼顧當前和長遠》《“民有所呼政有所應”——部委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系列報道》《銀保監會:回應建議提案里的民生關切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報道,從經濟目標、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角度,集中采訪代表委員、權威專家、行業領軍者,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人民日報》開設“兩會特刊”,以6版聯運的形式,發揮新聞圖片視覺沖擊優勢,用精彩瞬間、感人畫面和代表委員鮮活表達彰顯兩會新氣象。針對備受關注的“中國式現代化”,采訪多位代表委員,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如何落實,“國家機構改革”如何推進等問題進行解讀,在呈現新面貌和群眾獲得感的同時,審視民主決策中的難點與痛點,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開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代表委員議國是”等欄目,以深度報道的形式,細膩講述各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履職為民的故事,敘事評論自成一體,堅持每天推出兩組稿件,內容兼顧地域覆蓋和行業界別,客觀呈現不同階層代表委員工作場景,受到廣泛熱議。結合代表委員分組審議,連續9年推出提案選登系列報道,推出“全國兩會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系列訪談”欄目,邀請各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做客人民網,通過視頻訪談的形式就各黨派中央提案、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工作與網友交流,為兩會報道增色添彩。
全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報道的呈現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網絡專題、H5、海報、微視頻等已是常見的呈現方式,媒體只有不斷以用戶為中心,推出年輕態的融媒產品,才能吸引用戶。今年兩會,人民日報推出互動性強的新聞產品,較好地滿足了用戶新期待。
升級AI編輯部助力兩會報道,開設專欄“繪說兩會”,采用AI繪畫、手繪創意字與實景視頻相結合,對政府工作報告、兩高工作報告、國家賬本、總理答記者問等熱點內容進行詞頻分析和關鍵詞整理,推出可視化作品,聚焦高質量發展,展現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 手繪長圖《一目了然!手繪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民生事》截圖
人民日報各新媒體平臺推出一系列短視頻、創意海報、信息圖解等融媒體作品,許多產品在短時間內形成刷屏之勢,為全國兩會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積極有力配合了大會議程。紀錄片《中國一日》,選在3月6日這一天邀請全國各地的朋友共同記錄生活片段,并在上千個來稿中進行精選、集結成片,與廣大網友共同完成了創作,體現出“每個人的一日共同寫就了中國一日”,讓用戶獲得前所未有的深度參與感和體驗感。人民日報微信推出H5作品《對,就是這個味!》,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以新穎、前沿的SVG技術(可縮放矢量圖形)進行可視化處理。內容上,從青草味、書香氣等具體可感的細節入手,由小及大、層層深入,讓大家重溫多種多樣的“中國味”;形式上,數十幀畫面的設計都別出心裁,讓用戶在每一次點擊后,都有驚喜新奇的視覺體驗。該產品在微信平臺收獲超1.3萬點贊,形成刷屏之勢。
雙語宣傳片展示國家形象。以2023年全國兩會為契機,推出國家形象網宣片《PRC》,面向世界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堅持改革開放、推進人類和平發展事業的決心,展現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建設更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視頻配有雙語字幕和英文配音,旁白簡約,畫面精美,推出后引起強烈反響,12小時內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的閱讀播放量超過6053萬。
□ 微視頻《明日中國先導片》片頭
古風新韻增強報道趣味。海報《春來中國,奮躍而上》,將火箭、高鐵、大飛機等標志性科技發展成果,自然地點綴在古色古香的山水畫之間,邀請受眾一起感受青綠畫卷里的新征程,帶領人們在清新自然的古風中開啟兩會時間。創意動畫視頻《十二生肖戲曲聯唱,太嗨了!》,將十二生肖擬人化,讓經典戲曲與潮流rap碰撞出別致的閱讀體驗。有文化傳承,有現代氣息,創新元素、精巧構思、鮮活呈現,吸引了年輕用戶的注意力。
代表委員助力提升報道品質。兩會勝利閉幕后,人民日報客戶端第一時間推出微視頻《明日中國先導片》,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水慶霞,全國政協委員張凱麗、航天員陳冬、MMA冠軍張偉麗、演員張譯等為微視頻獻聲。畫面具有電影大片質感和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配合富有感染力的旁白,展現了明日中國的美好圖景,激勵廣大網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出發,向著美好的明天勇毅前行。
特色報道撥動讀者心弦。人民日報“評論君聊兩會”,從中國式民主到科技創新,從生態環境到鄉村振興,聊的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獲近百家媒體推薦發布。“麻辣財經”融媒體工作室推出“小經跑兩會”系列視頻,解讀經濟發展、提振消費信心,契合受眾關切,累計傳播量已超2億。手繪長圖《一目了然!手繪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民生事》,把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健康、消費等民生事項生動形象展現出來,可視化強,吸睛引流。圖解《轉存了解!一文速覽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直觀呈現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的熱點內容,重點突出,解讀清晰,人民日報微博主持話題#國務院機構改革#累計閱讀量2.5億。
主動與外媒合作讓兩會聲音落地海外。向國外主流媒體推送英語、法語、俄語、日語、阿拉伯語等13個語種的800余件新聞產品,在60余個國家的500多家媒體落地。與俄羅斯、法國、西班牙、埃及、泰國、韓國、墨西哥、南非等21個國家的27家主流媒體合作,在法國《言論報》、西班牙《理性報》、印尼《雅加達郵報》等海外主流媒體上共刊發35塊“中國式現代化·兩會主題專版”。
外宣平臺生動展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風范。《環球時報》英文版刊發兩會原創報道100余篇,被路透社、美國《國際財經時報》、半島電視臺等外媒轉載轉引超過1500篇次。其中,頭版報道《中國將2023年GDP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體現對經濟復蘇的信心》《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中國以“穩定和發展”走好開局之年的信心》《中國經濟增速目標提振信心,駁斥外媒炒作》廣泛采訪專家和外企,闡明報告傳遞了中國應對百年變局實現穩定發展,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決心與信心,美聯社、西班牙歐洲新聞社、澳大利亞《太陽報》等外媒轉引200余篇次。
海外網全國兩會專題開設“熱點聚焦”“兩會·我在現場”“駐華大使談兩會”“海聊之兩會特輯”“全球@中國兩會”、海外版特刊和精彩大圖等板塊,以《新當選的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進行憲法宣誓》等作為置頂稿件呈現,集納《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從“向往”到“七有”,讀懂總書記的民生牽掛》《習言道|實現國家戰略能力最大化》等圖文、海報和視頻稿件,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貼近性,也搭建起了國際傳播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廣泛凝聚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