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韓保學
青川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招引特種養殖龍頭企業,引領發展特種養殖產業。2022年,青川縣已建立林麝養殖企業3家,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2個,存欄林麝520余只,綜合年產值達600余萬元以上,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豐收”,為保護珍貴資源、帶動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開辟出一條新路。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優勢,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之路,堅持把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農民增收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積極探索資源保護與發展新路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招引四川逢春制藥有限公司入駐青川,帶動發展林麝養殖產業,在保護林麝種源的同時引領農民從“伐木獲利”轉變為從“林下生金”(麝香自古就是珍稀名貴中藥材,也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和專控商品,麝香的市場價格遠超黃金),積極探索把綠水青山轉變成真正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
合理規劃,科學繁育。模擬野生林麝繁衍生息環境,在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的緩坡地帶,選擇植被茂盛、環境幽靜、行人稀少、通風向陽的適宜林區,流轉林地4000余畝,打造標準化林麝養殖基地2個,可容納林麝3000余頭。健全動物繁育檔案,對林麝實行“一林麝一檔案”管理,同時與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及國內多家知名藥物研發機構合作,在疫病防治、種源優化、提升繁育質量和麝香藥品研發等方面加強合作。

多元發展,助農增收。鼓勵龍頭企業打破單一林麝養殖,多元發展農副產品收購、銷售等業態,結合實際需求,將林麝養殖事業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村產業振興事業掛鉤,采用“公司出資+村民種植+公司回收”的模式,吸引當地農戶參與林麝飼草種植,引導當地農民就地創業就業;同企業駐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溢價收購當地林農生產的桑葉、農副產品以及林麝喜食的各類新鮮樹葉,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帶動麝區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招引人才,重視科研。鼓勵龍頭企業開發建設林麝保育暨麝香藥物研發中心,重視對特種養殖創新人才培養,通過招聘、與高校合作的方式引進人才4名,營造創新環境,培養創新人才,設立科學激勵制度,引導人才主動走出去,到陜西、甘肅等林麝養殖成績突出地考察學習。同時為保護野生林麝資源,逐步開展家麝野化研究,適時向野外放歸林麝,實現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恢復野生動物種群的生態效益。

林麝

養殖基地
追加投資,擴大規模。林麝養殖是青川縣林下經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回報率最高的朝陽產業。雖然該產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其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勢頭迅猛。2022年,青川縣將繼續加大對林麝養殖的政策支持與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追加投資擴大養殖規模,在一期已建成10500平方米林麝養殖基地的基礎上,2022年內啟動二期工程,再建12000平方米約3000個圈舍,力爭年內全縣林麝總存欄達800頭以上,實現綜合產值800萬元以上,計劃2025年全縣林麝總存欄達到2300頭,實現綜合產值2300萬元以上。
融合發展,未來可期。下一步,青川縣將繼續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種養殖企業、特許經營藥企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度合作,堅持“保護優先,科學養殖,規范利用,嚴格監管”的原則,積極探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加大麝香藥品開發,新建麝香制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努力把青川打造成為四川省內規模最大的林麝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林麝種源基地和麝香藥品生產基地,爭創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先行縣,讓農民端上林麝養殖“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