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德,彭 婧,董 薇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510250
肺癌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死亡率均較高。數據顯示,肺癌死亡人數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9%,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率首位[1-2]。免疫治療是肺癌重要方案,對延長病人生存期有重要意義,但存在毒性反應且藥物較昂貴易增加病人自我感受負擔[3]。有研究表明,自我感受負擔嚴重的腫瘤病人可出現抗拒治療、負性情緒加重、依從性差等情況,甚至出現自殺傾向[4]。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關注病人心理健康。中醫認為,肺癌為本虛標實之證,主要有肝腎陰虛型、脾胃虛弱型、氣陰兩虛型,且不同證型病人生理、心理特點存在明顯差異,護理過程亦需辨證施護[5-6]。精準護理倡導根據病人的自身特點實施個體化準確的護理策略[7],與中醫護理理念相符,通過中醫辨證法指導精準護理或有助于提升護理質量。本研究選取我院肺癌免疫治療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基于中醫辨證原則實施精準護理,旨在從臨床癥狀、自我感受負擔方面分析該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9 月我院肺癌免疫治療病人77 例。納入標準:經X 線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細胞學檢查確診為原發性肺癌;于我院進行系統性免疫治療;預估生存期>3 個月;年齡>18 歲,且認知功能清晰,可配合完成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嚴重慢性疾病;精神疾病史;合并肝、心、腎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合并傳染性疾病。根據建檔時間段不同分為觀察組39 例和對照組38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用藥,講解肺癌及治療相關知識;指導飲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飲食應清淡,可選擇低脂肪、易消化、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食物,忌煙酒及刺激性食物;治療期間多飲水,每天2 100~2 900 mL;若因免疫治療引發嘔吐、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則及時對癥處理;關注病人心理變化,及時調節負性情緒,主動給予情感支持。
1.2.2 觀察組 在上述基礎上結合中醫辨證法指導的精準護理。結合臨床文獻將肺癌分為肝腎陰虛型、脾胃虛弱型、氣陰兩虛型3 種主要類型。①肝腎陰虛型表現為:納少脘脹,體形消瘦,皮下瘀斑,腰酸眼花,口干舌燥,耳鳴頭暈,小便短赤,大便干結,低熱,四肢無力,舌體干癟,舌質絳紅,脈細滑。②脾胃虛弱型表現為:胃納減少,面色不華,虛弱乏力,大便溏薄,下肢浮腫,舌苔白膩,脈細濡。③氣陰兩虛型表現為:痰稀而黏或帶血,咳嗽且聲低弱,神疲乏力,盜汗,氣短,惡風,舌質紅,少苔或苔薄,脈細數。中醫辨證精準護理:①肝腎陰虛型護理原則為滋陰補腎、疏肝養血。指導病人多靜臥休息,密切關注生命體征及尿量,若咳血較多則臥床,取頭低腳高位,觀察病人咳嗽聲及呼吸情況,觀察痰液性質、顏色;可遵醫囑進行耳穴埋豆,穴位主要為神門、肺俞、氣管等穴位;食物選擇可通便、滋養的清淡食物,如粗糧、百合、枸杞、粳米、銀耳、蜂蜜、梨等,注意出血時禁食;對口干舌燥明顯者可采用地骨皮煎湯代替飲用茶;若存在便秘癥狀,可遵醫囑于餐后1 h左右進行肚臍按摩,中藥足浴以促進腸胃蠕動,若便秘嚴重可遵醫囑給予緩瀉劑;用藥前應空腹。②脾胃虛弱型護理原則為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關注病人大便次數、性狀,詢問病人是否存在里急后重感,保持肛周清潔,根據病人情況對中脘、足三里、關元、天樞等耳穴埋豆,同時進行按摩;飲食忌生冷、辛辣、油膩,可食用陳皮、甘草、大棗、黨參、蓮子、桂圓、羊肉、雞蛋、百合、姜等,注意營養搭配,禁食涼性果蔬;注意選擇向陽病房,預防受寒。③氣陰兩虛型護理原則為解毒清肺、養陰益氣。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注意勿受涼;飲食可選擇養陰益氣的食物,如山藥、蓮子、桂圓、魚、蛋類、瘦肉、陳皮汁、梨汁等;可遵醫囑進行溫針灸,穴位包括三陰交、氣海、脾俞、腎俞、血海等。
1.3 觀察指標 兩組均于護理前和護理3 個月后進行評價。
1.3.1 中醫證候積分 根據不同證型病人癥狀進行評分,將癥狀依據不同輕重程度分為無(0 分)、輕(2 分)、中(4 分)、重(6 分)等4 個等級。
1.3.2 自我感受負擔 選擇自我感受負擔量表漢化版(SPBS)[8]進行評估,包括身體負擔、情感負擔、經濟負擔3 個方面,共10 個條目,每個條目1~5 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感受負擔越嚴重,其中>40 分表明存在重度自我感受負擔,31~40 分表明存在中度自我感受負擔,21~30 分表明存在輕度自我感受負擔,≤20 分表明無明顯自我感受負擔。
1.3.3 癌因性疲乏 選擇Piter疲乏修訂量表(R-PFS)[9]評估病人癌因性疲乏情況,共9 個條目,每個條目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癌因性疲乏越嚴重。
1.3.4 生活質量 以卡氏評分(KPS)[10]評估病人生活質量,共10 個條目,每個條目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健康狀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進行數據分析,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觀察組肝腎陰虛型15 例,脾胃虛弱型13 例,氣陰兩虛型11 例。對照組肝腎陰虛型14 例,脾胃虛弱型12 例,氣陰兩虛型12 例。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 單位: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 單位:分
① 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例數 肝腎陰虛型護理前26.95±3.91 25.39±4.12 1.046 0.305護理3 個月后16.05±3.25①18.78±3.42①-2.164 0.040脾胃虛弱型護理前27.98±4.40 26.11±4.27 1.160 0.256護理3 個月后16.35±3.09①18.93±3.46①-2.121 0.043護理3 個月后19.04±3.48①21.97±3.78①-2.174 0.039 39 38氣陰兩虛型護理前25.86±4.06 24.31±4.21 1.009 0.322
2.2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感受負擔比較(見表3)
表3 護理前后兩組自我感受負擔比較(±s) 單位:分

表3 護理前后兩組自我感受負擔比較(±s) 單位:分
① 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例數39 38身體負擔護理前12.08±2.54 11.17±2.62 1.548 0.126護理3 個月后15.44±3.92 14.37±3.79 1.217 0.227護理3 個月后7.25±1.89①8.26±2.04①-2.255 0.027情感負擔護理前6.84±1.41 6.49±1.47 1.066 0.290護理3 個月后3.33±0.98①4.02±1.04①-2.997 0.004經濟負擔護理前15.44±3.86 14.11±4.02 1.481 0.143
2.3 兩組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質量比較(見表4)
表4 護理前后兩組癌因性疲乏、生活質量比較(±s) 單位:分

表4 護理前后兩組癌因性疲乏、生活質量比較(±s) 單位:分
①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例數39 38 R-PFS KPS護理前63.08±6.76 61.19±6.93 1.212 0.230護理3 個月后41.85±5.24①45.09±5.86①-2.559 0.013護理前55.02±4.69 56.44±4.83-1.309 0.195護理3 個月后63.21±5.78①59.89±5.26①2.634 0.010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肺癌病人生存期明顯延長,而免疫治療作為腫瘤病人重要治療方案,可維持正常細胞功能,殺傷腫瘤細胞,增強免疫功能,對改善病人預后有重要意義。但免疫治療亦存在毒性反應,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程度損害,出現惡心嘔吐、疼痛、失眠、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癥狀,降低病人生活質量[11]。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配合高水平護理對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指出,對腫瘤病人治療期間進行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病人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對提高治療效果及依從性有積極作用[12-13]。但常規護理具有普適性,難以滿足不同病人的個性化需求,臨床仍需探尋更為科學、高效的護理策略,以提升護理效果。
從中醫角度分析,肺癌包含肝腎陰虛型、脾胃虛弱型、氣陰兩虛型等不同證型,且不同證型病人癥狀表現存在一定差異,臨床護理時應針對不同證型病人進行針對性辨證護理。辨證護理是中醫獨特護理模式,體現中醫的辨證論思想及整體觀念,而精準護理是近年提出的一種精準醫療概念,以病人為目標,以需求為基礎,體現護理實踐的針對性、專業性。吳茜等[14]將引入中醫手段的精準護理應用于甲狀腺癌病人,結果發現,病人術后疼痛、焦慮情緒等均明顯緩解,居家康復依從性提升,有助于促進病人病情恢復。高婭芬等[15]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中醫辨證施護方案,病人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均得到有效保護。本研究中護理3 個月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更加明顯,證實通過中醫辨證法指導的精準護理可針對不同證型病人實施個體化飲食干預及中醫防治策略,有助于緩解臨床癥狀。主要是因為中醫辨證與精準護理相結合可根據病人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如對肝腎陰虛型病人以滋陰補腎、疏肝養血為原則進行護理,對脾胃虛弱型病人以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為原則進行護理,對氣陰兩虛型病人以解毒清肺、養陰益氣為原則進行護理,同時針對性調整飲食情況、耳穴壓豆及按摩穴位,以達到最大限度改善病人身體狀況、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的目的[16-18]。
近年來,農村、城市肺癌發生率分別提高48%、30%,5 年生存率不足15%,位居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 位及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第2 位[19]。由于肺癌預后較差、治療費用高昂,大量研究顯示肺癌病人多存在一定程度自我感受負擔[20-21]。劉桂霞等[22]研究顯示,化療肺癌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處于中等偏高水平,且與病人心理彈性、疾病不確定感存在明顯相關性。另有研究表明,通過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肺癌病人負性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23]。本研究采用中醫辨證法指導的精準護理進行干預,針對不同證型病人情況調整飲食、按摩穴位,可起到平衡陰陽、通調臟腑之氣的作用,從身體機能、情志表達、對癥干預等多方面緩解病人癌因性疲乏,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這對降低病人自我感受負擔有一定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在照顧負擔評分中身體負擔、情感負擔均明顯改善,說明中醫辨證法指導的精準護理針有助于從身體、情感方面減輕病人自我感受負擔。
綜上所述,肺癌免疫治療病人采用中醫辨證法指導的精準護理進行干預,有助于促進臨床癥狀緩解,可從身體、情感方面降低自我感受負擔,且對減輕生活質量、改善癌因性疲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