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技術的誕生促使我國信息傳播領域高速發展,為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在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群眾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信息消費方式,導致傳統電視新聞行業的地位受到沖擊。本文重點探索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發展的有效路徑,以期能夠為電視新聞播音主持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促使其實現長遠、穩定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電視新聞;播音支持;創作樣態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8.063
播音主持作為電視新聞的主要報道方式之一,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對新聞現場的采訪以及對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評論等。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消費群體更易于接受“快餐式消費”,使得傳統的電視新聞,尤其是播音主持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為了鞏固自身地位、提高競爭力,必須要將創作樣態進行全面的創新和改革。盡管新媒體技術對傳統電視新聞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只要牢牢把握其帶來的機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創新和改革作為實現長遠、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夯實自身地位,提高傳統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1. 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的發展現狀
首先,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逐步成了部分電視新聞主持的主要創作手段,也沖破了以往新聞作品樣態在傳播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目前,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已經不只簡單地停留在對聲音、文字信息的傳遞,而且正在將更多的新媒技術手段加以更全方位的運用。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既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通過采用直接與前線新聞記者連線的方法,完成對新聞現場事件內涵的有效把握;也可運用新媒體技術,通過與新媒體受眾之間的有效溝通,增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向全方位展示新媒體技術給電視新聞節目所提供的多元化、個性化和信息化服務轉變。
其次,新媒體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不但能夠對新聞素材進行及時有效的收集和整理,還能使相關人員擴充主持方式和播音內容。目前,媒體平臺逐漸多樣化,并且也涉及到新聞播音節目,這對傳統電視新聞播音主持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同時也能夠有效擴展受眾范圍,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要利用這一特征,將自身所具備的影響力和受眾基礎進行全面發揮,進而將自身價值進行呈現。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下,受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更青睞于“短、快、時”的傳播方式,這不僅威脅到了傳統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地位,也會讓受眾在龐大的信息庫中,極易接收到錯誤的信息。除此之外,新媒體平臺的多樣式,使得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壓力和難度不斷增大,在市場競爭中逐漸使其原有的優勢。因此,需要不斷提高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將自身的優勢進行全面的分析,提高業務能力,進而對創作樣態進行全面的發展。
2. 新媒體技術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發展的特征
2.1 編排時效性
目前,電視新聞節目最主要的報道方式是現場采訪和現場連線的方式,這種報道方式完美地呈現出了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同時,也是體現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是決定其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環節。新聞播音主持人良好的語言表達和臨場應變能力,能夠對節目的整體性進行有效控制,由于在連線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因此,為了能夠及時地掌握現場信息,需要對主持人的能力進行嚴格的把關。同時,在主持人報道過程中,需要針對現場突發的各種情況,做出良好的應變。此外,為了彰顯節目播出的時效性,還需要主持人對新聞事件的后續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例如,在抗疫時期,央視新聞節目《新聞1+1》經常要對各種突發狀況進行全面的闡述,主持人利用豐富的經驗,與其他人員緊密配合,從而順利完成對各種新聞事件的報道。
2.2 內容交互性
將各種新媒體技術與新聞報道的演播室進行有效的結合,構建交互性較強的演播領域,并為新聞報道服務。例如,央視農業頻道全景全媒體交互新聞演播,能夠多人進行同時主持,破除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為主持人的互相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同時也能強化受眾的體驗。利用這種報道方式,能夠幫助主持人對新聞信息進一步處理,在對其他來源渠道的信號進行有效利用的情況下,選擇更為恰當的方式進行報道。
目前,新聞報道的方法和平臺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媒體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同時,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也能夠與受眾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溝通,互動性特征越來越突出。例如,在《第一時間》的新聞節目中通過彈幕式互動和增加演播室規模的方法,能夠使新聞報道內容與受眾有效融合,從而突破了傳統的固定地點報道方法,主持人可以在現場進行自由行動,對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義,高效實現了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有效交流。
2.3 新聞內容廣泛性
目前,新媒體技術廣泛應用至新聞行業中,展現出新聞播音主持節目的長遠發展走向。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節目會遇到眾多種類不一的新聞內容,使得新聞播音主持節目的形式逐漸多元化。因此,在此背景下,主持人應當將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在不斷多元化的新聞內容驅使下,對工作范圍進一步擴大。要擯棄傳統的發展方式,單純地對稿件進行誦讀,而是需要將多元化的新媒體技術進行合理的利用,在受限制的時空中,將新聞內容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進行高效呈現。對新聞事件所涵蓋的各個主體和內容進行展現,進而保障電視新聞播音節目在創作和報道中全面展現出真實的特征。同時,在傳播新聞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對轉播技術引起高度重視,通常情況下要利用信息技術的在線交流功能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具備較強的實時性,因此,對于主持人來說,需要具備極高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對主流文化構建其良好的認知結構,在實際的報道過程中,彰顯主持人飽含正能量的思想。
2.4 節目創作特色化
受眾對新聞節目的興趣與新聞節目的特色和權威具有一定的關聯。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新聞節目的特色逐漸彰顯,而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其語言藝術則是最具特色的一點。從以往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報道來看,很難將受眾規模進行有效的擴展。因此,為了能夠擴大受眾規模,主持人應當將自身的語言藝術進行全面的提升,進而構建富有特色的新聞節目。例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他將網絡流行用語融入到新聞報道中,形成富有趣味性的報道方式。在新媒體時代下,這種方式成為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節目的亮點,將自身的語言意識在新聞報道中進行完美的呈現,能夠有效地吸引受眾,為其呈現出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感的新聞報道,這不僅能夠拉近受眾和媒體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在兩者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
2.5 主流引導性
新聞內容、主持人和講解人員是構建新聞場域的主要部分。在構建交互式的新聞場域時,應當對各個崗位的人員在信息交流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保障,進而使得群眾能夠更為容易地找出新聞內容中存在的價值。因此,主持人作為新聞內容傳播和引導的主要能量,應當在對新聞內容進行報道時,時刻關注輿論的走向,并將錯誤的輿論引導至正確的走向。在信息時代,信息網絡不斷完善,新媒體技術使得部分演播室轉化為全媒體演播室。通過擴大演播室規模和增加攝像機數量的方式,使得主持人不再通過固定的方式進行新聞報道,并且能夠與受眾通過彈幕等方式進行實時交流。同時,新聞主持人能夠根據不同的新聞內容對主持樣態做出合理的轉變。例如,在對我國的冬奧會取得成績的報道中,演播室的主持人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轉變不同的報道形態,通過轉變情緒等方式,使得節目效果更為深入人心,讓受眾獲得更好的感官體驗。此外,主持人在進行報道時,需要對碎片化的信息進行高效的融合,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實現信息的交互性,從而達到信息內容的共享。
3. 新媒體技術時代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作樣態發展策略
3.1 提高播音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對任何活動的開展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而言,人格魅力同樣重要。因此,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應當在結合新媒體技術對工作內容的最新要求下,將創作樣態與具體工作進行緊密地結合,對自身的工作目標進行重新確立和分析,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此外,播音主持人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參與提升專業能力的培訓和活動當中,重視個人魅力的持續性提升,通過對文化知識和修養的提升,強化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主持人還要和受眾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動關系,將新媒體技術的主持手段進行合理的利用,打造觀賞性和實用性并重的新聞節目,并且要保證符合受眾需求,在提升影響力的同時,為受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新聞報道服務。
3.2 提高語言藝術的表達能力
在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下,媒體行業的市場競爭不斷增強,電視新聞播音主持想要鞏固自身地位,首先就需要主持人全面地掌握受眾的需求,對于受眾更易于接受的報道方式進行有效的探索,立足于社會的流行趨勢,深入基層生活,并根據受眾需求將新媒體技術進行合理的利用。其次,主持人也要對自身接受新文化與語言藝術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保障其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所呈現的文化理念和語言表達能夠彰顯出時代的氣息,對網絡流行用語的有效利用能夠不斷擴大受眾渠道,提高其影響力,從而獲得更多的收視率。例如,在2016年《養生堂》的一期關于結核病的節目中,主持人通俗的表達方式能夠讓觀眾了解到更多的結核病知識,尤其是在與彭麗媛進行結核病預防的交流中,采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一網絡用語,使得觀眾能夠在幽默的氣氛中,對結核病引起高度的重視。
3.3 注重多樣化語言風格和形式的應用
受新媒體技術的影響,除了新聞播音主持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之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新媒體創新觀念,對傳統報道方式的不足之處進行全面分析,進而作出調整,使得新聞報道突破傳統的枯燥嚴肅的限制。例如,主持人在對新聞內容進行評論時,要突出自身的語言表達特色,利用多個平臺的互動交流性,將社會上對新聞事件的看法進行有效的解讀。在電視新聞的報道中,主持人是直接面向受眾群體的,將自身具有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合理的利用,能使受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著名主持人撒貝寧主持的《今日說法》節目,其極具特色的語言表達魅力和表達方式是受眾關注其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受眾都是從關注其人之后再到關注其節目,進而讓很多受眾對法律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總之,在將新媒體技術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深度融合中,主持人要將自身風格進行呈現,進而才能有效推動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3.4 充分發揮節目品牌效應和權威影響
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傳統電視新聞的地位不斷被動搖,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電視新聞主持應當制定具體的解決措施,并與節目的品牌和權威進行有效的融合,例如,通過不斷提升主持人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將其知名度不斷提升,進而使受眾對其產生信任;立足于節目內容,邀請專業人士對新聞事件進行講解,使得節目的權威性有效提升,強化對受眾的感染性,使其能夠更為容易地接受節目內容。例如,《百家講壇》節目,始終堅持以專家為大眾提供服務的方式進行展開,節目能夠在專家和大眾之間構建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進而使得我國的優秀文化能夠得以有效的傳遞。同時,由于在現階段的信息海洋中,存在眾多虛假信息,受眾證實信息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節目需要將自身的專業優勢進行有效的彰顯,在引導受眾對信息進行真假辨別的同時,使其能夠有效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推動品牌效應和權威影響的充分發揮。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技術時代中,媒體行業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對于傳統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節目而言,需要將新媒體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而這就要求主持人要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在主持方式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創新,進而形成具備自身特色和魅力的報道形式,對主持人的引導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保障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行業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灑.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06):72-75.
[2]吳濤.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發展趨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01):63-64.
[3]王秋碩.融媒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創作互聯網化的表征與進階[J].當代電視,2021(05):97-100.
[4]程旭.新媒體時代關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9):74.
[5]宋奕.融媒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創作的"三化合一"[J].青年記者,2019(26):6-7.
作者簡介:尹劍虹,浙江省臨海市,一級播音員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