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電視新聞采訪攝影要學會運用攝影技巧,提高攝影技術,提升電視新聞采訪的價值。與此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強對攝影基本功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對多新聞場景的報道提高攝影技能和攝影水平,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整體素養,彰顯新時代電視新聞采訪水平。本文就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技巧及基本功訓練作出具體探究。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基本功訓練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8.064
電視新聞采訪是一項綜合性的媒體工作,其集畫面、聲音、圖文等資源為一體,使電視機前的觀眾從看、聽、讀三個方面了解新聞,觀看新聞。“觀看”則是通過畫面給予觀眾的視覺體驗。電視新聞采訪當中攝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整個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具有紀實性特征。在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攝像通過鏡頭記錄新聞事實,提升新聞采訪報道的真實性和空間感,使新聞采訪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下,視頻畫面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化使觀眾對電視新聞采訪的畫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訪攝像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觀眾的實際需要,明確攝像的作用和影響,定位自身優勢與特點,從新聞畫面素材到鏡頭的轉換運用上都要進行技巧的提升和完善,從而提高電視新聞采訪的整體效果和影響力。
電視新聞采訪作為一門聲畫有機結合的綜合性傳媒方式,其畫面信息量的大小和構圖是否完美會直接影響到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和觀眾的收視率,也會影響電視新聞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實力。電視新聞采訪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突發新聞情況。面對這種情況要求攝像記者要在第一時間通過鏡頭對新聞事實進行記錄,客觀地反映出新聞事實的整體過程。同時要通過鏡頭展現出與記者采訪相對應的畫面,保證畫面的完整性和視覺感,能夠讓觀眾在視覺上形成較大的沖擊力,形成聯想畫面,給予觀眾完整的新聞采訪信息。另一種情況是提前對新聞采訪進行規劃和設計,這就要求攝影記者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和結構能力,能夠根據記者采訪的方向、內容進行畫面的調整和轉換,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跟隨鏡頭中的畫面與采訪內容進行聯系與融合,突出新聞采訪的深層次內涵,從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興趣度。無論哪種情況的出現,都離不開攝影技巧的運用,因此要加強攝影記者的基本功訓練,培養攝影意識、攝影能力和攝影素養,從而提高電視新聞采訪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本文將從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的重要性、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特征、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以及電視新聞采訪攝影基本功訓練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的重要性
1.1 電視新聞采訪真實性的體現
電視新聞采訪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當前的很多線上新聞媒體為了提高新聞的收聽收看效率,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會通過夸張的標題和浮夸的新聞內容吸引受眾注意力,更有甚者會通過制造虛假畫面來影響觀眾的判斷力,這些都是違背電視新聞采訪原則的行為。攝像就是通過鏡頭可以客觀、清晰地記錄新聞發生的過程,新聞采訪的內容,并將其真實地進行畫面呈現。攝像具有指導性、新聞素材說明性、新聞主體保護性等特征,這樣就可以增加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使新聞采訪內容主題更加具有信服力和感染力,觀眾會通過鏡頭的引領了解新聞的真實發展過程,了解采訪內容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內涵是什么。所以攝像可以增強電視新聞采訪的真實性特征。
1.2 增強電視新聞采訪的實效性
電視新聞采訪就是聲音和畫面的結合與統一,這樣才能夠提升新聞采訪整體的立體感與空間感,展示出電視新聞采訪的真實情況,給予電視機前的觀眾畫面的沖擊感和震撼力。尤其在對一些突發性新聞進行采訪報道時,攝影畫面能夠更加直觀地體現出現場的情況,讓觀眾感受到現場的氛圍,從而使觀眾具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很多觀眾無法通過新聞采訪得到的信息以及資源通過畫面都可以找尋到更多的元素信息,增強了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獲取能力。通過鏡頭畫面以及新聞采訪需要可以使觀眾勾畫出整體的新聞情節和形式,帶給觀眾空間轉換的新聞采訪效果,提升了新聞采訪的空間感,從畫面的角度增強了電視新聞采訪的實效性。
1.3 潤色新聞采訪內容
圖文、聲音、數據,是電視新聞采訪的主要元素。攝像的畫面感具有指導性作用,可以讓觀眾對重點的新聞采訪內容進行劃分,從而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在一些重大事故的新聞采訪當中,攝像的特寫、鏡頭拉近拉遠等技巧的運用能夠給電視機前的觀眾較強的視覺沖擊,這樣就會給觀眾帶來心理和視覺上的雙重體驗,幫助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聞采訪現場,有效傳遞了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信息,對新聞采訪內容整體進行了潤色和整合,觀眾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到新聞采訪想要傳達的核心內容與實質,從而提升電視新聞采訪的整體效果,增強影響力與感染力。
2.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特征
2.1 形象性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是通過畫面的形式與記者的解說相結合形成的媒體節目,觀眾通過視頻畫面了解新聞事實以及后期發展。立體性的畫面將新聞采訪內容展示得更為豐富,將內容豐滿化、具體化,可以說將內容形象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其次畫面的層次設計也會突出新聞采訪的內容與結構,通過畫面的移動和轉換突出新聞的主題與核心,這樣在觀眾面前其反映的內容更為深刻,也能夠加深觀眾對新聞內容的印象,從而使觀眾將其情感進行完整性、真實性表達。尤其針對突發性新聞事件,或者具有國際視角的大型新聞事件,在實際采訪當中畫面能夠提升新聞采訪內容的整體水平,以更加具有震撼力的視覺效果來激發新聞價值。
2.2 時效性
大部分的新聞采訪都是沒有設計預案的,新聞事件具有突發性特征,因此在新聞采訪中攝像要迅速找到拍攝的角度和光線,找到新聞采訪的主題并進行畫面的專業構圖,能夠在第一時間對新聞采訪內容進行專業拍攝,并保證畫面的完整性強、審美水平高。與此同時,時效性的特征要求攝像記者必須時刻作好準備,保持采訪內容的高度敏感性和專業性。
2.3 復雜性
新聞采訪攝像具有不確定性,尤其在對一些重大事故的新聞采訪中,后面會突然發生什么樣子的狀況都是無法預料的。這就要求攝像記者要具備隨機應變能力和抓拍的能力,能夠對新聞采訪現場發生的變化進行及時捕捉,能夠與采訪主持人進行良好的配合與互動,這樣才能夠保證新聞采訪的完整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同時其復雜性也體現在突發性短暫性的現場變化。很多時候新聞采訪只是在瞬間被現場情況打斷,這時作為攝像記者就要通過鏡頭及時對現場情況進行拍攝,而后又要迅速進入到之前的采訪狀態當中,這就要求攝像記者要具備專業的判斷能力和專業素養,能夠對新聞采訪中的突發狀況進行調整和轉換,從而完成新聞采訪工作。
3.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技巧
3.1 電視新聞采訪畫面的構成
在眾多的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需要注意結構平衡。在拍攝前,應該仔細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并在取景器中完成結構。在設計構圖時,應該保證整體畫面整潔順暢,突出主題,并且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背景或者換一個角度開始拍攝。在整體的畫面色彩結構上需要注意色調的配合,保證背景顏色與其他主體色調不重復或相似,以便讓整體畫面具有較好的色彩感和層次感。
在拍攝運動的物體時,構圖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新聞采訪是要跟隨記者的腳步和受訪者的角度進行跟拍,為了讓畫面更加有趣,我們必須確保背景不會出現任何容易分散觀眾注意力的物體。否則,畫面會變得雜亂無章,失去主題,使人感覺畫面混亂不堪。
3.2 正確巧妙運用“光”
在拍攝過程中,正確的曝光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曝光不足,電視畫面會變得暗淡無光,影響圖像的細節。相反,如果曝光過度,圖像會變得模糊不清,缺乏灰度層次,導致圖像亮部細節的損失。因此,正確運用燈光是電視畫面構圖的基礎和核心。如果燈光產生了影響,作品的結構視覺效果和藝術氛圍也會產生轉變。攝影記者必須充分利用燈光,才能拍攝出完整的新聞采訪情節,讓觀眾輕松地了解故事產生的時間、天氣等信息,也能夠讓觀眾細致地了解到新聞采訪中的內容與之相匹配。因此,燈光的選用對于電視節目攝影和影片畫面結構質量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確定新聞采訪事件環境和時間的基礎。
3.3 注重畫面的穩定性
穩定的圖像畫面是攝影師的基本技能,也是創作出優秀作品的關鍵。保持圖像畫面的穩定不僅考察其技能,還考察攝像記者對鏡頭的實際運用能力和邏輯能力以及想象力。鏡頭即攝像記者表達的載體,攝像記者通過鏡頭呈現的畫面進行表達。因此在捕獲靜止的圖像畫面時,應該經由調節尋像器的側邊和被攝物品的直角曲線來調節圖像鏡頭畫面的水平方位,以獲得更加漂亮的圖像鏡頭畫面。為了保證拍照的質量,我們需要保證人體的穩定性。首先,要放松全身,讓雙腳自然張開,調整好呼吸,保證通氣的均勻。其次,要將身體重心降低,穩定雙腳,用左手持機,將肘部抵住胸口,用臉的側面和雙手三點固定住機器進行拍照。最后,也可以在拍攝過程中讓自己靠近一個穩定的人物。
在拍攝運動鏡頭時,應該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在移動時,應盡量保持上半身不動,并將重心降低,兩腿彎曲,以小步直線進行移動,確保畫面平穩,避免出現波浪或跳躍式晃動。在跟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起落幅度的精確性和合適的焦距。
為了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我們應該合理利用攝錄像機三腳架的穩定性,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防止機器抖動,還能保證畫面的清晰度和流暢度。
電視新聞采訪拍攝中運用到的技巧既需要日常積累,也需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需要攝像記者抓住每一次拍攝的機會,善于總結和分析,對技巧進行反復琢磨與練習,這樣才能夠將自身的水平和新聞采訪價值凸顯出來。
4. 電視新聞采訪攝影基本功訓練
4.1 提高攝像記者的思想意識和綜合素養
作為一名攝像記者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要意識到電視新聞采訪攝影不僅僅是要將畫面呈現出來,還要與其新聞采訪內容相結合,要通過畫面突出新聞采訪的內涵與核心,能夠讓觀眾通過畫面聯想到其內容并與之相結合。因此攝像記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進行思維的鍛煉和訓練,明確拍攝主題,并根據拍攝主題進行畫面的構圖與構思,在整體的新聞采訪中要結合新聞采訪內容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提高自身的主題意識和規劃能力。在每一次的新聞采訪攝影中要注重總結與分析,增強對新聞內容攝像的判斷能力與整合能力。同時在新聞采訪結束后,攝像記者要根據后期的拍攝素材與新聞采訪記者進行及時溝通與分析,認真找到自身攝像中的問題與不足,并總結經驗。因此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攝像記者要加強日常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并始終秉持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從拍攝主題意識到攝像技巧,從根本上提高其攝像水平,提高新聞采訪的攝像水準。
4.2 注重畫面審美能力的訓練
攝像記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優質的畫面才能帶給觀眾更加新鮮、更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攝像記者要加強對審美能力的提升,即關注如何放置人在畫面中的位置,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位置上要根據新聞采訪內容如何進行轉變,在什么情況下提升采訪者的主體位置,如何通過鏡頭展示新聞采訪的內容等,這些都對畫面的整體審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日常工作中攝像記者要注重分析“動”與“靜”的關系,只有將“動”與“靜”進行合理的融合,才能夠使畫面呈現出應有的美感與畫面感。所以攝像記者要注重對審美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多注重觀察和分析,針對不同的新聞采訪內容提出相應的畫面審美觀念,并根據提出的審美建議進行畫面拍攝。
4.3 對細節的拍攝訓練
細節在電視新聞采訪中是重要的元素體現。無論新聞采訪內容細節,還是攝像畫面中的細節,都可以將新聞采訪要交代的內涵準確地表達出來,讓觀眾通過細節抓住新聞的采訪核心。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對細節的訓練和培養。首先攝像記者要學會根據新聞采訪內容進行細節的提取和抓捕,從內容上挖掘細節;其次要通過畫面細節找出新聞采訪中無法體現出來的內容,以畫面的形式進行表達。如果在現場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要具備相應的新聞敏感性,注意觀察現場發生的情況和變化,善于捕捉具有特征性的細節,能夠反映新聞采訪內容的細節,這樣能夠提升新聞采訪的整體質量與效果。
5. 結束語
電視新聞采訪攝像要始終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新聞采訪攝像要注重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升攝像技巧和攝像水平,加強基本功的培養與訓練,從而提升電視新聞采訪的整體水平與效率,促進電視新聞采訪節目的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雄.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技巧及相關基本功訓練方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13):153,155.
[2]徐江輝.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J].記者搖籃,2021(04):162-163.
[3]王正建,王裕迪.從實戰角度出發談電視新聞采訪構圖的審美意識[J].棗莊學院學報,2020,37(06):105-109.
[4]張鑫.探究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7):114-115.
[5]張杰.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技巧及基本功訓練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2(16):129.
作者簡介:韋良成,貴州省都勻市人,主任記者,研究方向:電視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