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深化改革,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標的推行,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此背景之下,體驗式學習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對提高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給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動力。體驗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小學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基于數學中體驗式學習的實際教學情況,探究了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點,明晰了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并進一步提出了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提高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實效性。
一、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點
(一)具有親歷性
體驗式學習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學習,它更重視能夠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思考問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受不同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這些數學知識都是其親身經歷過的,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師在運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模式時,也會為學生設置相應的任務和問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課堂之中。
(二)具有情境性
對于體驗式學習來說,情境性是它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體驗式學習是建立于情境模式上而實現的,需要在學習期間建設相應的情境,并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情景當中,制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并且大幅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情境,搭建好數學教學的基本形式,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
(三)具有實踐性
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來說,大多數數學知識都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來解決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問題,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會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參與到體驗式學習的實踐活動當中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四)具有情感性
在傳統模式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會忽略學生對于所學部分教學內容的看法和情感,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在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能夠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看法和見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尊重,進一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更注重讓學生根據生活情境進行數學學習,以提升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處于主體地位,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進行探究實踐,學習的過程更加自由。并且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情境聯系在一起,也有利于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和畏難心理,并且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找到問題的答案,更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得到了數學學習的滿足感,最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當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對于學生今后數學學習起到重要促進意義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于學生的教學不再注重于知識技能的教學,也要求學生能夠從學會到會學,進行一定的轉變。同時,學生在體驗式學習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通過自主探究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讓學生學會交流合作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除了要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外,還要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意識以及和同學、教師交流的能力。采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認識到“1+1大于2”的學習效果,通過分組討論或者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來進行共同的學習,相互促進和合作。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四)增加數學學習趣味性
體驗式學習不同于傳統學習方法,學習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可以親身來體驗數學的原理,通過實踐來領悟數學規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不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能實際體會到生活當中的數學智慧,感受到數學的豐富多彩,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或者觀察來進行數學實踐,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
三、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教學中的現狀及問題
(一)現狀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還處于較為朦朧的階段,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和知識的接受能力是較強的。但也由于自身心智水平發展的限制,對于各種基礎知識也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應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
但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不注重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講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雖然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的,但是自身不理解這些實踐結果的意義和運用方法,對于學到的知識不會變通,只會使用相應的數學公式來解決問題。甚至有時體驗式教學方式只是進行灌輸式教學的形式,并不具備體驗式學習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出現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雖然學生能夠較快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但也導致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有所下降。
(二)存在的問題
1. 師生對體驗式教學的理解程度較低
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但在實際教學當中,數學教師在引進這種教學方式時,面對的小學生年紀較小,數學理解能力較差,數學基礎知識薄弱,擔心其不能進行自主探究的體驗式學習,只采用體驗式學習的形式,卻全程由教師來把控教學。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是片面的、形式化的,并不能發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2. 缺少師生合作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
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采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方法時,更加注重讓學生進行問題探究,不注重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也不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甚至認為浪費課堂時間,這樣的體驗式教學達不到體驗式學習的目的。并且缺少師生合作以及學生之間合作的體驗式教學也是不具有實效性的,不僅不會節約課堂時間,反而會降低課堂效率。
3. 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大大提高。但目前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大多比較活潑好動,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這大大影響了體驗式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引入良好的學習情境進行教學,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就不容易形成一定的數學學習氛圍。
四、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想要通過體驗式學習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必須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設立一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研究,根據自身的理解對數學知識進行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建立清晰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體系,在解決問題當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趣的乘法計算》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計算“24×11”“62×11”“53×11”這幾組乘法,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可以發現這幾組數的結果具有什么樣的規律呢?”然后緊接著再提出“35×11”“22×11”“44×11”等,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規律進行推算,檢查運算結果是否正確。最后能夠熟練運用兩位數乘11的數學規律。學生在進行舉一反三和規律尋找當中,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想要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以小學數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章《運算律》這部分當中加法交換律的教學為例。教師應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發現和概括加法運算律之后,還要讓學生能夠運用和掌握運算律。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提問:“一個班級里有23個女同學和18個男同學,那么這個班級里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呢?”有些同學列出了23+18=41(人),也有一些同學列出了18+23=41(人)。他們雖然列的式子是不相同的,但是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逐漸學習到將數字帶入到實際的情況下進行運算的學習方法,能夠更加高效地運用加法交換律。
(三)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和討論
在體驗式學習的過程當中,討論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展開數學體驗式學習。
以小學數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后,給出相應的練習題目,如“12.2-0.5”“1-0.2”“1.5-0.5”等。接著將學生分為四到六人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運算比拼,看哪一組能夠將小數加法和減法計算得更加準確和快速,并讓學生在進行題目解答時,尋找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規律,掌握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當中,不僅掌握了基礎的知識和能力,也提升了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貼近生活,感受數學魅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想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數學的能力,就要讓學生在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真正會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設立一些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切實去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以小學數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年、月、日》這部分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工具動手做一個鐘表來學習24小時計時法。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于時間的運用是較為廣泛的,教師安排學生通過制作鐘表來學習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學生通過制作鐘表解決了認識時間的問題,從而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習是今后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會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同時也應通過使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