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 王奮玲 劉來喜

摘 要:針對志丹縣的自然氣候條件,根據塑料薄膜的特性,闡述了塑料薄膜在蘋果生產中的運用效果,提出了應用技術措施。
關鍵詞:塑料薄膜;自然氣候條件;蘋果;應用技術
志丹縣是陜西省“十一五”以來發展的蘋果新生產區,截至2020年底,蘋果面積為1.58萬公頃,成為陜西北部山地蘋果“北擴”生產基地縣。在十多年的蘋果生產發展過程中,蘋果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和低溫危害,曾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抽條、樹體生長緩慢、果實品質低等問題。通過多年探索總結了塑料薄膜在蘋果生產中的應用技術,提高了幼樹的成活率,促進了蘋果的健壯生長發育,提高了果實品質。
1 志丹縣自然氣候條件
志丹縣屬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平均海拔1093~1741米,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7.8 ℃,極端最低氣溫-24.9 ℃。春季干旱風大,氣溫回升快,土壤溫度回升慢,土壤完全解凍期3月28日。平均無霜期148天。年平均降水量520毫米,多集中在7—9三個月,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332小時。果實成熟期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低,病蟲害少,日照充足,紫外線強,有利于蘋果糖分的積累,是陜西省延安市北部山區蘋果優生氣候區之一[1]。
2 塑料薄膜在蘋果生產中的應用技術
2.1 防止蘋果幼樹越冬抽條的措施
2010年3月,志丹縣境內1~3年生蘋果幼樹發生了嚴重的抽條現象。調查結果表明:2009—2010年度蘋果幼樹越冬抽條的嚴重程度屬歷年罕見。11個鄉鎮幼樹主干10厘米以上部位全部抽干的植株,1年生樹平均為70%,2年生樹平均為45%[1]。針對蘋果幼樹越冬嚴重抽條的問題,2011年以來采取了“前半年促進樹生長,后半年控制樹體生長”的“前促后控”的綜合管理技術和地膜保護技術,2011年春季的平均抽條率降低到3%。
2.1.1 秋季覆蓋地膜增溫保墑 對3年生以下的幼樹,在秋季地凍前樹盤下覆蓋0.012毫米厚的地膜。由于地膜增溫保墑的特有作用,提高了地溫并保墑促生長。果園覆蓋地膜與未覆蓋地膜相比,冬季凍土層厚度較薄,春季解凍早而快。2012年3月10日調查,覆蓋地膜的土壤全部解凍,濕度大,未覆蓋地膜的土壤地面下35~53厘米土層末解凍。而且覆蓋地膜的果園比未覆蓋的蘋果幼樹發芽早3~5天。秋季覆蓋地膜有效地減輕了幼樹抽條的發生程度。
2.1.2 蘋果幼樹的越冬防護 在11月下旬蘋果樹體進入自然休眠后,用0.007毫米厚、10厘米寬的塑料薄膜包裹三年生以下的樹體主干[1],于5月上旬樹體發芽后解除。塑料薄膜纏樹干減少了樹體水分蒸發,有效地緩解了幼樹的抽條現象。據調查:2009年10月25日志丹縣杏河鎮青界灣村480畝紅富士二年生幼樹,采用了彎曲壓倒埋土法防寒,2010年3月18日撤土放苗時發現幼樹基部10厘米處發生了壞死現象,通過調查發現因二年生幼樹樹干較粗而硬,壓倒彎曲處受傷,在冬季低溫時發生凍害而壞死,壞死率達86%。從2012年秋季改過去幼樹埋土防寒的方法為塑料薄膜纏樹干法,塑料薄膜纏樹干對樹體沒有損傷,成活率高、省工、簡便易行。
2.2 塑料薄膜在蘋果苗栽植建園的應用技術
在延安以北的地區冬春季氣溫回升快,風大,樹體水分蒸發量大。地溫提升慢,解凍遲,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弱,引起幼樹根系供水滿足不了樹體水分蒸發的需要,造成幼樹在冬春季失水死亡現象。2013年秋季采用栽植后地面覆蓋地膜,定干后用10厘米寬地膜包纏全部樹體,于次年發芽前即清明時,解除頂部20厘米地膜,露出整形帶,任其自然發芽抽梢,當新梢長到15厘米以上時解除全部地膜,在志丹縣杏河鎮金盆灣新栽1200畝蘋果苗木成活率達93%。2014年春季在志丹縣旦八鎮墩灣村新栽300畝蘋果苗木,栽植后地面覆蓋地膜,定干后用10厘米寬地膜包纏樹干80厘米高,頂部露出20厘米整形帶,任其自然發芽抽梢,成活率高達95%。相對于過去傳統秋季栽植埋土防寒法和春季栽植后套直徑5厘米塑料筒法,新的塑料包纏法比傳統方法省工、成活高、管理簡便易行,特別是不用抹芽,樹干光滑。據劉來喜在延安職業學院試驗:2018年10月3日栽植10株禮泉短富、10株矮化砧瑞雪、10株雞心果,栽植定干后,用5厘米寬農膜包纏樹干80厘米高,頂部露出20厘米整形帶,連續纏干4年,農膜自然分化脫落,沒有死亡現象,樹干有輕微的表皮灼傷呈淡棕色,經過一年的生長樹皮恢復正常,樹體生長良好。目前塑料包纏樹干法栽植幼樹建園,在延安以北地區得到了普遍推廣,效果良好(圖1~圖4)。
2.3 塑料薄膜在蘋果結果期的應用技術
2.3.1 地膜覆蓋的應用技術 2011年前采用春季3—4月份進行樹盤覆蓋0.012毫米厚的普通白色地膜,膜較抗老化,使用期可達一年左右。由于延北部山地春季干旱較為嚴重,覆蓋時間較遲,春季土壤含水量低,保墑差,樹生長結果較差,特別是春季幼葉生長慢、葉色淡,致使春季新梢生長慢而短,造成坐果率低、果實小,果形較偏斜。2012年秋季開始試驗在10—11月份土壤凍結前采用樹盤下通行覆蓋膜寬1.5米的黑色普通地膜,兩塊地膜覆蓋成內高外低的“馬鞍形”,在地膜外沿保留20厘米深、寬20厘米的溝,使雨水集中在膜外沿的淺溝內,是吸收根系分布最多的地方,水分利用率明顯提高,樹體較2011年前新梢生長快而葉片大,坐果率高,果個較大。在2016年2月20日調查,覆蓋地膜的土壤呈濕潤狀態,而沒覆蓋地膜的土壤0~15厘米范圍內土壤呈干燥狀態。秋季早覆蓋地膜后樹體發芽較不覆蓋地膜早3天,坐果率高,果個較大。黑色地膜抑制了雜草生長,節省了除草人工。地膜比地布保濕效果高2倍,但使用壽命沒有地布的時間長(3~5年)。建議在延安北部干旱地區采用黑色地膜上覆蓋園藝地布的雙層覆蓋,更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和有機質[2],增產提質效果也會更好。目前,秋季覆蓋黑色地膜得到了全面普及應用。
2.3.2 塑料薄膜處理蘋果樹傷口的應用技術 蘋果樹愈傷組織的形成需要較高的溫濕度,塑料有很好的保濕增溫作用。用塑料薄膜包扎傷口能很好地促進傷口愈合。蘋果大樹嫁接改換新品種,采用硬枝皮下接時,用塑料薄膜包扎所有傷口,接穗用塑料條纏繞包扎,只露出芽體,起到全部保濕的作用,成活率非常高。對于樹體過大的傷口,用濕泥涂抹傷口,再用塑料薄膜全部包扎,使傷口處于高濕條件下,傷口愈合快。據劉來喜試驗用菌毒清涂抹腐爛病病疤后,用菌毒清和成濕泥涂抹病疤,再用塑料薄膜全部包扎,對腐爛病防治效果相當好,而且病疤傷口愈合快。
參考文獻
[1]? 牛懷榮,羅雪琴,馬春華,等. 陜西志丹蘋果幼樹越冬抽條調查及預防措施[J].中國果樹,2012(1):53-55.
[2]? 楊熠路,胡 楓,倪照君,等. 園藝地布覆蓋對桃園土壤和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果樹,2021(8):24-30.
作者簡介:胡濤,男,農藝師,電話:1592916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