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冰梅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高中生寫作表達上存在的諸多問題,再進一步研究分析通過創意寫作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有新意、深意以及更具有真情實感。希望通過這次探索,可以為解決目前高中生寫作表達上的困境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高中生? 創意寫作? 寫作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4-0175-03
一、高中生寫作表達現狀
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在這個反映過程中會受到來自主觀世界和客觀的不同程度影響和限制,使思維所得的成果不能全面而自然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現在的大學生存在著“對于文章體裁的涉獵較為單一,主觀創作意識搖擺并囿于模板之間舉步不前抑或寫作風格錯誤搭配導致主題思想混亂,情感線索模糊”[1]等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是在中小學階段留下的病根。目前我國高中生寫作水平不能滿足社會對青年人寫作能力的要求。思想認識較淺,表達能力偏低,邏輯思維偏弱,缺乏創新意識,無疑是高中生寫作表達普遍存在的狀態,而在表達上存在的問題中,以下幾點尤為突出:
(一)拘泥陳規,表達缺乏新意
大部分高中生寫作存在著因高考作文體系而來的命題寫作、任務驅動型寫作,或深陷“議論文”“說明文”“戲劇”“新聞寫作”等分門別類的所謂“創作技巧與技術訓練”誤區。這些創作規則和寫作技巧在學生的思維中已形成定勢,到寫作時,學生總會先看要求寫什么文體,然后腦袋開始浮現相應文體的規則和所謂技巧,以達到文體格式的要求。在這種拘泥陳規的創作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受到極大限制,不能充分進行富有邏輯性、智慧性及主動性的思考與自我表達。
另外,大部分高中生的作文中,較多地使用“公用素材庫”中的素材,作文里面經常出現司馬遷、海倫·凱勒、愛迪生、牛頓……由于升學壓力大,學業繁重,大部分高中生“課外閱讀內容單一,大部分是課程輔助教材,缺乏科學文化類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書籍涉及范圍不夠廣泛,限制了高中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2]高中生視野狹隘,思維受限,存在堆砌素材的問題,缺少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認識,內容表達缺少新意。
(二)思想認識膚淺,表達缺乏深意
在高中生的課余時間中,部分學生會沉溺于網絡游戲、電視劇等娛樂活動,很少有學生會靜下心來進行深度思考。在閱讀上,“高中生課外文學閱讀存在著閱讀時間碎片化,閱讀內容流行化、娛樂化,閱讀質量不高,閱讀引導不力,良好閱讀習慣、環境未形成等問題”。[3]閱讀面窄又缺乏深度思考使得學生缺乏自己的獨特見解,認識膚淺。另外,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在講解作文時未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深入分析,僅僅是抓住中心句就開始寫作。又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沒辦法在課堂上完成分析、思考、立意、寫作、交流、修改等全部環節,不能系統完整地挖掘材料的深意。寫作教學的常態就是“教師評改完作文之后, 便等同于寫作訓練的結束”[4]。久而久之,從缺乏思考到懶于思考,最后人云亦云。膚淺的認知導致膚淺的思維成果,學生的寫作表達就會缺乏深意。
(三)個人感悟不夠,缺乏真情實感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高,加之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學習任務重,高中學生們大多埋頭苦學,缺乏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在寫作的時候難免陷于仿寫改寫,存在堆砌作文素材等問題,缺乏自我認識和思考。
高中學生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表達中總是潛藏著一個評判者,這個評判者限制著學生表達的自由度,讓學生在表達中往往掩蓋自我內心真實的想法,迎合一個個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衡量尺度,因而在高中生的“寫作中要么是夸大其詞,滿篇都是高談闊論,要么是簡單的論述,太過于平淡,缺少創新,沒能將內心的真情實感完全地表露出來”。[5]這種缺乏真情實感的表達,讓學生的語文寫作流于形式,拼湊痕跡重,顯得生硬,從而使得學生們的作文模式化、刻板化,同一話題之下的學生作文相似度高,表達缺乏真情實感和個性化。
二、創意寫作對高中生寫作表達的作用與意義
創意寫作是一種涵蓋了虛構和非虛構,以回憶錄、小說、戲劇、詩歌等諸多文本和形式的寫作,極重視寫作活動對思維的開發,思想的啟迪,靈性的養積以及對自我表達與實踐能力的提升。“創”即是文章要具有創新思想,“意”即是認識要具有深意,這才是所謂“創意”。
(一)在構造故事中激發寫作興趣
“在影響學生學習水平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占據著重要的位置。”[6]缺乏興趣使學生的表達欲望降低,對寫作文產生恐懼、抵觸情緒。學生寫作文大部分情況只是為了完成作業或應付考試,這嚴重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看到學生為了寫作文而絞盡腦汁,痛苦不堪,因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加入創意寫作的相關練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5~8名學生組成一個創作小組,這個小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地方,更是分享交流的地方。在創作小組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們進行經驗交流,小組成員們互相指出創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各成員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文章,小組成員之間以作品為媒介交流討論,大家對文章提出優點、缺點、修改意見等。另外,還會舉行一些專題性的討論會,既可以是針對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的專題討論會,也可以是針對用詞練字、架構故事、文章各部分結構模式的專題討論會。這種模式“既尊重學生的寫作創意和個性,又尊重創意寫作規律,即寫作可以教學,可以討論”。[7]
落到實處,筆者有時會讓學生根據關鍵字寫小故事。例如:少年、少女、舞會、紅玫瑰、夜鶯、唱歌。寫完之后,在小組內分享自己所寫的故事。有學生寫:這是1942年,少年的代號為“夜鶯”,他接受黨組織的任務,有一天,要去上海一個富豪家舉行的舞會上給接頭人送重要情報,如果要找到接頭人就得仔細聽舞會上的歌曲,接頭人會唱一首關于“夜鶯”的歌。在舞會上少年遇見了曾經青梅竹馬的暗戀之人,因戰爭多年未有任何聯系,兩人相見,自是歡喜,共舞一曲之后,少女便說要為大家獻唱一曲,少年一臉幸福地望著臺上的少女,卻震了一驚,這才明白少女便是自己要找的接頭人,這時少年便隨手拿了杯子里的紅玫瑰上前去獻給女孩。舞會結束,少年悄悄跟在少女后面,這時卻突然出現好多特務,少年雖身手不凡,卻始終寡不敵眾,不幸要害中槍。少女聞聲來看時,特務已無蹤影,只剩下血泊中的少年,猶如晴天霹靂,少年這時說明自己身份,更是讓少女震驚不已,少年犧牲,少女拿到情報,在淅淅瀝瀝的雨中跳起了剛剛他們在舞會上跳的舞,一襲紅裙在雨中飄舞,煞是凄艷。也有學生寫:少女本是國王的獨生女,因漂亮而被新王后嫉妒,被施魔法變成一只丑陋的夜鶯,要想解除此咒,必須要一位王子愿意送她一支紅玫瑰并真心實意為她唱一首歌。夜鶯苦等一日又一日,終于聽說鄰國國王要舉行舞會,夜鶯偷偷飛進舞會,卻看見一個少年拿著一朵紅玫瑰躲在角落里流淚,夜鶯飛過去停在少年肩上,安慰般地把頭輕輕貼在少年脖子上。少年說:“小夜鶯,也就你陪我了,父王總覺得我沒能力,舞會上也不讓我為他獻唱,父王總是偏愛幾個哥哥,我是多么希望在舞會上為父王獻上一曲,然而這個想法都是如此奢侈。”這時小夜鶯飛起來,用頭輕輕蹭了一下少年的臉,少年倍感溫暖。“小夜鶯,不如我唱歌給你聽,來,這朵花也送給你。”小夜鶯用嘴銜著玫瑰,少年開始了輕聲歌唱,一曲完了之后,夜鶯變成了美麗無比的公主。最后少年成了國王,統一兩國。
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故事情節,有神話的、童話的、戰爭時期的、古代的……在構思故事的過程中,不用去考慮語言和結構,只需要去組建自己的故事。在分享的過程中,聽著別人的故事,享受和驚嘆之余倍感輕松愜意,讓學生對寫故事有了濃厚的興趣。
同時,筆者會讓學生堅持每天寫自己內心的想法,哪怕是一句話也好,也許是一天中發生的某件事情所引發的感悟,也許是被某個瞬間所觸動時心靈的感悟,也許是一段時間的心理歷程。在不斷地表達自我內心感受的過程中,自我表達能力便在無形中得以提升,而更重要的是學生對于生活有了更深、更細膩的觀察和感悟。這樣的訓練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對表達的需要,對寫作漸漸產生興趣。
(二)啟迪思考,讓認知更富深意
“創意寫作課程顯性形式是文字寫作,隱性形式是思維訓練。”創意寫作注重啟迪思考,遵循認識規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豐富和深化學生認知,讓學生面對事物時有話說,說出深意。“在創意寫作課程中,寫作訓練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不可分割與偏頗。”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前五分鐘筆者有時會找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再引導其深入思考,或反面思考,最終做到依事生理。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懷疑意識、批判意識,又可以鍛煉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使其養成關心社會、關心家國、關心人類的好習慣。另外,筆者會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證明某個觀點時,筆者會讓學生想象存在著一個駁論者,這個駁論者可能會對論點舉出反例或證明出論點的錯誤,可能會質疑論據材料以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也可能會指出論證過程中存在的邏輯問題。讓學生站在駁論者的角度去反駁自己的論點、論據以及論證方法,之后再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論點、論據以及論證方法。通過反復練習可以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訓練,表達更加嚴謹、更有深意。創意寫作所做的就是要讓學生們在思考中深化思想認識,在寫作中讓表達富有深意。
(三)自由靈活,讓表達更富新意
所謂自由靈活,即是要在表達方式上做到不拘泥陳規,不受語言構造規則和框架的束縛;內容上不拘泥于評判尺度,用自己心里所想的詞語和句子來架構屬于我們自己的語言,以自由的內容和靈活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寫作表達,寫出心靈深處的文字。中國人民大學的創意寫作教授李華也經常在她的課上讓學生們進行自由寫作訓練,“大膽地嘗試吧!不必擔心你的用詞是否準確,是否有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也不要停下來思考,回去劃掉或改寫,只要自由地寫,而且要寫得快。”[8]
在李華教授的學生Martin的作品《我的童年》中,寫了Martin的童年記憶中關于父母離婚以及自己偷東西等深刻的記憶,自由地寫心中所想;在文章形式上,以一段極簡單的午間對話開始,繼而寫了:前言、廣州之行、午間談話和后來發生的事、小偷小摸、“阿姨”、尋覓、尾聲等記憶片段以及個人感悟,形式上可謂不拘一格,靈活地插入和敘述。“Martin終于能夠這樣勇敢、耐心地將這個最沉重、最心碎的故事寫出來……Martin在作品朗讀會上讀了《我的童年》,這對他自己、對我、對同學們和老師們都是一個極大的震撼和鼓勵。”Martin以自己的方式寫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不拘泥于陳規和評判標準,做到了自由靈活,具有新意,讓人震撼。“創意寫作以寫作形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培養學生創造、創新能力。”[9]在內容的自由與形式的靈活中,讓學生潛能得以最大程度激發和釋放,跳出各種衡量尺度和表達陳規的束縛,讓學生們能夠自由而又有新意地表達。
(四)表達內心,抒發真情實感
寫作表達要有真情實感,要有新意,就要做到有創意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的前提要做到自主表達,“而‘自主表達的‘自主最重要的應是表現‘內容的自主,‘情意的自主。”[10]在情意和內容的自主中,才能做到有創意的表達。于2019年獲得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矛盾文學獎的《人世間》是梁曉聲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的三卷本小說,根據小說拍攝的同名電視劇也極其火爆,全網正片播放率達20.14%。梁曉聲說“小說中有我、我父親和兄妹的影子”,這部作品在內容和情意上都做到了自主地表達,它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故事,具有最真實、細膩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個體的內心世界是創作的源泉,自由寫作讓學生進行深度的自我挖掘,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呼喚就會在自由寫作的過程中開始覺醒,這即是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創作過程。學生進行有意識的自我挖掘,融入個人的思考與感悟,能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文章也就更具真情實感。
三、結語
創意寫作很好地彌補了傳統寫作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創意寫作的相關訓練,學生的表達興趣、表達深度以及表達新意都得到訓練,并且在學生的寫作表達中更具真情實感。創意寫作的相關訓練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以教師引導為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王凱鋒,趙忠山,梁校文,楊玉雙.大學生創意寫作能力調查及培養研究[J].唐山文學,2017(11):64-65.
[2]王言.高中生語文閱讀現狀及對策[J].高考,2020(24):58
[3]馮筱珊.新媒體時代高中生課外文學閱讀現狀調查與思考 ——以天水市一中為例[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9
[4]厲夏杰.論創意寫作在中學寫作教學中的實踐嘗試[J].中學語文,2021(5):37-38
[5]于春娜.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提高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6(11):79-79
[6]曾晨.激發高中生寫作興趣的實踐與思考[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8(12):30
[7]許道軍.創意寫作:課程模式與訓練方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5(5):113-118
[8]李華.寫出心靈深處的故事——非虛構創作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9]高旭.創意寫作教學的新定位[A].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大會[C].2015:212-213
[10]潘新和.自主寫作:心靈自由是根本——“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辯證[J].新教師,2014(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