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梓 李程
摘 要:魯迅曾說“文藝是國民精神的光”。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的高漲,文創產品層出不窮,近年來我國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了各項與文化創意行業相關的政策,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正蓬勃發展。本文以東北地區文創為研究對象,從陶瓷創作的角度出發,對當地文創情況進行分析,并對白山黑水進行元素提取、整合,探討白山黑水主題下的陶瓷文創設計,設計出一套以白山黑水為主題的文創茶具,進而對未來東北地區的文創發展道路做出了設想與創新。
關鍵詞:陶瓷文創;茶具;東北三省;白山黑水
1 前言
長白山系中華十大名山,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區,因其夏季白巖裸露、冬季白雪皚皚,固有“白山”之稱;黑龍江有中國四大河流、世界第一國際河之稱,在東北地區被譽為“母親河”,由于富含大量腐殖質,河水呈黑色,固有“黑水”之稱。早在《金史·世紀》就有記載:“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高漲,許多景區文創產品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更新和發展,消費者不再單單追求產品本身,而是追求品質和情感交流。文創產品要深入挖掘和利用當地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等方面的資源,設計有關白山黑水主題的陶瓷文創產品,強化產品的代表性、獨特性和使用價值。
研究白山黑水主題陶瓷文創有利于促進當地文化發展,弘揚東三省地域文化,引導人們更好地了解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同時促進東三省經濟發展,延長旅游產業鏈,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文化消費需求不斷變化,研究白山黑水主題文創可以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新的范例和思路。
2白山黑水與陶瓷文創設計
2.1白山黑水
白山的火山地貌和黑水的溪流水系是白山黑水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火山地貌以其獨特的形態和構造被譽為“東北的奇跡”,黑水地區的溪流水系支流縱橫、流水潺潺,為主題文創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了自然景觀外,白山黑水地區還擁有大量歷史文化和民俗資源,這里是中國維吾爾族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有著豐富的維吾爾文化遺存,如阿圖什城、伊寧城等。白山黑水所獨有的自然文化資源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和源動力,將這些資源加以挖掘和創新整合,進行主題文創設計,凸顯出白山黑水獨特的文化品牌,從而推動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2.2東北三省地區文創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文創產業發展迅速。在東三省地區,由于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該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正在逐步加強,并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東三省地區的文創產品仍有待進一步提升與發展,在當今文創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創設計需要突出文化特征和情懷內涵,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歷史文化,如果正確地運用在文創設計中,能發掘出東北文創更多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進而更好地促進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
2.3白山黑水與陶瓷茶具文創
中國作為茶文化發源地,茶具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茶具種類繁多,集觀賞價值、收藏價值、使用價值為一體,深受國內外茶客喜愛。其中以陶瓷茶具最為出色,歷史上最初的茶具便是由陶土燒制而成,陶瓷茶具作為茶具一大種類,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與藝術,具有較高的民族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在東北地區,陶瓷工藝自古以來便是一項重要的民間傳統技藝,歷經千年發展,已成為東北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之一,然而在市場
上,同樣造型、同樣品質的茶具層出不窮,具有較強的替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茶具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僅要求茶具具有突出的實用性,還應該具備豐富的藝術特色以供人欣賞收藏,因此陶瓷茶具的創新成為現代陶瓷藝術的主旋律。基于白山黑水的地域符號特點,結合人們當下的生活、審美和使用需求,探索創新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內涵以及高附加值的陶瓷茶具文創產品有著深刻含義,不但有利于東北地區的陶瓷文化的傳播以及當地文化再發展,同時還能讓東三省文創推陳出新、吸引大眾,進而提高白山黑水的知名度、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3白山黑水主題在陶瓷茶具文創設計中的應用
文創產品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如故宮文創,自2008年開設故宮文化創意中心至2013年故宮文創以全新姿態于淘寶平臺出現在大眾視野,文創市場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景區、博物館建立了文創產業。生活中,無論去哪里旅游,都想帶點當地的特色美食或者旅游紀念品,仔細觀察會發現,全國各地的旅游紀念品的差別都不是很大,只有實用功能性,缺乏文化內涵。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白山黑水的獨特地形和自然靈動之美備受人們矚目,成為東三省文化旅游的一張代表名片。在這樣的背景下,設計一套白山黑水主題下的陶瓷茶具文創,探索具有東北特色以及現代設計風格的陶瓷茶具。下面筆者將從設計理念、工藝方法、文化審美三方面展開分析。
3.1設計理念
在白山黑水主題陶瓷文創設計中,采取“以人為本、創意核心”的設計理念,追求實用、美觀的設計效果,注重把握設計風格的協調性和整體性,打造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氣息和高品質制作工藝的陶瓷文創。中國作為茶文化的故鄉,飲茶、品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休閑社交的重要活動,本次陶瓷文創的課題項目也圍繞茶器所展開。以白山黑水的自然景觀為切入點,融合肌理仿生,模仿自然界中生物體的表面肌理與質感,但這并不僅僅是一種觸覺或視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可能代表著某種內在功能的需求,并且包含著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注重材料的本身特性和符合主題文創要求的特征,以實現產品的實用性和信息傳遞性。
東北地區的陶瓷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強烈的地域風格,例如古老的紅山陶器極具韻律感的裝飾語言,融合了東北地區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環境元素,為此次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的豐富資源和靈感。此次茶具設計的材料選擇了更具北方氣質的喀左紫砂,喀左紫砂產自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是富含鐵元素的紫砂礦料,其塑性及其透氣性都非常出色,且質地細膩堅硬、顆粒結構緊密。喀左紫砂在材料性質和性能上與宜興紫砂并沒有太大差別,在燒制上也沒有特殊的要求,燒成溫度保持在1100℃到1200℃之間,是一種具有東三省本地特色的優質創作材料。
選用喀左紫砂這一材質,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元素,以“獨特性”為設計主線,以“工藝性”為設計基礎。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大量實驗以及借鑒現代陶藝創作中對材料表現力的實驗創新,為茶具設計增添了許多細節上的偶然性的同時將陶瓷文創的造型與裝飾與白山黑水的獨特地質融合,更好地表現了白山黑水粗獷質樸的自然質感和東北地區的淳樸人情(如圖1)。
茶器造型圓潤可愛,正如東北人民給人以熱情憨厚之感;設計中通過色彩仿生,從視覺上模仿白山黑水最具辨識性的生命特征;通過機理仿生,從觸覺上模仿長白山的表面機理,挖掘出陶瓷茶具文創設計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通過視覺、觸覺兩種直接感官引發消費者與產品的情感共鳴,設計有溫度、有生命的文創產品。
3.2實踐創作
材料工藝是紫砂藝術的創作基礎,紫砂原料曾經就是普通的泥土,但隨著工匠與文人的共同協作,紫砂工藝形成了現在藝匠并重的審美方式,正如陶瓷藝術教育家楊永善教授所說,一部紫砂壺的藝術發展史是由熱衷文化的藝人與熱愛工藝的文人共同創造的。紫砂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在壺體的制作上通過借助這一特點來形成豐富的表面皸裂機理,從而凸顯出北方的粗獷與奔放熱情,同時也不影響日常的使用。壺蓋的設計象征著連綿不斷白色的山巒與川流不息的黑龍江(如圖2)。在工藝上采取了遼瓷藝術中的化妝土技術也是對于北方紫砂茶具設計的一種探索,目的是讓更多的地方特色融入到文創的制作當中,但要做到統籌整體,把眾多元素整合到一把小小的紫砂壺當中去,不能簡單地把各種文化和特點縫合到一起。
為了更好地檢驗此次陶瓷文創的設計成果,也是驗證此次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先后使用所設計的茶器參加并入選2019年首屆世界壺藝大賽、2019年紫金文創大賽等,2021年參加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并榮獲懷仁杯金獎,設計作品由主辦方所收藏。
3.3文化審美
白山黑水作為中國北方的一個著名旅游景點,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歷史、文化優勢。首先,在白山黑水主題文創設計中,通過從歷史文化中獲取靈感再加以應用,不僅有助于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更有助于推動地域文化的發展。白山黑水是滿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滿族文化是東北地區的獨特文化,而這種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也成了文創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通過對歷史文化中的故事、傳說、民俗等內容的挖掘,文創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創意和想象,講好文創故事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產生了碰撞,同時,地域文化價值也為文創設計帶來附加值。文創設計作為一種融合了藝術、設計、文化等多種要素的藝術創造過程,能夠為產品帶來深刻的內涵和意義,又能夠為當地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其次,在本次設計中,藝術審美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白山黑水主題文創設計注重對自然風光元素的應用,將元素提煉并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陶瓷藝術形態。在產品中可以看出,白山的群峰環繞、云霧繚繞、雪容融融;黑水的清澈見底、奔騰翻滾、涌動不息,這些自然景觀元素為產品提升了審美價值,體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3.4白山黑水主題文創的展望
在東北地區,文創設計在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白山黑水素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通過文創設計,這些獨特的資源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利于當地旅游二次消費的產生,為旅游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4結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創意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在文創設計中融入當地特色,更好地將文化與情懷融入到文創產品中,進而提高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水平,設計出有溫度有靈魂的產品。本次設計的白山黑水主題文創產品探索了屬于東北地區的陶瓷工藝美,對當地的文創發展提出了建議與思考,希望弘揚東北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東三省。
參考文獻
[1]潘瑤,王文兵.白塔山旅游文化創意茶具設計[J].工業設計,2021(06):136-137.
[2]張建敏,邴媛.基于仿生設計的陶瓷茶具用品設計研究[J].設計,2021,34(23):142-144.
[3]李程,錢麒光.紫砂茶具北方設計風格研究——探尋喀左紫砂茶具的發展之路[J].藝術工作,2021(0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