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紅
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教師需要注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語文教師應根據教材中每個單元的主題設計授課的內容與方式,通過“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手段讓學生同時掌握單元中的內容,并且利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實踐性,使小學生帶著興趣學習語文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一、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開展大單元整體教學
現如今,現代信息化手段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技術走進課堂,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因此,在實施“大單元整體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方式來實施授課,將教材中每個單元的文章內容和語文知識直觀地展示出來。在實施授課之前,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與知識制作立體性的課件,將單元中每一個知識點通過圖像、照片、影視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實際教學時,教師用多媒體工具播放視頻,這樣可以直接降低單元課文及知識的抽象性,同時利用色彩艷麗、形式多樣的課件內容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授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展示大單元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四大名著的相關文字和視頻內容,通過直觀的視頻方式為學生們展示課文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整理四大名著里的相關人物的相關事跡,在授課時,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們在直觀的文字、視頻內容中可以直接了解單元學習中的文章內容,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以提高,傳統文化知識積累也有所增加。
二、結合單元內容實施活動化的授課形式
教師可以用“課本劇表演活動”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在授課時,教師根據“大單元”教學中的文章數量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表演小組”,每個“表演小組”有對應的文章和表演要求,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一同梳理課文,而后讓學生在表演小組中進行排練,最后每個小組要進行實際表演。這樣的方式使得“大單元”教學具有了樂趣,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表演的時候,將課文中的“文字”具現化,可以更加直接地體會文章內容,有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并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授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時,教師在課堂中首先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單元文章的大致內容與其中的人物,之后將單元中的課文劃分給不同的表演小組。而后教師讓學生在表演小組中自由分配角色,同時根據課文排練。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到臺前進行實際演繹。此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轉變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中同時觀看單元中的所有文章的演繹,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意思。
三、構建引導性的情境,讓學生自主研究單元知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出,在實施“大單元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情境的方式對學生展開引導,同時讓學生組成“單元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大單元的課文與主題來設計相關的“情境”,而且教師還要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當發現問題時,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指導,讓學生可以高效完成自主學習的任務。這樣,在相互交流與教師指導的模式中,學生們將高效地理解語文知識,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人文素質將得到鍛煉,提高了小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綜合素養。
例如,教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時,在實施授課時,教師先對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大家研究下,課文中展示了哪些科學技術”或者“單元中介紹的內容對現代社會有哪些幫助”,而后讓學生在“單元研究小組”中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自由地思考,有效發散了他們的思維。同時在多人合作時,學生通過交流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思路,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大單元”中的文章與知識點。
總之,“大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極大地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學到更多語文知識。語文教師需要通過信息化、趣味化、實踐化以及學習自主化等手段構建“大單元”課堂,讓學生有效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快速理解大單元中的文章內容與各個知識,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