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穿過鄉間小路,清風徐徐吹來,沿途的小樹已展開嫩芽,山間已然一片翠綠。5月17日,記者驅車來到壽陽麗馨生態莊園。這座規模宏大、綠意盎然、生態宜人的現代農業園區佇立于山丘之上,俯瞰山丘上的一片翠綠,園區里靛紫色的花朵,煞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這里是壽陽縣尹靈芝鎮大垴村,在這荒山沃野中開天辟地、愚公移山,打造了壽陽麗馨生態莊園的霍潤寶感慨道:“農業,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只要做成了我就很開心,我做的事情只要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有幫助我覺得就可以了。”
走進園區,一座座溫室大棚分散在山野間。記者跟隨壽陽縣田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霍潤寶走進大棚里。“呀,霍莊主來視察工作了。”大棚的管理員打趣地說道。霍潤寶笑著告訴記者,“莊園里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大垴村的村民,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大垴村人,因為太慣熟了,他們都這么叫我。”
大垴村地處偏僻,農業生產條件差。2012年,本地民營企業家霍潤寶轉型發展農業產業,流轉開發大垴村的“四荒地”、非承包耕地,在荒山荒溝上建起壽陽田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已成為集肥料研發生產、有機種植養殖、鄉村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綜合體。
誰也無法想象,霍潤寶能在這荒山上開辟出一個“世外桃源”。“我們現在都倡導有機、健康、慢生活,然而人們真正享受到最自然的田園生活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兒。”霍潤寶感慨道。作為老黨員,50多歲的霍潤寶曾當過兵、經營過煤礦企業。但在他的心里一直有個農業夢,他將所有的積蓄毫不猶豫地都投入到了家鄉的土地上。
有人問他:“你轉行做農業的時候考察過嗎?”
霍潤寶望著眼前的土地,目光堅定地說:“沒有!我這個人就是想好了直接干,什么叫考察?你只有真正的做了才知道這里面到底有多難,是真的難還是假的難?這個難你有沒有能力解決?”
轉型發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時候,霍潤寶帶著200余人的施工隊伍進駐大垴村的荒山,造田埋溝,修路引水。功夫不負有心人。讓霍潤寶欣喜的是,一年下來,昔日的荒山已然變成了一塊蔥蘢之地:建成了年產5萬噸的有機肥料廠、100畝的玉露香梨基地、10畝早黑寶葡萄基地、2座蔬菜大棚、50畝小雜糧基地。
一顆顆紅艷艷的草莓,一株株紅的發紫的櫻桃,一根根翠綠的黃瓜……大棚里蔬果飄香,清香撲鼻。摘一顆草莓,放在嘴里,香甜可口,汁水充足。可誰能想到,這些甜美的瓜果可不是一種即有的。草莓大棚的管理員告訴記者,“霍莊主一次一次地試錯,不停地更新技術,才有了今天的品種。甚至為了引進好的品種,還去日本專門學習了無土栽培技術。”
如今,麗馨莊園的瓜果香早已輻射到太原、陽泉、榆次等周邊縣市,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采摘、品嘗,也收到不少配送訂單。“春天看漫山桃杏爭艷,夏天游泳垂釣,冬天采摘果蔬,帶孩子做手工,和全家人體驗農耕生活,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體驗項目。”麗馨莊園“少莊主”霍佳麗說,“在這里可以深入體驗飲食文化、農耕文化、清涼壽陽、福壽文化,盡情感受安全、健康、舒適、愉悅的‘慢生活,享受城市里沒有的靜謐時光。”
為了干好農業,霍潤寶光自己學還不行,他還把女兒送去國外求學。霍佳麗笑著告訴記者:“你猜我學的什么專業?我學的農業。”13年美國求學之路,霍佳麗一直都很堅定,“我早晚都要回去,我要和我爸一起干農業!”她說,“最初有很多人質疑我爸,把女兒培養到國外讀書就是為了種地?可在我看來,種地有什么不好?如果沒人種地大家吃什么?”
在女兒眼里,霍潤寶還是個與時俱進的小老頭兒。他和霍佳麗商量要在田間地頭直播,讓莊園里琳瑯滿目的農副產品通過“云端”走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賦能農民增收和產業增效,讓鄉村振興有成效,讓小康跑出加速度。
“我們積累了11年時間,昨晚直播的時候我就說,希望我們走過的彎路后來人不要走了,我們付出的試錯成本盡量不要再付出了。我希望,我們做了C端客戶端以后,能夠帶領更多的農民去實現他應該有的價值,農業是可以實現價值的。”霍潤寶說。
“我們通過農業物聯網平臺對植物各個生長階段的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光照等數據進行科學精準分析,通過水肥一體化實現節水節肥增效。”壽陽麗馨生態莊園的智慧農業示范田建設,可謂是智慧農業的“樣板間”。霍潤寶堅定地說道,“我們要用科技手段把土地武裝起來,用科技力量把農民組織起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最終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