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

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4.6%,位居全市第一。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其中人工智能產值超800億元,園區引育人工智能企業超1300家。
一塊小餅干,背后藏著哪些數字奧秘和智能文章?5月15日,記者在蘇州工業園區拿起這樣一塊透著“智能范兒”的餅干。
不久前,蘇州工業園區的億滋食品(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滋食品),靠著生產零食餅干入選了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新一批“燈塔工廠”,成為全球零食餅干行業第一家端到端“燈塔工廠”。
“燈塔工廠”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億滋食品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和大數據分析等數字技術,將準時交貨率提高了18%,交貨時間縮短了32%。
億滋食品只是蘇州工業園區擁抱數字浪潮、聚合數字力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瞄準新賽道,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在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政府建設、數字生態營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數字園區建設不斷“開新花”“結新果”。
在博世汽車電子事業部蘇州工廠的智能化生產車間,一臺臺AGV小車正有條不紊地穿梭前行。
生產所需的物料,有了新的運送方式?,F在“智慧大腦”會自動計算物料的消耗并進行預測,將相關信息發送到倉庫后,便會有一個機器人自動去倉庫把所需的物料送到指定地點。
作為博世公司全球最大的研發和制造中心之一,近年來,博世汽車電子事業部蘇州工廠在生產和物流環節實施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將生產成本降低了15%。
對于把實體經濟當作看家本領的蘇州工業園區而言,數字經濟不僅為制造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關鍵增量,數字化、智能化也越來越成為構筑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環。
早在2012年,蘇州工業園區就著手布局,出臺各類產業政策,陸續吸引華為、微軟(中國)、甲骨文等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涌現出一批增長快、帶動力強的本土創新企業,覆蓋大數據產業鏈上下游多個環節。天聚地合、蘇州國云等一批企業在本地互聯網大數據細分領域顯出帶動力,企查查、智慧芽等大數據應用企業成長迅速,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地圖不斷完善。在通用軟件層,國云數據已成長為中國頂級的大數據技術服務運營商,擁有國際領先的大數據技術和產品。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盧淵表示,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4.6%,位居全市第一。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其中人工智能產值超800億元,園區引育人工智能企業超1300家。
5月9日,依托蘇州工業園區“經濟大腦”建設的“保服通”保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300多家企業將享受定制化的在線服務。
蘇州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關務經理盧玨嘗鮮“保服通”平臺后表示:“以往很多業務要把紙質材料當面遞交到海關,資料不全要跑第二趟?,F在通過‘保服通平臺可直接在線制單、在線提交、在線修正,整體業務流程辦理可視化、透明化,業務辦理效率大大提高。”
無須線下見面,線上即可一站式完成各項審批;登錄一個平臺,可集成辦理多個部門的業務……諸如此類場景的實現,離不開園區多年來在數字政府建設領域的深耕、探索。
蘇州工業園區實體經濟規模大、應用場景多。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持續深入推動以數字服務、數字監管、數字營商為核心的數字政務建設,不斷豐富“親商服務”“園區經驗”新內涵。
由一網而入、得萬事通辦。這簡單的幾個字已然成為園區數字政務服務最生動的寫照。
推動數字政務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看得準、布局早、出手快。早在2019年,蘇州工業園區就推出全國首個開發區級“一網通辦”平臺。打開這個英日韓三語國際版“一網通辦”平臺,近1500項業務都能足不出戶地在指尖辦好,其中包括企業查檔、政策一鍵通、人才創無憂、自助挪車等高頻數字化場景。
迄今為止,“一網通辦”平臺用戶總數超74萬,辦件總量超360萬件,企業群眾滿意率達99.97%。
隨著數字化建設的“觸角”日益延伸,智能技術已成為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的關鍵。2021年,蘇州工業園區“經濟大腦”上線。該大腦基于地理信息、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從宏觀到微觀,從產業到企業,實時監測區域經濟運行態勢,為園區產業升級的后續決策給予參考和依據。
盧淵介紹說,依托“經濟大腦”,蘇州工業園區已構建12.8萬家企業精準畫像,并獲評“2022年智慧江蘇重點工程”。
近日,2輛L4級5G智能網聯公交車亮相蘇州工業園區,它們具備自動行駛、自動轉向、自動制動、智能傳動、車路協同、遠程接管等場景功能。
目前,智能網聯公交車已順利取得蘇州市車管所頒發的示范應用牌照,并進入試運營階段,不久后將面向公眾開展載客運營,為市民提供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網聯公交服務。
如今的蘇州工業園區,一條前所未有的“數字大河”,從八方匯聚而成,又流向千家萬戶,悄然改變著大家的生活。
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5G對提升城市信息化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具有關鍵作用。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已建成5G基站超5000個,基站密度全市第一。在此基礎上,無人清掃、無人售賣、智能網聯公交等智能網聯5G應用場景,在園區不斷落地應用。
接下來,蘇州工業園區還將全面開展典型智能車聯網場景復制推廣工作。很快市民便可在李公堤、月光碼頭等核心商圈感受無人售賣、無人安防、無人配送等豐富多樣的服務。
在深化數字應用方面,蘇州工業園區啟動5G教育專網建設,全區中小學校智慧校園100%全覆蓋;推進數字化醫療體系建設,全面升級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大力發展數字交通,獲批交通部首批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入選省首批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持續加快數字城市建設,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利用區塊鏈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了國家級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星火·鏈網”,加速“星火·鏈網”骨干節點,打造區域全覆蓋鏈數字基礎設施,為數字園區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