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碩
動物的世界和人類世界相似,絕大多數動物由雌性去繁衍和撫育后代,但也有一部分特殊的雄性動物會擔當起“奶爸”的角色。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特殊的雄性動物,看一看它們是如何當好一名“奶爸”的。
海馬修長的吻部向前延伸,從側面看去,跟馬的臉部極為相似,因此得名。
海馬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動物:雌性海馬沒有生育能力;雄性海馬的腹部、正前方或側面長有育子囊。因此,雄性海馬要負責繁育后代。海馬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動物。
在繁殖的過程中,雌性海馬會將卵細胞產在雄性海馬的育子囊中,由雄性海馬將受精卵孵化,等到它們發育成形變成小海馬之后,雄性海馬就會將小海馬排出體外。雄性海馬一次可以生下數千只小海馬。
負子蝽是一種肉食性水生昆蟲,常年生活在河渠、池塘之中,長有非常粗壯的一對前肢。這是它有力的捕獵武器。
每一年的繁殖期,雌性負子蝽會分泌一種黏性物質,將卵直接產在雄性負子蝽的背上。
因為產卵后的雌性負子蝽體力耗盡,非常虛弱,無法照顧這些卵,所以只能由雄性負子蝽成為“奶爸”,擔任養育子女的任務。雄性負子蝽每一天都會背著滿背的卵,在水中沉浮,讓卵保持濕潤,等待孵化。在這個過程中,負子蝽需要時刻提防天敵。
雄性負子蝽背上的卵會逐漸孵化,變成幼蟲。幼蟲長大后身體變成黃色,蛻皮后便能獨立生活。
負子蝽幼蟲都長大后,雄性負子蝽的體力也基本耗盡,它們會靜靜地等待死亡。
刺魚的背鰭和腹鰭長有尖刺。這些尖刺非常堅硬,整齊地排成一列。刺魚也因而得名。刺魚是筑巢“高手”,會用泥漿、水草、植物的根莖等在淺水處建造精美的巢穴。
雄性刺魚的巢穴建造好后,它們會吸引雌性刺魚來巢穴中產卵。雌性刺魚產卵后便會離開,雄性刺魚則會化身“奶爸”,給這些卵“保姆級”的照顧。
為了保證卵在孵化的過程中氧氣充足,雄性刺魚會頻繁地扇動胸鰭,讓巢穴中涌入水流,帶來新鮮的氧氣。等到卵被孵化成小刺魚后,它們的身上帶著卵黃囊,游動速度極慢。如果遇到天敵,小刺魚只能成為“盤中餐”。因此,雄性刺魚會一直守護在小刺魚身邊,寸步不離。如果有哪一只小刺魚想離開巢穴,也會被雄性刺魚迅速找回來。
直到卵黃囊中的營養物質被小刺魚完全吸收,它們長大了,雄性刺魚才會放心地讓小刺魚離開巢穴,探索外界。
水雉體態優美,羽毛顏色艷麗,有著“水鳳凰”“凌波仙子”的美稱。雄水雉還是一位“仙氣飄飄”的“奶爸”呢!
夏季是水雉的繁殖季節。雌水雉產下鳥蛋后,會果斷離開,將蛋直接留給雄水雉。為了不讓鳥蛋被暴曬,雄水雉會用身體來遮擋陽光;為了不讓鳥蛋被雨淋,雄水雉會用翅膀來當“雨傘”。
除此之外,蛇類、鼠類和猛禽等天敵更需要小心提防。只要雄水雉察覺到危險,它便會悄悄來到較遠的地方,以自己作為誘餌引開天敵,保護鳥蛋。
等鳥蛋孵化后,里面會鉆出可愛的小水雉,雄水雉便會帶著它們在水中嬉戲。當小水雉遇到危險時,雄水雉會毫不猶豫地展開雙翅,讓小水雉鉆進自己的翅膀躲避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