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

我的房間很亂,亂到讓人自暴自棄的程度,我也曾經嘗試過整理,但無論從哪里開始收拾,最后都是“爛尾工程”,失敗感比凌亂感更戳心。然而最近,這種狀況竟然有所改觀,一個壞了的沙發撬動了這個看似困難的工程。
我房間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哪兒哪兒都堆著東西,各種零碎都攤著,堆得沒有任何邏輯,也望不到邊際。往浪漫一點安慰自己,會覺得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像是海洋環流帶,重重疊疊,在家中一路延展開,呈現出生活的復雜輪廓。亂,但這就是生活,這讓我覺得有了底氣:“誰家不亂啊,這是生存的本質?!?/p>
家里的空間倒是不小,所以,縱容了各種東西都能攤開了擺,這也是造成亂的一大原因,我們就像是個暴發戶,豪橫地浪費空間。曾經買了一組寬大的沙發,能睡好幾個人的那種,當時腦中的幻想是,一幫朋友環坐一處,半倚半靠,肆意談笑。而現實是,沙發上堆滿了東西,連一個人坐都得刨出個地方來,對朋友們,更是因家門堆砌而羞于召喚。
沒怎么受過累的沙發,承受不住這份寂寞,但更有可能同一個地方總是被坐,就壞了。眼見著這龐大的身軀竟然如此弱不禁風,我就心生嫌棄,覺得扔掉算了,于是盤算著過兩天到哪里去找收廢品的,或者在哪個APP下單找人來搬走。誰知,妹妹是暴脾氣,突然一分鐘也不想看到這個肥胖的沙發,虎虎生風地要把它扔出去。我拿著卷尺反復測量、計算角度,妹妹卻如魯智深一樣,竟然自己就把那沙發豎了起來,當下就開始拖扯,我也只能將卷尺一扔,心一橫,跟著連拉帶拽,竟然是一路順暢,不費勁地就處理掉了。
胖沙發這一走,屋里空出了一大塊地方,就像是密集的云層透出了一道光,我的心里突然感覺到久違的豁亮,原來,空無一物的空間,感覺這么爽。為了保護這塊家里唯一的留白,我和妹妹發誓重啟房間整理計劃,在接下來的1個月時間里,我們每天都在興奮地尋找可以扔掉的東西——渾身是灰的健身球,不好看的小桌子,10多年沒用的網球拍,蹬了不超過10次的跑步機,好幾雙不那么舒適的鞋子……這樣一扔,每天都變得很上癮,連上班時都充滿了期望,盼著回家繼續扔東西。
以往覺得眼不看為凈,屋子雜亂并不會過多地干擾我的內心,現在才發現,家里越空,心里越舒服,而且,心里有一些東西在慢慢放下,不想再緊緊抓住。
這才理解一位家里極其整潔的朋友傳授的“秘笈”——要想利落,就得“扔”,這句話大約是10年前聽的了,幾番努力過,但是,真正行動時,人與物品之間的那種難以完全割舍的糾纏和拉扯,真的很累。東西沒壞,要不要扔?扔了可以,但如果后兩天正巧要用,就會后悔;我覺得可以扔的東西,家人又覺得有用,家人覺得可扔的東西,在我這里又是寶貝……于是,我們就選擇了逃避和擱置,家中的物品仿佛泥沙沉積,難以撼動,直到如今,出現了胖沙發這個豁口。
前幾天,我欣喜地給那個朋友發微信,講述自己找到了扔東西的樂趣,那種輕松感是透徹身心的,也后悔自己沒有早點行動。朋友也很高興,隨即安慰我,扔東西也是需要心理建設的,她也是歷經了7年時間,邊走邊悟,才把家里扔出了空曠感。
我也終于敢讓朋友們來家里了,朋友們進門便驚呼敞亮,讓我頗有成就感,但我也深知,此刻,家里的某些隱秘的角落里還藏著太多無用之物,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畢竟,那個胖沙發也只是一組沙發的一部分而已,它的“同伙”還霸占著很大的空間,有清理的余地;還有很多新的但不想再穿的衣服,也都需要清理或者送人……收拾房間這件事道阻且長,但讓我真正欣喜的,是我已經能夠從內心深處清理掉那種試圖占有的欲望,一個個曾經搖撼不動的無名塊壘,正在剝離,而我的心窗正在一點點變得透亮,這真是一種解脫束縛的自由快感,緊閉的家中終于能夠吹進春風。
周末回父母家,提起來收拾屋子的事情,父母年紀大了,總是喜歡留著沒有壞的東西,比如,罐頭吃完了,罐頭瓶得留著;點心吃完了,包裝盒得留著。我勸他們以后也盡量扔掉一些沒用的東西,父母一臉輕松地說:“那還不容易,到時候就扔唄?!钡倚南耄嫒拥臅r候就知道了,這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摘自《北京青年報》)(責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