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杰
同學們有根據天氣預報提前準備好更換衣物的經歷嗎?事實上,氣溫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且在指導農業種植、工業生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們就跟隨教材中一道有關氣溫的習題,通過變式感受氣溫變化中的統計知識吧!
原題 (蘇科版數學教材九年級上冊第116 頁練習3)某市2011 年、2012 年3 月上旬的日最高氣溫(℃)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4日5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12 13 11 8 15 16 14 10 15 16 2011年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18 10 9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
該市這兩年中,哪一年3 月上旬的最高氣溫比較穩定?為什么?
【分析】生活中,我們除了關注數據的集中趨勢外,還關注數據的離散程度,而方差就是用來刻畫數據穩定性的統計量。由于本題需要我們比較哪一年3 月上旬的最高氣溫比較穩定,因此通過計算方差能夠精確地反映。
解:該市2011 年3 月上旬日最高氣溫的方差為9(℃2),2012 年3 月上旬日最高氣溫的方差為6.6(℃2)。因此,該市2012 年3 月上旬的日最高氣溫比較穩定。
變式1 某地連續五天每天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記錄如下表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低氣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天________第二天________第三天________第四天_________第五天________最高氣溫(℃)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幾天的溫差(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最大?第幾天的溫差最小?關注溫差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幫助?
【分析】溫差是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也就是極差。關注溫差不僅能知曉一天中溫度變化的穩定性,而且會影響人們依賴氣溫的日常行為活動。
解:第一天,-1-(-7)=6(℃);第二天,5-(-3)=8(℃);第三天,6-(-4)=10(℃);第四天,8-(-4)=12(℃);第五天,11-2=9(℃)。其中第四天的溫差最大,第一天的溫差最小。關注溫差對于我們添衣、減衣具有指導意義。
變式2 隨機抽取某市一年(按365 天計)中的30天平均氣溫狀況,如下表:
____溫____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天數______3_______5_______5_______7_______6_______2_______2_______
請根據上述數據回答問題:
(1)該組數據的中位數是什么?
(2)若氣溫在21℃~24℃為市民“滿意溫度”,則該市一年中達到市民“滿意溫度”的天數大約有多少天?
【分析】此題考查了求中位數和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方法。其中,中位數是將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間的那個數(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用樣本估計總體需要先根據頻數除以數據總數計算頻率,再用總體數量乘該頻率即可。
解:(1)該組數據的中位數是第15、16 個數的平均數,即(15+15)÷2=15(℃);(2)該市一年中達到市民“滿意溫度”的天數約有365×≈97(天)。
真實情境變式 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我國幾個城市某天的平均氣溫如下表所示。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氣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_____________________-1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7℃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爾濱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廣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面對一組真實情境下的數據時,你會如何處理?如果僅觀察這張表格,你會發現不同城市的氣溫之間并不存在明顯規律,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影響一個事物的因素有很多,它們滲透著不同學科的各個方面。通過地理學科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城市在地球上分布位置不同,而氣溫也與所在區域位置有關。那么請問同學們,你會用什么工具來研究城市與氣溫的關系呢?沒錯,我們可以在地圖上找到這幾個城市的位置,將它們從南到北進行排列,并依次記錄為廣州、上海、西安、北京、哈爾濱。
接下來,我們按照以上順序,利用城市與平均氣溫設計一個統計圖,同學們認為選擇哪一種統計圖比較合適呢?相比于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更能看出氣溫的變化趨勢。在畫出統計圖后,我們發現城市氣溫與地理位置存在密切聯系,由南向北氣溫是逐漸降低的。看來統計知識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還能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是一個很棒的數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