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學老師,我很欣賞董宇輝老師“上頭”加“清流”式的知識輸出方式。近日,在推薦歌劇家田浩江的新作時,董宇輝有一段精彩的總結,讓我心有共鳴和觸動,其中一句是:“也許少年時候的田老師無憂無慮,只是在農村看谷場時聽到了一句歌,就點燃了他,以至后來走遍并唱遍了世界,還遇到了一生摯愛。”
被點燃的時刻,可能很日常;被點燃的內容,可能很平常。一句話、一首歌、一本書、一個人、一次邂逅、一場活動,都可以是那道美好的“光芒”。而內心一旦被它帶來的快樂或震撼所充盈,就渴望向其奔去,于是不一樣的歲月便逐漸展開,像畫卷一樣。
教初一時,我辦過一次詩詞朗誦會。平日讓學生摘抄過詩詞,他們聽說要上臺朗誦,紛紛躍躍欲試。對靦腆、膽子小的學生,我更是大加鼓勵。學生準備得很用心,在選詩、配樂、道具和形式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登臺那天,他們也著實令全校師生耳目一新,走心的朗誦、如潮的掌聲和開心的笑臉,成就了他們入學后最“燃”的一個晚上。之后,不時會有學生拿自己寫的小詩來找我點評,不愛發言的學生在課堂上也積極了,學習語文的勁頭更足了。我心中竊喜: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了!
詩詞朗誦會點燃了學生對詩歌和語文的熱愛,也促進了他們對自己的探索。后來,小佳得意地告訴我,他是高中班上“朗誦最靚的仔”,上了大學后也擔任各種活動的主持人;小徐因此愛上了讀書,畢業后還常常和我分享讀書心得;小柯說若沒有那次的鼓勵,他現在可能還過得小心翼翼。我欣慰他們有了自己的內心支點,未來也充滿更多的可能性。而實際上,我也曾被他們點燃,并解鎖了新的快樂和自己。
語文課代表小雯,頗有林黛玉之風。元旦晚會上,她用古箏彈奏了一曲《戰臺風》,琴聲悠揚動聽,指法優雅嫻熟,真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那種直抵心弦的、渾然一體的音律美繞梁三日不絕于耳,讓我震撼又眩暈。
出生于小山村的我,對這種高雅樂器可望而不可即,而小雯讓我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古箏并撥動琴弦。她從三年級開始學古箏,我問她:“老師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能學古箏嗎?”她嫣然一笑,說道:“當然可以呀。老師,您一定會學得很快。等您學會了,我們可以合奏哦。”
當時,我將信將疑,但美妙的琴聲和小雯彈奏的樣子還是點燃了我內心的渴望。三十三歲,我開始學古箏。從單調的手型、單音開始,從一個個音符往外蹦到終于有一天它們突然連貫起來,我感到一種闖關成功并踏入新世界的喜悅。現在,我也能行云流水般彈奏完整的曲目了。
《小王子》里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想造一艘船,那么不要鼓勵人們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發號施令。你應該做的是,教會人們去渴望大海的寬廣無邊和高深莫測。”
我帶給學生的,和學生帶給我的,就是這種渴望,它如一道光。
而人生的神奇也許就在于,這樣一次不經意的被點燃將喚起內心某種新生力量的勃發。它帶給你向往,推著你循光而行,并跌跌撞撞擁抱新的天地,和世界發生許多美好的連接。
當光芒從人生的天際劃過,被點燃的不僅是怦然心動的夢想,還有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