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文物保護工作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文廟是我國傳統儒學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德陽文廟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文化資源豐富,體現出濃重的地方特色,無論是歷史價值還是教育價值都非常高。對于這類寶貴的民族遺產,我們應充分意識到其價值和保護意義,并利用當下社會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手段,對其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利用,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文物的保護貢獻力量。
關鍵詞:德陽文廟;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7.040
0 引言
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寶,也是一個民族發展、演變的見證,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保護文物是傳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增強民族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必然之舉。所以,一直以來,各地政府、各部門、各領域人士在文廟文物保護方面積極探索,相應的文物管理制度、法律法規也越來越完善,文物保護工作也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和創新①。
1 德陽文廟概述
德陽文廟位于四川省德陽市市中區,始建于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占地2萬平方米,有20余處古建筑,是我國西部第一大孔廟建筑群。無論是歇山式黃綠琉璃瓦屋面,還是別具一格的磚門坊牌樓,又或是雅致的禮樂亭,都極具地方特色。德陽文廟保存完整、規模宏大,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非常高,享有“德陽文廟甲西川”之美譽,并于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于這樣一座珍貴的文化寶庫,當地政府和上級文物主管部門一直非常重視德陽文廟的文物保護和維修工作,對文廟維護、維修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還建立了專項補助資金,曾多次進行大規模維修工作。
2009年曾實施德陽文廟的修復加固工程,使文物隱患得到有效排除,對文物建筑進行了修繕和維護,廟宇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優化②。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使德陽文廟建筑群遭受巨大損害,文物建筑大面積受損,屋面瓦滑落、柱子歪閃、瓦龍松動,脊飾部分斷裂、傾倒、佚失等,情況非常嚴峻。當地文物保護機構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開展了文廟文物搶救工作,對大量的文物建筑做了臨時加固處理,防止破壞的進一步加深,之后又對受損的建筑進行仔細排查、維修和保護??梢哉f,德陽文廟的文物保護工作一直備受重視,相關的文物保護措施和方案也不斷優化改進,這也是德陽文廟得以長久聳立的可靠保障。
2 文廟的文物的價值及其保護意義
2.1 文物的價值
2.1.1 文化價值
文廟是代表儒家文化的歷史性建筑,也是儒家文化的傳承載體。在當代,文廟在人們了解民族文化、儒家文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儒家文化可以說對每個中國人都有深刻的影響,無數前輩先賢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直到今天,儒家的尊師重教、守正文化、君子觀等思想還在深深地影響著當代中國人,成就了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名。這種文化的熏陶是長遠而深刻的,可以說,文物作為文化的載體,自然具有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文廟曾經是禮樂教化的中心,其文化價值更是不言而喻。以德陽文廟來說,這里的建筑風格莊嚴、大氣,整個建筑群完整、宏大,結構巧妙、布局嚴謹,設計上獨具匠心,是古蜀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國內外都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力,對于弘揚和研究儒家文化方面也具有突出貢獻。
2.1.2 教育價值
隨著我國進入現代社會,科舉制度、封建社會早已離我們遠去,文廟在封建時代的歷史使命也已完成,其承擔的文化功能有所減弱,但教育功能始終存在。在早期,教化官民、鞏固封建統治是文廟最基本的教育功能,而在現代社會,文廟承載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尊師重教、立德樹人。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從最早的祭祀、紀念到后來的“文廟設學”“廟學合一”,文廟的教育功能愈發凸顯。德陽文廟經過數百年發展傳承,留下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是極其寶貴的教育資源。比如德陽文廟舉辦的“祭孔大典”和“仰圣賢·誦經典”公益課等活動就充分利發揮了文廟的教育價值。
2.1.3 藝術價值
文廟中的建筑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品位的體現,在建筑方面、美學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以德陽文廟來說,歇山式黃綠琉璃瓦華麗精致,磚門坊牌樓獨具特色,精巧的禮樂亭向我們訴說著古人的風雅。有名的萬仞宮墻作為標志性建筑,非常高大氣派,整個宮墻由多種顏色組成,結構豐富而又主次分明,宮墻飾有寓意“帝王至尊”的五爪龍圖案,雕繪裝飾精巧華麗。這些高大宏偉的建筑文物好像在向我們描述文廟曾經的莊嚴與神圣,欣賞這些建筑、文物就是在欣賞寶貴的藝術品。
2.2 文物的保護意義
2.2.1 能夠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繁榮,創造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瑰寶,文物作為寶貴的民族文化財產,是歷史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保護文物就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德陽文廟的欞星門是一座八柱五樓五間的浮雕石牌坊,通長20.8米,寬1.9米,通高9.9米,全部采用灰沙巖修造,雕刻有260余幅浮雕圖案,有龍、鳳、花卉、飛禽走獸等,象征文曲星下凡,有人才輩出、為國家所用之意③。通過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保護文物可以讓我們的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將我們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現出來,借此提升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深化各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所以保護文物能夠讓優秀的民族文化不斷傳承、發揚。
2.2.2 能夠提升國民的文化自信和綜合素質
對文物進行保護是對文化的傳承,能夠以此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德陽文廟的禮樂亭位于大成殿和大成門之間的二進院落中軸線兩側,造型別致、精巧,令人驚嘆。禮樂亭是古代祭祀時擺放樂器、演奏禮樂之所,它展現的是我國古代莊嚴、隆重的祭祀文化。對這樣的歷史文物進行保護,是對民族文化的強調與弘揚,能夠讓當代人更多地了解本民族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提高藝術修養,激發文化自信。
2.2.3 能夠促進各國文化交流,拉動經濟提升
對文物進行保護也可以讓其他國家更多地了解我國的歷史,對中華民族有更多的認識。當前時代,在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我們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形勢也更加嚴峻,通過文物保護工作,我們可以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文物并對其產生濃厚興趣,這有利于我國文化的對外輸出,促進各國的文化交流。另外,通過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可以實現對文物資源的進一步利用,比如可以舉辦一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或是將文物場所開發為旅游景點等,一方面能夠讓文物走近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夠利用文物創造經濟價值,拉動經濟增長。
3 德陽文廟的保護措施分析
3.1 融合周邊環境,打造休閑場所
德陽文廟廣場建設就是利用文廟周邊環境資源,結合文廟自身特色,打造建筑群或文化廣場,讓古老、靜謐的文廟煥發出活力,為周邊群眾提供一個具有文化氣息的休閑場所,拉近文廟和當代大眾的距離,潛移默化地滋養大眾的心靈。在這一點上,大同府文廟、安徽桐城文廟也曾有過嘗試④。大同府文廟地處華嚴寺景區附近,與純陽宮、關帝廟、帝君廟等古建筑相鄰,從而形成建筑群的連接,打造出古建筑文化群,四周交通便利,購物方便,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打造休閑文化廣場方面,德陽文廟的做法更是可圈可點的。德陽文廟位于德陽旌陽區文廟街,周邊有購物廣場、居民區和商務樓,熱鬧非凡,人流量大,北邊的萬仞宮墻外地勢開闊,依托成熟的外部條件成功打造了德陽文廟廣場(圖1)。廣場一側就是萬仞宮墻,前立孔子行教像,莊嚴而神圣,北側是弧形圍墻石雕壁畫,文化氣息濃厚。廣場的地面刻的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浮雕,向世人講述孔子的故事。廣場中心種了許多樹木,有幾百年樹齡的黃葛樹,有高大的桂花樹,每到桂花開時,整個廣場花香四溢,人們在廣場上聚集,納涼、唱歌、跳舞、下棋,熱鬧非凡。文廟廣場還承載了許多活動的開展,如德陽非遺展活動、國慶升國旗儀式、讀書活動、創文明活動等,為人們提供了休閑的好去處,也提供了文化交流、活動的場所。依托德陽文廟建立的德陽文廟廣場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熏陶著無數來到這里的人。
文廟廣場建設發展時間不長,這種對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的古建筑文物進行規劃設計,結合現代化場景設施使其煥發新生的文物保護策略非常符合當代人生活、休閑的習慣,是文廟文物保護工作中非常值得一試的方式⑤。
3.2 利用教育價值,搭建學習平臺
文廟是文化的積淀,是歷史的見證,利用文廟的教育價值搭建學習平臺能夠讓不會說話的文物“活”起來,提供真實素材,帶領青少年直觀地感受本民族的歷史發展,讓他們接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比如可以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和選拔,讓青少年在參觀學習文廟之后能夠將所學知識內化,從而深刻地記憶在腦海中,也能夠利用學到的傳統知識來為他人提供幫助,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⑥?;蚴桥e辦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來此研習中華文化精粹,實現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以德陽文廟為例,由德陽市博物館和德陽文廟共同舉辦的“仰圣賢·誦經典”公益課堂已經走過了三季,活動歷時三個月,教學內容主要是父母與孩子一起走近傳統文化,共讀《弟子規》《老子》等經典。旨在讓少兒從小接受經典的熏陶,從而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既能夠激發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也能夠讓文廟的文化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提高德陽文廟的社會美譽度。祭孔大典也是德陽文廟的一項重要活動(圖2),隆重、莊嚴的活動向青少年展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祭孔大典,讓青少年能夠沉浸式地體驗傳統文化,活動既是對先賢的祭奠,又是對青少年文化的洗禮。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德陽文廟通過搭建學習平臺,成為青少年教育的根據地和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融入現代人們的生活當中,讓文廟文化、文物得到更好的發揚和保護。
3.3 尋求文化合作,與博物館合力
文廟是學習傳統文化、開展民族教育的絕佳場所,在文廟中組織開展各種青少年活動可以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我國數千年來積累的文化底蘊,更加直觀地理解優秀的民族文化⑦。但很多時候,文廟的號召力和管理能力有限,組織開展一些大型活動可能面臨各種困難,這種情況下,可以巧妙地借助外部力量。
比如每年的新舊更替之時,德陽文廟會舉辦“迎新經典誦讀活動”,與德陽市各個小學、幼兒園建立聯系,攜手為當地的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德育環境?;顒咏M織大量的少年兒童參加誦讀,與他們一起以誦讀經典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充分發揮了文廟在未成年人傳統文化啟蒙和教育方面的引領作用,很好地借助了博物館、當地教育部門、學校的力量來提高德陽文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文廟每年定期舉辦的“仰圣賢·誦經典”同樣是與德陽市博物館合作,借助博物館的號召力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而祭孔大典則是德陽市委宣傳部指導,德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主辦,德陽市博物館承辦的大型活動。德陽文廟組織開展教育活動的頻率非常高,再加上這些活動規模龐大,涉及的事項眾多,單憑一個文廟的力量是很難全面兼顧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從而不利于活動的順利舉辦。而以合作的方式和當地相關旅游、教育和文化部門攜手開展活動,對于德陽文廟來說,組織、管理活動的壓力大大降低,各方的資源也可以實現共享,活動的規模、影響力都得到提升,這種方式無疑是提高文廟活躍度、促進文廟文化進一步發展的極佳選擇。
在保護文廟文化時,可以參考借鑒德陽文廟所采取的合作方式,與博物館、文化與旅游局等合力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發揮各方資源優勢,打造活躍的文化交流平臺,讓文廟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通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來擴大影響力,繼而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文廟文化的弘揚和傳播并積極加入進來。
3.4 發散開發思維,多途徑宣傳推廣
很多文廟雖然底蘊深厚,也不收門票,但因為過于靜謐,常常被隱匿在鬧市中,得不到關注,外地游客往往很難找到。這除了因為相對于其他景點來說文廟的規模相對較小外,更多的是因為文廟的文化宣傳力度不足,宣傳渠道窄。
德陽文廟在文廟文化、文物宣傳推廣方面做了有意義的嘗試,比如早早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來宣傳文廟的文物資源,向人們介紹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儒學和儒家思想。每次組織開展活動前,德陽文廟都會在網絡平臺發布文章進行活動的預告、活動情況的介紹,在網絡上保持熱度,這樣能夠保證文廟始終在人們的視線范圍內,不會被大眾所遺忘。德陽文廟與德陽市博物館、德陽市旅游相關單位除了組織開展活動方面的合作之外,在對外宣傳方面也有密切合作,通過相關旅游媒體平臺、博物館媒體平臺發布德陽文廟活動報道,傳播文廟文化。在互聯網時代,文廟文物的宣傳和推廣也需要打開思路,尋求多種途徑進行傳播、推廣,這樣才能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文廟和文物的保護工作。
4 結語
社會的發展讓人們生活品質得以不斷提升,如今人們對精神層面也有了更高追求,所以當下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德陽文廟有“廟甲西川”之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目前我國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文廟。其中的文物歷經數百甚至上千年的風雨洗禮得以留存下來,其保護修復工作也面臨很大挑戰。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德陽文廟為代表的文廟文物保護工作也應不斷探索,尋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在保護民族瑰寶的同時,也讓這些文物“活”起來,發揮價值、創造價值。
注釋
①李永,柯琪.貴州文廟的歷史、現狀及保護開發研究:基于安順文廟的調查[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14-120.
②李紹先.德陽文廟“非遺”文化價值述論[J].文史雜志,2022(1):17-19.
③董鷹.德陽文廟的開放與保護利用[J].當代旅游,2018(6):24-25.
④王靜,魏芬,朱楊.安徽文廟儒學文化遺產保護與研學游開發[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4):38-41.
⑤高詩雨,龔明權,謝堯亭.文廟文化的開發性保護:以大同府文廟為例[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90-94.
⑥伏妍亭.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和要求淺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1):72-74.
⑦金研.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和要求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