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鑒峰
在我們家中,母親就是一位守護神。生活起居、藝術事業、人際關系、孩子教養,她都一一料理得很好。我常常感嘆母親小小的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與貧窮和艱辛做斗爭的年代里,母親對四川清音的熱愛卻絲毫沒有減退,一直堅持練習著。
我與母親相識甚早,早到我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母親懷上我時還在為生活而奔波,在舞廳當歌手、樂手,母親說這段時光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她可以唱自己喜歡的歌兒,做自己的老本行。還在母親肚子里的我已經開始接受藝術的熏陶,母親對唱歌的熱愛是對我最好的胎教,所以我說我與母親相識甚早。
母親是堅韌的、也是柔軟的。長大成人之后,我更加感受到了她身上那一股柔韌的女性力量。開明的家庭關系少不了“松弛感”,母親與我們的相處,則是亦師亦友般的,她不僅在生活上對我無微不至,精神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她常對我說,“火要空心,人要忠心。世上人最怕認真兩字……”年幼時的我聽到這些富含哲理的話,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隨口應付之后便甩在腦后。現在的我才明白這質樸的語言蘊含著多深的道理,它雖不是傳世名言,卻是母親給予我的珍貴寶藏,成為我做人行事的準則,是值得我一生銘記的教誨。
母親是一位開明的母親,她常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年人應該具有自理的能力,也應該獨立地去處理自己的各項事務。所以她不會事事干涉于我,更不會以她的想法來左右我的決定,很多事情都會聽取我們的意見,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主動與我們溝通。所以我們之間很少發生摩擦,偶爾難免會遇到問題,我們都會選擇主動溝通。
母親對于藝術的熱愛非常執著。自工作四十一年以來從未休過公休假,她常說藝術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家人,我理解她對藝術的熱愛,但也心疼她,非常擔心她的身體。2009年至2019年這十年中她做過7次大小手術,14次全麻,搶救過3次,每次病還未痊愈就奔向工作中。特別讓她放心不下的是那一群學清音的學生,她說家長把學生交給她是對她的信任,同時她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清音、學習清音、愛上清音。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17年的時候,母親在成都開會突發疾病,當時直接在華西醫院住了兩個月的院,我和父親輪流照顧著母親。母親的病情稍有好轉,她便一直念叨工作的事情,念叨著還有很多學生等著她去上課,念叨著學生會不會因為太久沒練習而忘記了等等與自己身體不相關的事情。當時的我并不能理解母親,因為我更加擔心的是母親的身體狀況,所以我常常帶有惱怒的語氣跟母親說,“您的身體都已經這樣了,不好好休息還在操心其他事情,就不能好好地休息嗎?”母親卻說,“這是我分內的工作,該我做的就應該我做,答應給學生上課的,沒上成也是我自己的錯啊!做人啊,要講誠信,答應別人了就應該做好!”現在的我才明白母親當時的心情,她永遠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她是一位非常敬業的文藝工作者。她在節假日的時候依然在輔導四川清音,特別是巴州區在創建“四川省曲藝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之時,母親在23個鄉鎮、11所城區學校、6個辦事處、1所老年大學,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跡,她對藝術的這份執著和熱愛深深地影響了我,令我在工作中也做到了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勤學、苦練。
我的母親不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在家庭經營中也面面俱到。我的外祖父、祖婆、外舅爺、外爺、爺爺、婆婆都在我們家生活過,為了讓老年人都住在一起,我父母省吃簡用按揭了一套大房子,先后讓幾位老人搬到家中住下,為的就是更加方便照顧他們。一家人在一起,雖然歷盡諸多的艱辛與苦難,但從未看見過誰怨天尤人,大家相互扶持,盼望著日子一年比一年過得好。在母親心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我們一家人都無條件地支持她的工作,支持她為自己的事業奮斗,支持她快樂地做自己。正因為如此,母親守住了她對藝術單純的摯愛、守住了情操。我心中常常有疑問,想問母親在從藝四十余年也失去了很多個人時間,她有沒有后悔過。然而,我在她的行動中得到了答案,她一定不會后悔自己為藝術投入了那么多寶貴的時間,因為她是發自靈魂的熱愛啊!
對工作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母親一直是單位的積極分子和業務骨干,年過五十的她還學會了非常多的技能,包括電腦辦公軟件、器樂演奏,四川常用的各個曲種學習研究,曲藝作品的收藏等。她樂觀好學的精神也深深影響著我,使我對工作,對曲藝事業充滿熱情。在去年第十屆巴人文化藝術節間,巴州區承辦了“曲動山鄉·藝向未來——喜迎二十大”的曲藝專場,這也是母親從藝四十年的匯報演出,整臺演出是由母親和她的徒弟、學生共同演繹完成。其中還特別邀請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老師和他的徒弟萬宇老師助陣演出,同時也邀請了四川省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李多主持晚會,晚會節目收到市、區的各位領導,及省內的曲藝專家們的高度贊揚,現場掌聲連連不斷。
母親節在即,謹以此文對母親的養育表示深深的感謝。回想過去,正是父母的慈愛、引導、支持、付出、決斷,使我的人生目標得以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