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鳳 王 偉
1蚌埠醫學院附屬阜陽醫院,阜陽,236012;2阜陽市人民醫院皮膚科,阜陽,236012
臨床資料患者,女,72歲。因“鼻腔內腫物3年余”于2021年3月23日收入阜陽市人民醫院皮膚科。患者3年余前無明顯誘因下鼻腔內出現一粟粒大黑色腫物,無明顯不適,易破潰出血,當地診所予以外用“紅霉素軟膏”等無明顯好轉。皮損逐漸增大,反復出現破潰、滲出,外院予以活檢病理提示基底細胞癌,患者為進一步治療,遂來我科就診。
體格檢查:系統檢查無異常。皮膚科檢查:左側鼻腔內見一約花生米大黑色丘疹,表面破潰,邊界不清楚,腫瘤約占鼻腔的2/3(圖1a)。

圖1 1a:患者術前照片;1b:皮損病理示基底細胞癌(HE,×40);1c:皮損病理示切緣陽性(HE,×10);1d:手術削除后;1e:光動力治療一次后1周;1f:光動力治療兩次后1周;1g:光動力治療三次后13天;1h:治療后1年余;1i:治療后1年雙側對照
組織病理示:基底樣腫瘤細胞位于真皮內,周邊腫瘤細胞核呈柵欄狀排列,腫瘤細胞輕度異型,腫瘤內見散在棕色黑色素沉著及局部角囊腫形成,部分間質內纖維細胞增生,伴淋巴細胞浸潤(圖1b),符合基底細胞癌,切片組織邊緣見腫瘤組織(圖1c)。診斷:鼻腔基底細胞癌。
治療方案:在局部浸潤麻醉下基底部予以手術削除(圖1d),削至真皮淺層,局部壓迫止血,予以20% 5-氨基酮戊酸(5-aminoketovalic acid,ALA)溶液外敷,避光敷藥3~4 h后予以紅光照射(波長635 nm),能量密度80~120 J/cm2,照射時間20 min,后凡士林紗布填塞鼻孔,每周治療一次,共3次。每次治療前先用紅霉素軟膏厚敷皮損表面以軟化痂皮,生理鹽水去除皮損表面的硬痂。光動力1次治療后一周及2次治療后一周的皮損情況(圖1e、1f)。
治療中及治療后無嚴重不良反應,照射過程中及治療后患者有輕至中度疼痛,予以冷風吹及口服止痛藥后疼痛好轉,尚能忍受。3次治療后13天(手術后28天)患者皮損完全修復(圖1g),無明顯瘢痕,術后隨訪1年皮損無復發(圖1h),雙側鼻翼對稱,鼻部無異常變形(圖1i),患者滿意度高。
討論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作為臨床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好發于老年患者的面部[1],有研究[2]顯示鼻部區域是頭頸部BCC最常見的受累區域。BCC的發生與紫外線暴露有關,此外,放射性輻射、砷等化學物質的攝入、免疫功能受損以及基因缺陷也被認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3]。治療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組織為主,其中Mohs顯微外科手術是金標準,能明顯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但因其耗時較長,部分年齡較大的患者難以耐受。對一些特殊部位的腫瘤,擴大切除后的創面修復亦是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容易導致器官變形、瘢痕等影響容貌及患者生活質量。BCC好發于頭面部,因此對治療后美容及外觀上考慮較多,鄒曉芳[4]認為手術聯合PDT治療BCC不會影響手術皮瓣成活。
光動力治療(PDT)可通過非細胞凋亡途徑及直接誘導細胞凋亡導致腫瘤組織壞死、殺死癌細胞。2019年歐洲局部光動力指南[5]及2021年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皮膚科臨床應用指南[6]對基底細胞癌均是推薦強度A級,證據級別Ⅰ級。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皮膚科臨床應用指南將ALA-PDT作為淺表型BCC及侵襲深度<2 mm的結節型BCC的臨床治療方法,具有與手術療法相當的療效。PDT可作為特殊部位BCC、無法耐受手術或對美容要求高的BCC一種新的治療選擇。楊永華等[7]對17例BCC患者采用 ALA-PDT治療6 次后完全緩解率為82.4%,總有效率 100%。Cosgarea等[8]對72例BCC患者采取ALA-PDT及手術切除治療,從12個月的臨床完全緩解率(95.83% vs. 95.65%)來看,研究結果證實ALA-PDT治療與手術切除一樣有效,且比單純切除手術更好的美容效果。XU等[9]報道了一例光動力療法治療外耳道基底細胞癌,經PDT治療后效果良好,術后隨訪1年無復發。
本例患者皮損位于鼻腔內,難以手術切除,采用手術削除后光動力治療,手術可削除大部分可見腫瘤組織,ALA-PDT可清除不可見腫瘤組織,而對正常表皮細胞無明顯影響,且可促進傷口愈合[10]、抗感染[11]。該患者治療后1個月皮損完全修復,術后病理切緣陽性,術后一年皮損無明顯復發,鼻部外形無明顯變形,因此,手術聯合光動力治療特殊部位基底細胞癌安全、有效,可減少傷口感染機會、減少對正常組織破壞,促進傷口愈合,美容效果更好。遺憾的是患者不愿意再進行病理檢查,囑患者定期復查,終身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