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為淇
【摘 要】幼兒園在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應結合園區自身的資源情況,合理選擇具體的戶外體育活動資源,將此類資源與實際的體育活動形式結合起來,突出戶外體育活動的實踐性和互動性,強化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低結構材料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較為常見,其一來源于常見的生活材料,結構化程度相對較低;其二來源于當下“安吉玩具”組合性的投放使用。幼兒可以使用此類低結構材料,發揮想象、積極創造、自主游戲、互動交流。因此,低結構活動以幼兒自主學習為核心,更尊重在幼兒自由、自主的狀態下自主學習與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 戶外體育活動 低結構材料 應用方法
“一物多玩”是幼兒運動中歷久彌新的課題,如何巧妙將其運用到戶外體育活動中,筆者所在幼兒園通過審議、研討、觀摩、學習等多次打磨,將園內戶外體育活動中低結構材料進行了梳理與完善。在各個區域投放使用率較高及反復多次組合的材料,如布、瓶蓋、易拉罐、報紙、布袋、球、輪胎、棍子、墊子、斜坡板、飛盤等。另外,木質攀爬組合及PVC滾筒平衡板等材料的安吉玩具,也是我園投放使用的器材,它有多種玩法及規則,幼兒可以自由搭建和擺放木質玩具,從而挑戰不同的難度,也可以將低結構材料與木質攀爬組合相結合,體現游戲的趣味性及挑戰性。教師在使用此類低結構材料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應注意強化此類活動的游戲性,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積極地引導幼兒參與具體的游戲活動。這樣才能發揮此類低結構材料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戶外體育活動氛圍。
一、低結構材料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優勢
(一)資源整合性優勢
資源整合性優勢與低結構材料的資源整合特征相關,即此類材料往往相對容易獲得,是日常生活中相對常見的材料,而且大多數為常見的生活物品。因此,此類材料的應用成本相對較低,幼兒園可以視情況準備更多的低結構材料分類擺放。另外,此類低結構材料的結構相對簡單,其多具備組合性,如瓶蓋、布袋、圈、軟墊等材料本身相對簡單,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制訂游戲計劃和玩法,大膽創作。此類材料即可成為游戲活動中的基礎資源,靈活變化出多種類型的應用形式。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此類材料的實際應用結果,對材料的應用形式進行靈活調整,補充更多的低結構材料,或者變化更多類型的材料應用組合,在提升戶外體育活動資源應用豐富性的同時,拓展幼兒的思維及促進多方面幼兒動作發展能力的達標,提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資源的整合效果。
(二)自主探究性優勢
自主探究性優勢多與幼兒的自主探究行為相關,這種自主探究行為可以表現在自主性的戶外體育活動中,也可以表現在團隊合作類型的戶外體育活動中。借助此類活動,教師可以靈活變化低結構材料的應用形式,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實際上,由于低結構材料多來源于日常生活,為此,幼兒對此類低結構材料也相對熟悉。在應用此類低結構材料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幼兒對此類材料的認知過程會轉化成一種調動生活經驗的過程,從而促使幼兒在此期間,根據生活經驗參與相應的體育活動。這個過程體現了生活化教學的特點,符合幼兒的生活化認知特征,開展了適應性較強的、生活化教學特征相對明顯的戶外體育活動,借此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三)課程游戲化優勢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深入推廣的背景下,結合課程游戲化的精神,以游戲為主要形式,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活動,如走、跑、跳、攀登、投擲、鉆、爬等基本動作和技能的訓練在幼兒體育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我園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生理特點投放材料,依據幼兒的喜好、興趣投放材料,依據戶外場地多種功能需求配置游戲材料。現在的戶外活動不是教師將游戲材料擺放好,活動設計好,而是幼兒自己設計游戲玩法,尋找游戲材料及同伴,讓活動場地及材料具有開放性,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小主人。
二、低結構材料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方法
(一)重組低結構材料,變化體育活動類型
幼兒園在準備低結構材料時,可以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如圓圈、瓶罐、布袋、軟墊等。在準備此類材料時,教師應分析此類材料的特征,并思考不同類型的組合形式,結合幼兒園現有的體育運動設施,重組低結構材料,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
例如,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投放了不同材質的材料,幼兒根據場地自選游戲材料,有的幼兒拿著鼓棒敲擊著PVC管;有幾個幼兒站在滾筒上行走的同時,和小伙伴進行了相互傳球的游戲;在安吉木質玩具上方和下方投放軟墊,有的幼兒在上面“倒掛丁溝”,手上還拿著小圓圈做著投擲游戲;有的幼兒利用山坡斜坡的高度,自主選擇棉布、滑行板、布袋等材料,會使用山坡滑行游戲,體驗不同材質的材料,滑行的速度也不一樣……
(二)創設自主游戲情境,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
豐富的低結構材料可有效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選擇相應的低結構材料參與相應的體育活動。為了讓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體驗游戲的趣味性,師幼共同創設活動任務或者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自主、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中。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瓶蓋,將瓶蓋收納到不同的籃子中,并在班級開展“我最喜歡的動物”的戶外體育主題活動,幼兒利用不同顏色的瓶蓋擺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輪廓,并從材料區域中自行選擇輔助性的材料。為了促使幼兒積極參加活動,教師可以將不同顏色的瓶蓋放置到不同的位置,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需求“自選”瓶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同時,展示一些常見動物的圖片,為幼兒提供一些參考。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戶外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可能行動力相對較差,沒有表現出正常的活動行為。此時,教師就應輔助幼兒完成此類體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與幼兒積極地進行交流,并給予鼓勵和支持,在增強幼兒自信心的同時,引導其參與自主性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
(三)開展團隊合作活動,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在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團隊合作活動,引導幼兒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我園是鎮江市足球特色幼兒園,為了培養幼兒足球體育精神,讓幼兒愛上足球,與足球互動,教師與幼兒共同商討足球游戲活動規則及游戲材料,如選擇彩紙、足球和膠帶三種材料,并將班級中的幼兒分成4~6人的小組。具體的活動規則:各小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彩紙和膠帶對足球進行裝飾,并投入“圓環”,“進球”次數多的小組獲勝。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組員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務,如粘貼彩紙、支起圓環、投球等。同時,不同的步驟都由誰來完成,需要各小組幼兒進行溝通與交流,自行分配具體的活動任務。幼兒之間需要通過互動交流確定最終的活動任務,而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培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給予適當指導,尤其是在確定具體的活動任務時,應保證不同能力的幼兒均有表現機會,這樣才能確保戶外體育活動的整體質量,切實發揮低結構材料的應用優勢。
三、結語
總之,低結構材料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形式和應用流程應符合幼兒的認知思維和實踐能力水平。教師除了需要優化選擇具體的低結構材料類型之外,還應在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靈活變化活動的形式,保證戶外體育活動的創新性和多樣性,利用器械變幻出各種各樣的新玩法、新創意,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同時,教師也應關注幼兒的表現和興趣點,及時給予支持,促使其積極地參與戶外體育活動,強化幼兒的體育互動參與感,釋放他們的天性,讓每個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有收獲,全面促進幼兒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許吳越.優化區域游戲中低結構材料收集與投放的策略[J].山西教育(幼教),2022(9).
[2]華莉.低結構材料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運用及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2(7).
[3]張騰.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低結構材料投放的實踐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