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雪 孔娟
語文教學運用整體關照、聚焦關鍵的原則,精準定位不同階段的目標和層級要求,讓語文教學順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引領學生主動學習知識,促進其核心素養提升。教學中,以學期為單位,以故事為抓手,以講故事為表現形式,讓學生在選故事中發現故事的特點,在講故事中學會自然大方地表達,在互評中完善表達技巧,在編創故事的過程中培養表達興趣,實現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喜歡閱讀、樂于表達等學習品質的目標。
一、“相約五分鐘”講故事主題活動的規則制訂
統編版教材一年級語文下冊中共有15則故事,題材豐富,充滿童趣,講完一則故事正常需要兩分鐘左右。如果利用課堂前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既不會影響教學,又可以讓更多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基于此,我列出了本學期“相約五分鐘”講故事主題活動的規則。1.范圍:僅限于本冊教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則故事。2.要求:站在講臺前,表達要流暢,聲音要洪亮,表情要自然大方,有動作可加分。3.準備時間:一周。4.比賽時間:每節語文課的前五分鐘。5.聽眾禮儀:同伴講完故事,要熱情鼓掌。6.講述順序:按學號輪流。7.評審團隊:熱心家長(此項是經過協商后達成的共識)、全班學生。8.評比周期:每周一評,晉級率50%。9.活動持續時間:一學期。
二、“相約五分鐘”講故事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
1.在講故事中挖掘潛能
(1)在交流中發現故事的精髓
學生在閱讀中發現、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學后第一節語文課上,學生們就熱火朝天地開始了整本書閱讀活動。學生借助拼音認真閱讀,個別學生先是讀目錄,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題目,然后找到相應的頁碼,再去翻閱相關的故事,成了“會學習的典型”。也有一些學生就“什么是故事”在竊竊私語……有一位學生選擇講的是《一個接一個》。我問:“這講的是什么故事?”其他學生笑了,說“這不是故事”,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學生們發現了故事的主要特點,即要有主人公,要有困難,要有解決困難的方法和結果,還要有情節。
(2)在總結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學生很善于學習,尤其善于向同伴學習。每一次講故事結束,我們都會進行一次小結。比如,今天的故事你覺得誰講得最好,理由是什么?學生就會在討論中發現講得好的秘訣:聲音洪亮、面帶微笑、目視前方。慢慢地,小選手們的表現力也越來越強了。起初,學生們大多選的是《狐貍和烏鴉》《小公雞和小鴨子》《小猴子下山》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后來,學生開始傾向于《一分鐘》《動物王國開大會》這類長故事。再后來,小選手們開始選擇大家沒聽過的更有意思的故事。同時,故事的演講技巧也在不斷升級。比如,同樣是講《狐貍和烏鴉》,語氣平淡,聲音小就不夠吸引人;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再加以道具和動作則會獲得一致好評。又如,同樣是講《一分鐘》,有個學生不僅聲音洪亮、繪聲繪色,還在故事開始前做了自我介紹,講完故事后又補充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就成了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
(3)在傾聽中贏得進步的掌聲
學會傾聽,懂得鼓勵,是對別人的尊重。起初,如果誰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忘詞了或出錯了,就會有一些學生向其投去異樣的眼光,甚至發出嘲諷的語氣。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開始換位思考,學會了用鼓勵的掌聲代替嘲笑,用善意的提醒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聽眾也是評委,不僅要耐心地聽,還要發表文明的點評。當講故事主題活動進入到第三輪的終極賽程時,留下的都是班里的朗讀高手、閱讀達人。他們的故事情節更完整,雖然講起來難度更大,但他們表達流暢,還輔以動作、配圖等,可謂匠心獨運。學生們現場評選出講故事冠軍,理由很多,比如:“他講故事的時候能根據故事的內容配上圖畫,很精彩!”“他講的這個故事很長,是我不敢選也不敢講的,因為我背不下來,但他背下來了,很了不起!”“他講故事聲音洪亮,還加上了動作,都把我迷住了。”……學生們的欣賞水平在提高,表達能力也在悄悄地進步。
2.在講故事中生成美好品質
(1)學會聯系生活編寫故事
沖突、行動、結果,是故事寫作的三要素。要想讓低年級的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教師不妨試著引導他們去編寫故事。其一,引導學生自覺發現故事的特點。如教學《要下雨了》,我問:“要下雨了,這些變化真的是小兔子看到的嗎?”這么一問,學生就會逐漸發現故事的組成要素,再聯系《小公雞和小鴨子》《小猴子下山》等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學生就會發現故事的共性特征。其二,編故事也離不開教師的巧妙引導。在教學中,我經常會把發生在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以桌椅板凳、大樹、白云、毛毛蟲等作為不同的主角,編成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同時,還故意設置一些懸念,讓他們邊聽邊猜接下來將發生的事,引導學生參與故事的編創。
(2)學會積極面對不同挫折
要想“講”好故事,首先,要學會克服恐懼。學生的個性迥異,各有特色,有些學生生性活潑,站在臺上很自信,有些學生生性膽小,站在臺上往往手足無措。面對膽小的學生,我會鼓勵他們:“臺下的都是你的親友團,是給你鼓掌的!”用親切的語言化解他們站在臺上的尷尬與緊張。其次,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失敗。我們利用班級QQ群的群投票功能進行海選投票,晉級的人往往過半。同時也邀請家長參與投票,讓他們看到孩子的優點及不足。最后,教師要及時關注被淘汰學生的反應,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
講故事作為一種引導學生主動表達的手段,教師還應有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究。我將其作為一個課程體系,做出了如下構想:一年級講書上的故事,引導學生愛上閱讀;二年級講自己編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表達的快樂;三、四、五年級講(演、論)名著中的故事,引導學生走近經典;六年級講(演、論)外國名著中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多元文化,以故事促進閱讀和寫作,以故事拓寬眼界,以故事結交朋友。這樣,我們就能用講故事主題活動把學生引向深度學習,引向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引向核心素養的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