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懷忠
生成性教學認為學習者是有生命力的個體,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許多非預設內的學習行為。教師要結合學生在學習中的非預設行為,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生成性教學中提升學習質量。
在以往的信息科技教學中,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會在課程開始前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并嚴格按照預設情況實施教學。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情況不僅阻礙了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將生成性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信息科技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具備靈活教學的能力,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動態地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進度,讓學生在自主建構中生成信息科技素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未掌握生成性教學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初中信息科技教學為例,主要就生成性教學的概念、特征及其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一、生成性教學的特征
1.非預設性
非預設性是指在生成性教學中必然會出現不可預見的教學情況或突發情況。盡管在教學方案設計中教師已經盡可能地想象了課堂上可能會發生的一些問題,但是學生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個體,很多行為是教師無法預料的。教師在生成性教學的實施中,不會單方面地決定或嚴格把控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會通過多維對話、多樣化教學,促使非預設性行為的發生。
2.學生主體性
生成性教學將學習者視為有生命的學習主體,認為學生只有真正參與學習活動,才能促進關鍵能力與必備品質的建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可按部就班地按照預設的教案開展教學活動,要做到一切教學活動從學生學情出發,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思考、探索的機會,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調整課堂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3.交互性
在生成性教學中,課堂教學的生成動力來源于師生、生生、組內、組間的交流互動。在交流與互動中,學生可以實現知識、思想與方法的分享,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智慧與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交互性是生成性教學的一個主要特點,也是生成性教學功能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基于生成性教學的初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策略
1.做好彈性化教學設計,為生成性教學做好準備
合理的教學設計是保障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條件。雖然生成性教學強調靈活地調整課堂教學方案,但是并非完全脫離教學設計,依舊需要以課前教學設計為依據。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需要遵循生成性教學的特征,從生成性教學理念出發,設計出具備一定彈性的教學方案,給課堂教學預留一些彈性的空間。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生成性教學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例如,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中“收集與編輯數據”一課,要求學生掌握數據收集的方法,形成數據收集的意識,學會從不同的途徑收集有價值的數據,明確數據處理的一般過程,學會編輯表格與整理數據,由此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編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設計上下功夫,如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的關注度,不必過多地預設學生給出的答案,而是要將教學側重點放在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體驗數據統計與分析的意義上,引領學生參與到數據的觀察與分析之中。
2.引導學生觀察與探索,生成知識概念與技能
信息科技課程中涉及許多概念知識,若是口頭講述,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采取生成性教學法,引領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并總結規律,促使學生生成信息科技概念知識。
以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中的“制作簡單的逐幀動畫”一課為例,很多學生對“逐幀動畫”這一概念的理解模棱兩可,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先給學生播放一段簡筆畫人物在行走的視頻,然后再給學生逐幀展示人物動作圖(如下圖),要求學生在觀看課件內容之后回答問題:視頻中的人物行走動作與圖片有什么關系?你能用幾個關鍵詞總結圖片中的人物動作?在互動中幫助學生觀察理解逐幀動畫的概念。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分析逐幀動畫的概念,嘗試總結出逐幀動畫的特點,進而加深對信息科技學科概念知識的理解。
3.合理利用偶發性事件,升華信息科技課堂教學效果
在任何一門課程教學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偶發性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雖然不在教師的預設內,但卻是合情合理的,需要教師科學地處理。教師要學會利用偶發性事件,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度思考,升華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在遇到偶發性事件時,可以使用因勢利導法以及以變應變法。因勢利導法是指教師結合偶發性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適當處理,并從中挖掘出其含有的現實意義。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文稿制作的方法時,就可以借助學生喜歡看視頻的特點,為學生布置制作相冊的任務,這就是因勢利導的運用。以變應變法是指教師能夠通過變化教學的方式應對偶發性事件,如發現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興趣不高時,教師便可以使用趣味導入法、趣味教學活動組織法、小組競賽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
總之,生成性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可以促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思路發生轉變,讓信息科技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積極探索生成性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法,以促進學生信息科技素養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