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蘇州歷來有著崇文尚武的“基因”,動靜相宜,骨子里的運動熱情不可小覷。
今年,國際A類體育賽事“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花落”蘇州,讓蘇州羽球迷們為之激動和沸騰,最近終于在萬眾期待下“開戰”。今天,“在家門口看大賽”成為蘇州人的日常,蘇州市體育局聯合各單位舉辦的蘇州品牌賽事也愈來愈多,全民健身的熱情與日俱增。蘇州的羽球迷們亦如此,他們就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照亮自己和“同行的人”。
潘蘇亮業余打羽毛球已經40年,今年正好到了退休年紀,算一算,他大半輩子都被羽毛球占據生活,是羽毛球一拍一拍揮舞出了他的精彩人生。
十幾歲時,他開始喜歡上運動。那時他住在十梓街靠近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經常和同學在家附近找個空地打羽毛球。20世紀80年代末,他到蘇州兒童業余體校當陪練,陪孩子們打球,他也在一旁“偷學”體校教練的球技。到后來潘蘇亮的球技越來越好,也成了羽毛球女隊教練。在十多年的教練生涯里,他曾經教過王適嫻、何冰嬌這樣出色的羽毛球運動員。
這些年,潘蘇亮培養的學員不計其數,也曾開過好幾個羽毛球場館,參加過各類比賽,取得了200多個冠、亞軍名次。因為對羽毛球的熱愛,如今他仍然堅持發揮余熱,身體力行地為蘇州群眾體育貢獻著一己之力。
他記憶比較深刻的,在一次參賽中,他同時報了羽毛球單打與雙打比賽。在小組賽第一場比賽中,他不小心崴腳了,很快腳腫了起來。他綁上繃帶,并進行冰敷。接著繼續上場,直到打完決賽。最后竟拿下單打、雙打兩個冠軍。還有一次,他去南通參加江蘇省職工運動會,當時與世界冠軍、中國羽毛球運動員趙建華、吳文凱同臺競技,心情既緊張又興奮,整場比賽他不敢有一絲懈怠。

潘蘇亮業余打羽毛球已經40年
“羽毛球這項運動相當好,可以與同伴交流,提高自身水平,是一項可持續性的有氧運動。打得久了,你會上癮。”潘蘇亮深有體會地說。打球時,要掌握好技術要領,動作規范,避免身體受傷害。隨著年紀大了,他的運動強度也減輕了,基本不像年輕人在場上那樣激烈的跳躍、沖殺,而是重在球打出去如何使對方好接,一次能打多少個往返不落地。他和年齡相仿的人對打,并且控制速度,以切磋球技為主。
來自淮安的90后陳軍,也是一名羽毛球愛好者。目前定居蘇州吳中區。今年他和朋友胡安、康文彬一同組建“超級羽”羽毛球俱樂部,請設計師設計了俱樂部的LOGO和隊服。
陳軍和羽毛球結緣,還要從兒時玩伴說起。當時對方家里有兩副羽毛球拍,他們便經常去室外打廣場羽毛球。上了高中,他去淮安當地的文化中心室內羽毛球館打球,原本打廣場羽毛球的他,當時完全不懂羽毛球的各項規則,也沒有任何技術可言。好在球館的叔叔阿姨對他很友好,耐心地給他講競技規則,從握拍、發球、高遠球、吊球等各項技術進行講解。然而他深知自己還是個“小白”,面前有一片汪洋大海等著他去探索。本科期間,他認識了好友陳智權,是他的良師益友。對方有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在球技方面給了陳軍諸多指導。球友中,陳軍還提到了他的妻子佘華風。“我和她相識于球場,在后續的羽毛球活動中不斷增進感情,最終走向婚姻殿堂。有一位志趣相投的人生伴侶,是一件幸福和幸運的事。”
之所以今年組建俱樂部,一方面受“蘇迪曼杯”大賽的影響,他懷揣著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情,一方面他想為身邊的朋友提供更佳的打球體驗,以球會友,在運動中快樂前行。
羽毛球運動蘊含生活哲學。最讓陳軍感同身受的是“球沒落地不要放棄”的體育精神。自2018年起,他每年組隊參加VICTOR雙雄會比賽,至今已參加五屆,并在今年“VICTOR雙雄會暨蘇迪曼杯群眾熱身賽”中,在同組別100多支隊伍中止步16強,創下組隊以來晉級輪次最多紀錄。超級羽,不止于此。
上得場來,隔網而立,拉開陣勢,招式變幻。羽毛球與江南有緣,蘇州曾走出江蘇首位世界冠軍孫志安,奧運冠軍張軍、蔡赟,亞運會史上最年輕的女單冠軍王適嫻,以及90后新生代女將何冰嬌。

陳軍組建羽毛球俱樂部,在運動中快樂前行

“在家門口看大賽”成為蘇州人的日常
羽毛球運動既有競技層面的輝煌,也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據統計,目前在蘇州市羽協注冊的俱樂部有198個,會員運動員近5000人。蘇州的羽毛球愛好者近年數量猛增,一到周末,各大體育場館及小區的羽毛球館甚至達到爆滿的程度。“蘇州羽毛球運動十分普及,羽毛球人口眾多,氛圍很好。”蘇州市羽毛球運動協會秘書長奚靈威介紹,在“蘇迪曼杯”開賽之際,蘇州舉辦了一場場群眾賽事,讓更多羽毛球愛好者參與進來,最大限度地讓市民共享辦賽成果。
蘇州市羽毛球精英公開賽連續舉辦十八屆,很多人年復一年參加,從熱血青春打到人到中年,而他們熱情不減,熱愛不斷,依然馳騁于競技場上。由蘇州市體育局等主辦的2023年大眾體育聯賽蘇州市羽毛球聯賽,將從今年11月啟動,每個分站賽各個組別的前4名進入總決賽。勝出的“王者”將完成本年度蘇城業余羽毛球賽場最高水平的“華山論劍”。
打一次羽毛球,大汗淋漓。打一場比賽,跌宕起伏。建議初學者先學習握拍的方法、發力技巧等。握拍不能用手捏緊,在虎口處應留下空隙,便于調整。還有很多新手最郁悶的是夠不到球,主要原因是步法不到位。
羽毛球是一項全身運動,揮拍、步伐、跳躍等動作貫穿始終,堅持科學的羽毛球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能力。在運動中調動思維,隨機應變的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