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琪 劉洪威
作者簡介:
姚琪(1994-),男,漢族,江西吉安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石油化工。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天然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天然氣場站作為天然氣的重要存儲和分配中心,其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天然氣場站作為儲存和分配天然氣的重要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將會對周邊環境和人員造成嚴重危害和損失。因此,深入研究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有助于發現和解決天然氣場站火災的潛在風險,提高天然氣場站的安全生產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
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消防管理
一、天然氣場站火災的主要危險性
(一)容易引發爆炸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具有一級可燃性,屬于甲類火災危險物。在低至-190℃的條件下,天然氣即可達到閃點;在482~632℃的條件下,天然氣會發生自燃現象。此外,天然氣的最低點火能量僅為0.28MJ,一旦點燃,其燃燒速度非常快,且易與氯、氟等物質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極易引發爆炸。
(二)火災易擴散
天然氣在常溫下的比重為0.55,擴散系數為0.196,具有極強的擴散性,可在空氣中自由擴散,并形成易爆炸混合物。當溫度低于166K時,天然氣的比重大于空氣,在較低位置擴散。一旦場站發生火災,周圍擴散的天然氣遇到明火即可迅速點燃,從而迅速蔓延火勢。
(三)火災帶電性
當天然氣從破損管道或管口噴出時,由于氣體分子之間的摩擦作用以及高速噴出時與噴嘴之間的摩擦作用,很容易產生靜電。靜電荷量會受到氣體流速的影響,流速越快,靜電荷量越大。尤其是在火災情況下,高壓天然氣從管道中噴出時,靜電荷電壓甚至可達萬伏,會產生電火花。[1]
二、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分析
天然氣場站火災原因可能包括設備故障、操作失誤、外部因素等多種因素。通過對這些可能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有針對性制定預防措施,降低火災發生概率。火災一旦發生,可能對人員、設施和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對火災的危害性進行評估,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制定應對措施,減少損失。通過對火災風險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火災發生可能性,保障天然氣場站安全。在風險管理中,消防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包括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等。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有效應對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分析非常重要,通過對火災原因、危害性和風險管理進行全面研究,可以為天然氣場站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天然氣場站火災的危險性分析,加強消防管理,確保天然氣場站安全穩定運行。[2]
三、天然氣場站火災危害性評估
天然氣場站火災危害性評估是對天然氣場站火災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系統評估和分析,以便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和管理策略。天然氣場站火災危害性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需要對天然氣場站火災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評估。天然氣場站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還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和影響。因此,需要對這些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估,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其次,需要對天然氣場站火災可能引發的連鎖事故進行評估。天然氣場站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引發爆炸、泄漏等連鎖事故,進一步擴大火災危害范圍。因此,需要對這些可能的連鎖事故進行評估,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遏制事態發展。另外,還需要對天然氣場站火災可能對周邊安全和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天然氣場站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對周邊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對這些可能的影響進行評估,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不利影響。最后,需要對天然氣場站火災可能對社會公眾造成的心理影響進行評估。天然氣場站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對社會公眾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因此需要對這些可能的心理影響進行評估,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緩解不利影響。[3]
四、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
在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分析的基礎上,必須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以最大程度減少火災發生可能性,并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應對。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包括天然氣場站消防管理、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以及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天然氣場站應建立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明確消防責任部門和人員,建立消防安全檔案,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確保消防設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天然氣場站應根據場站規模、設備特點和周邊環境等因素,合理配置消防設施,包括火災報警系統、滅火設備、疏散通道等,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進行滅火和疏散。天然氣場站應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火災應急處置程序和責任人,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的效率和水平,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進行處置。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是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的重要保障。天然氣場站應加強對消防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火災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同時建立健全的消防人員管理制度,確保消防人員配備和管理達到要求。
綜上所述,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是保障天然氣場站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需要在消防管理、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以及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做好火災風險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天然氣場站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天然氣場站安全穩定運行。[4]
五、天然氣場站消防管理
(一)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
消防設施配置和規劃直接關系到天然氣場站火災的防范和應對能力,對于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和減小火災事故損失具有重要意義。消防設施配置是指在天然氣場站內部和周邊區域合理設置各類消防設備和器材,包括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這些設施的配置應充分考慮到場站的特點和規模,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進行滅火和救援。同時,消防設施規劃也需要考慮到場站的布局和建筑結構,確保各個區域都能夠得到有效覆蓋和保護。消防設施規劃也包括對于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規劃和設置。天然氣場站通常都是大型設施,人員密集,因此在火災發生時需要有清晰的疏散通道和逃生通道,以確保人員能夠迅速有序撤離現場。消防通道規劃需要考慮到場站內部布局和建筑結構,確保通道暢通,便于消防車輛和救援人員進出。消防設施規劃應包括定期的檢查和維護計劃,確保各類設施和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有效性。同時,還需要對消防設施的使用和管理進行規范,確保在平時能夠得到有效保護和維護,提高其在火災發生時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總之,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是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及消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配置和規劃能夠提高場站的火災防范和應對能力,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和減小火災事故損失。因此,對于天然氣場站來說,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至關重要,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5]
(二)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
在天然氣場站火災發生時,及時有效的應急預案可以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天然氣場站應急預案應包括火災報警程序、應急疏散程序、應急救援程序等內容。在制定應急預案時,需要考慮到天然氣場站的特殊性,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各種火災情況,確保應急預案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應急預案還需要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協調,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可以檢驗應急預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進。在演練過程中,需要模擬真實的火災情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應急疏散和救援,檢驗各項措施的有效性和協調性。通過演練,可以提高天然氣場站人員的應急意識和應急能力,為真正的火災情況做好充分準備。只有通過多方合作,才能制定出更加完善和可行的應急預案,并且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更加有效執行。因此,天然氣場站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機制,確保各方的積極參與和協調配合。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制定和定期的演練,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天然氣場站火災帶來的損失,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6]
(三)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
消防人員培訓和管理直接關系到天然氣場站火災的防范和應對能力。天然氣場站的消防人員需要接受專業的消防知識培訓,包括火災起因、蔓延規律、滅火方法、緊急疏散等方面的知識。還需要了解天然氣場站的特殊情況和設備,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做出正確反應。此外,消防人員還需要接受實際的滅火演練,以提高其應對火災的實際操作能力。天然氣場站需要建立健全的消防人員管理制度,包括消防人員崗位職責、工作制度、考核評價等方面。消防人員需要定期進行消防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同時需要進行定期考核評價,以確保其消防知識和技能的持續性和有效性。此外,消防人員的數量和配置也需要根據天然氣場站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和管理,以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有效進行應對和處置。總之,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是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及消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過科學系統的培訓和管理,才能提高消防人員的應對能力,確保天然氣場站火災防范和應對工作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對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的研究,提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為天然氣場站的安全生產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7]
六、未來研究展望
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及消防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未來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天然氣場站火災原因深入研究: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深入分析天然氣場站火災原因,包括設備故障、人為操作失誤、自然災害等因素,通過對火災影響機制進行深入研究,為火災預防和控制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天然氣場站火災危害性評估方法改進: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更為準確、全面的天然氣場站火災危害性評估方法,包括對火災擴散、煙氣排放、毒氣擴散等方面進行更為精細的評估,為火災風險管理提供更為可靠的數據支持。天然氣場站消防管理技術創新:未來的研究可以致力于消防設施配置與規劃、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消防人員培訓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包括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消防設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應急預案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提高消防人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天然氣場站火災應對能力。[8]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綜合評估:未來的研究可以從綜合的角度對天然氣場站火災風險管理進行評估,包括對火災預防、火災控制、應急救援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為天然氣場站的安全生產提供更為全面的保障。
結語
總之,未來的研究可以在深入分析火災原因、改進危害性評估方法、技術創新消防管理以及綜合評估火災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為天然氣場站的安全生產提供更為科學、可靠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許春林,張洪奇,戴鋒.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及消防設計要點分析[J].化工管理,2016(10):128-129.
[2]王碧影,王虎.天然氣場站火災危險性及消防設計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6).
[3]張海鵬,汪春勝,周方舟.長輸油氣管道場站消防安全的論述[C].2014油氣儲運安全消防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
[4]李陽.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22(09):90-92.
[5]閆家偉,宋文華,董影超.天然氣儲罐區火災危險性的控制管理[J].安全,2011(07):26-27.
[6]汪映標,張杰,廖曉鋒,等.天然氣場站燃爆監控系統研究[J].現代職業安全,2017,(11):30-31.
[7]王婷.天然氣場站泄漏擴散事故危害評價[D].北京建筑大學,2017.
[8]劉蕓,張中民.淺析天然氣場站運行過程的安全管理[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6,32(11):35-37.